49 research outputs found

    中华双腔吸虫的生活史

    Get PDF
    本文首次报告中华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chinensis)发展史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通过生活史研究,首次阐明第一中间宿主是陆地蜗牛——同型阔纹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人工感染成功的厦门蜗牛)、枝小丽螺(Ganesella virgo)(黑龙江扎赉特旗,天然感染)及华蜗牛(Cathaicafasciola)(山西安泽,天然感染);第二中间宿主是蚂蚁:(Camponotuscompressus(山西安泽人工感染及天然感染)、Formica truncicola(黑龙江扎赉特旗,天然感染)及Formica gagates(吉林、乌兰浩特)。 比较了中华双腔吸虫和矛形双腔吸虫发育各期的主要特点,由此将长期来一直被混淆在矛形双腔吸虫中的这一重要虫种分别出来。 阐述了山西安泽中华双腔吸虫病流行区病原在自然界散布情况,包括羊只感染成虫状况及病原幼虫期在第二阶段的两个中间宿主(蜗牛和蚂蚁)感染情况

    牛羊肝脏中华双腔吸虫的生物学研究

    Get PDF
    寄生在牛羊及人体肝脏胆管的双腔吸虫广泛地分布于南北美洲、欧洲、非洲及亚洲。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温带荒漠草原中的森林草原、青藏高原、暖温带的黄土高原及亚热带云贵高原等地区(见图1)。各地牛羊受感染严重,感染率常在70%以上,百分之百受感染的牛羊群亦不罕见。每只患畜感染强度可达千余条虫至万余条甚至拾几万条。各流行区每年牲畜因此吸虫病死亡可达5—10%,对畜牧业生产危害很大。本吸虫病

    黑龙江省扎赉特旗牛羊胰阔盘吸虫病流行病学及病原生物学的研究

    Get PDF
    一、前言 牛羊胰脏吸虫病是我国各农牧区中常见而且危害严重的一种吸虫病,国内此吸虫病的病原主要有胰阔盘吸虫(Eurytrema pancreaticum(Janson)、腔阔盘吸虫(E.coelomaticum(Giard et Billet)及枝睾阔盘吸虫(E.cladorchis Chin,Li et Wei)三种,其中以胰阔盘吸虫的分布区最大。关于本类吸虫的生物学问题近年来经国内外蠕虫学者的探讨而逐渐被了解(唐仲璋,1950;唐仲璋、唐崇惕,1975、1977;Basch,1965;Ksembaeva,1967;1973等)。国内在福建已详细观察了腔阔盘吸虫和枝睾阔盘吸虫生活史全过程,并经试验证实了它们的贝类宿主及不同的昆虫宿主的种类。胰阔盘吸虫的生活史虽亦经阐明,

    应用“血防846”等药物驱除羊只胰阔盘吸虫的试验报告

    Get PDF
    家畜胰阔盘吸虫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内蒙、西北一带的广大农牧区;南方的福建、江西、浙江、广东、广西、贵州等省、区也有报道。 胰阔盘吸虫不仅寄生于羊、牛、猪、骆驼等家畜,而且也可感染人体,威胁人类健康。胰阔盘吸虫寄生于家畜的胰管中,由于机械性刺激、堵塞,以及代谢产物的作用,营养的夺取,引起胰脏的机能障碍和形态改变,如胰管的高度扩张,管壁增厚,粘膜出血、溃疡、炎性细胞的浸润,整个胰脏结缔组织增生,呈慢性增生性胰腺炎。从而使胰液腺和胰岛素的生成、分泌发生改变,全

    Research on Preparation and Vitrifying Mechanism of Fe-Zr-B Amorphous Alloy by Mechanical Alloying

