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research outputs found

    Further Discussions on Various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State of Xindu was Styled the State of Guangchuan in the Second Year of Emperor Jing"——Doubled as a consultation with Mr. Wang Wentao

    Get PDF
    对班固与颜师古所处时代及立场加以综合分析,并通过对“广川国“沿革的准确爬梳,得出《汉书.地理志》中关于“景帝二年为广川国“的论断无疑是正确的,而后半句“宣帝甘露三年复故“实应为“甘露四年“。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s made of the times and standpoints of Ban Gu and Yan Shigu.Through the exact clarifications of the origin of the state of Guangchuan,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tatement of "being styled the state of Guangchuan in the second year of Emperor Jing"is unquestionably correct,whereas the latter half of the sentence "being styled its original name in the third year of Emperor Xuan" should have been "in the fourth year of Emperor Xua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electrolyte for LiC _6/electrolyte/cathode battery

    Get PDF
    综述现今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评估了电解液中锂盐、溶剂、填加剂以及杂质等对电解液的电导、固体电解质相界面 (SEI)的形成、电池循环寿命等的影响We present a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and status of electrolyte for LiC 6/electrolyte/cathode battery. The effect of the salt, solvent, additive and impurity on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mation of the solid_electrolyte_interphase (SEI) and cycle life of the battery were described.作者联系地址: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宝龙电池研究所 福建厦门,361005Author's Address: State Key Lab for Phys. Chem. of Solid Surface and Dept. of Chem., Xiamen Univ.; Xiamen University and Powerlong Battery Research Institute. Inc,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中国海及邻近区域碳库与通量综合分析

    Get PDF
    中国海总面积约470万平方公里,纵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北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其中,南海北依\"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南邻\"全球气候引擎\"西太平洋暖池,东海拥有全球最宽的陆架之一,跨陆架物质运输显著,黄海是冷暖流交汇区域,渤海则是受人类活动高度影响的内湾浅海.中国海内有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河输入,外邻全球两大西边界流之一的黑潮.这些鲜明的特色赋予了中国海碳储库和通量研究的典型代表意义.文章从不同海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不同界面(陆-海、海-气、水柱-沉积物、边缘海-大洋等),以及不同生态系统(红树林、盐沼湿地、海草床、海藻养殖、珊瑚礁、水柱生态系统等)多层面对海洋碳库与通量进行了较系统地综合分析,初步估算了各个碳库的储量与不同碳库间的通量.就海气通量而言,渤海向大气中释放CO2约0.22Tg Ca-1,黄海吸收CO2约1.15Tg Ca-1,东海吸收CO2约6.92~23.30Tg Ca-1,南海释放CO2约13.86~33.60Tg Ca-1.如果仅考虑海-气界面的CO2交换,中国海总体上是大气CO2的\"源\",净释放量约6.01~9.33Tg Ca-1.这主要是由于河流输入以及邻近大洋输入所致.河流输入渤黄海、东海、南海的溶解无机碳(DIC)分别为5.04、14.60和40.14Tg Ca-1,而邻近大洋输入DIC更是高达144.81Tg Ca-1,远超中国海向大气释放的碳量.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沉积有机碳通量分别为2.00、3.60、7.40、7.49Tg Ca-1.东海和南海向邻近大洋输送有机碳通量分别为15.25~36.70和43.39Tg Ca-1.就生态系统而言,中国沿海红树林、盐沼湿地、海草床有机碳埋藏通量为0.36Tg Ca-1,海草床溶解有机碳(DOC)输出通量为0.59Tg Ca-1;中国近海海藻养殖移出碳通量0.68Tg Ca-1,沉积和DOC释放通量分别为0.14和0.82Tg Ca-1.总计,中国海有机碳年输出通量为81.72~103.17Tg Ca-1.中国海的有机碳输出以DOC形式为主,东海向邻近大洋输出的DOC通量约15.00~35.00Tg Ca-1,南海输出约31.39Tg Ca-1.综上,尽管从海-气通量看中国海是大气CO2的\"源\",但考虑了河流、大洋输入、沉积输出以及微型生物碳泵(DOC转化输出)作用后,中国海是重要的储碳区.需要指出的是,文章数据是基于中国海各海区碳循环研究报道,鉴于不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所得数据难免有一定的误差范围,亟待将来统一方法标准下的更多深入研究和分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A0601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1751207、91428308、41722603、41606153、41422603);;中央高校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720170107);;中海油项目(编号:CNOOC-KJ125FZDXM00TJ001-2014、CNOOCKJ125FZDXM00ZJ001-2014)资

    Interfacial Effects in Iron-Nickel Hydroxide–Platinum Nanoparticles Enhance Catalytic Oxidation

    Get PDF
    该研究工作是在郑南峰教授的领导下,由校内外、国内外多个课题组共同努力,历时三年完成。郑南峰、傅钢、陈明树等三个课题组紧密协作负责催化剂的合成、表征、性能测试以及催化机理研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谷林研究员主要负责纳米颗粒的亚埃级球差校正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研究;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化学系的张鹏教授课题组和台