    Get PDF
    [中文文摘]在高纯氩气保护下使用高能球磨法对原子组成为Fe60Zr40-xBx(x=10、20、30、40)的混合粉末进行机械合金化实验,成功地制取了非晶合金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研究了混合粉体的非晶化过程,并用DSC分析了热动力学行为,讨论了该体系的非晶化机制。[英文文摘]The micro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thermal dynamic character of Fe_(60)Zr_(40-x)B_x(x=10、20、30、40) amorphous alloys prepared by mechanical alloying were studi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Compared with previous research conclusion,the mechanism of amorphization we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02I018);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0310021)

    Porparation of Fe-Zr-B Amorphous Alloy by Mechanical Alloying and Its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Get PDF
    [中文摘要]在高纯氩气保护下使用机械合金化法对原子组成为Fe60Zr40-xBx(x=10、20、30)的混合粉体进行实验,成功地制取了非晶合金粉。结合X射线衍射与DSC的分析,认为:Fe60Zr20B20和Fe60Zr10B30体系因B原子含量较高,使得其非晶化效率及热稳定性都要高于B原子含量较少的Fe60Zr30B10体系。计算得出Fe60Zr20B20和Fe60Zr10B30两个体系的非晶晶化激活能数据分别为(201.7±58.5)kJ·mol-1和(220.3±18.1)kJ·mol-1。[英文摘要]The amorphous alloys of Fe60Zr40-xBx(x =10?20?30, at%) system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mechanical alloying under pure argon atmosphere.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it was concluded that because of more B atoms the amorphization efficiency and thermo-stability of Fe60Zr20B20 and Fe60Zr10B30 systems were better than Fe60Zr30B10 system. The calculated activation energy of Fe60Zr20B20 and Fe60Zr10B30 were(201.7±58.5) kJ·mol-1 and (220.3±18.1) k J·mol-1 respectively.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021018;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E0310021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Mechanical Alloying and Amorphous Alloy

    Get PDF
    [中文文摘]机械合金化是一种通过高能研磨实现的固相粉体加工技术。现已证明可以通过对纯组元混合粉或预合金粉进行机械合金化处理,合成包括非晶合金在内的多种平衡与非平衡合金相。主要评述了机械合金化法在非晶态合金材料研究领域的优势和特点,重点介绍了当前有关机械合金化致非晶化机理的研究成果以及未来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英文文摘]Mechanical alloying (MA) is a solid-state powder processing technique involving repeated welding and fracturing of particles in a high-energy ball mill. It has been shown to be capable of synthesizing a variety of equilibrium and non-equilibrium alloy phases including the amorphous alloy from blended elemental or prealloyed powders. Mechanical alloying is one of the most potential method in the preparation and science research of amorphous allo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uperiority of mechanical alloying on amorphous alloy research a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Additionally , it int roduces the present research status of the mechanism of amorph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0310021);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02I018)

    氰化渣中有价元素资源化高效回收的应用基础研究

    No full text
    氰化渣是我国黄金行业产生的主要大宗危险固废之一。氰化渣的堆存或者填埋会对周围的环境和生态造成不可修复的危害。另外,氰化渣中含有的有价元素得不到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对氰化渣的综合处理,既要实现有价元素的高效回收利用,又要将其转化为一般固废,最终实现氰化渣的资源化与无害化。 本文首先针对国内几个不同产地、不同存放时间的氰化渣进行了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各种氰化渣的共性为:1)氰化渣的固体组成基本一致,主要含有黄铁矿和石英;2)能够回收利用的有价元素有铜、铅、锌、硫、铁,主要以硫化矿的形式存在。铜、铅、锌的品位较低,只有0.20%-0.60%;3)氰化渣的粒度较细,-50&mu;m的矿物颗粒占90%,导致氰化渣浮选时易发生矿泥夹带,影响精矿的品位。这些氰化渣的主要区别在于矿物表面的性质,体现在pH值和氰根含量的差别上。新鲜氰化渣的pH值较高,一般在10以上,氰根含量在200mg/L以上。随着氰化渣存放时间的延长,氰化渣表面逐渐受到外界空气影响,最终导致氰化渣的pH值和氰根含量降低。 通过Eh-pH和红外光谱考察了氰根对矿物的抑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含氰的浮选体系中,金属氰络合物存在的电位区域较宽,是主要的稳定存在的物质。这说明氰根能与硫化矿中的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离子,以化学吸附的形式吸附在硫化矿表面。由于氰根是亲水性物质,这种化学吸附导致矿物表面极易亲水,从而难以浮选。 传统的酸处理法、硫酸亚铁沉淀法、硫酸铜沉淀法、过氧化氢氧化法均不适用于处理氰化渣浮选体系中的氰根,因此,本文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制备了一种过硫酸复合盐。过硫酸复合盐具有一定氧化性,能将游离的氰根分解,同时促使生产水中的金属氰络合物发生沉淀反应,在PVP的保护下生成一种颗粒大小均一的双金属氰络合物。少量的铜离子和硫氰根结合,生成Cu(SCN)2,并很快转变为CuSCN沉淀,然后从溶液中析出。过硫酸复合盐处理后,含氰生产水中氰根和金属离子都得到较大程度的去除,并且不影响后续的浮选过程。 针对氰化渣的铜铅优先混合浮选流程,研制了一种适用于铜铅浮选的RX-2调整剂。该药剂具有分散和活化的作用,能够快速地从氰化渣中富集铜铅混合精矿。浮选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铜铅混合浮选符合经典一级动力学模型。添加自制的RX-2调整剂的浮选速率常数明显大于未添加RX-2的浮选速率常数。循环伏安曲线和XPS测试结果表明,在最佳用量下,RX-2能促进黄铜矿和方铅矿表面生成较多的单质硫S0,而S0的存在使矿物表面疏水,增加了矿物的可浮性。在RX-2用量为1200g/t时,铜铅得到最大程度的富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氰化渣中铜、铅、锌、硫铁的浮选分离研究。通过多种预处理方法的对比,最终选用旋流器脱水脱泥预处理工艺。结合研制的RX-2调整剂,首先获得回收率较高的铜铅混合精矿。针对铜铅混合精矿,采用改性的CP合剂进行铜铅分离,分别得到铜精矿和铅精矿。铜铅浮选尾矿依次进行闪锌矿浮选、硫铁矿浮选,得到回收率较高的锌精矿和硫精矿。经过铜铅混合浮选&mdash;铜铅分离&mdash;锌浮选&mdash;硫铁浮选的流程,最终实现了氰化渣中多种有价元素的高效富集。</p

    碱浸预处理提高某含砷锑难处理金精矿回收率的试验研究

    No full text
    内蒙古某黄金矿山金精矿中,金主要包裹在黄铁矿及砷黄铁矿中,同时还有锑金属硫化物的存在。氰化浸出生产工艺中金的回收率比较低,只有76.63%。通过常规氰化工艺条件优化试验,金的回收率最高可达到80.15%。对该低品位含砷、锑难处理金精矿进行碱浸预处理,优先除砷、锑,以提高金氰化浸出率。确定了生产操作的最佳工艺条件,金的氰化回收率由原来的76.63%提高到92%,试验获得了较好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

    硫代硫酸钠—铁氰化钾体系提取含金物料中金银的研究

    No full text
    研究采用一种环保、高效的硫代硫酸盐&mdash;铁氰化钾体系替代广泛使用的氰化法提取物料中的金银。在这种新的硫代硫酸盐体系中,利用更加稳定的K3Fe(CN)6替代传统的四氨合铜作为氧化剂。考察了硫代硫酸盐浓度、K3Fe(CN)6浓度以及溶液的初始p H值对浸出效果的影响。实验证明,这种新的体系能够快速有效地溶解金银,反应初始阶段铁氰化钾作氧化剂时,银的溶解速度非常快,铁氰化钾消耗完之后,银的溶解机理转变为氧气驱动的过程,此时银的溶解速率下降较多。该体系在浸出剂略微过量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对金银的有效浸出。将该体系用于硫酸渣中金银的提取,在浸出条件为:0.05 M五水合硫代硫酸钠、1 m M铁氰化钾、p H=8...</p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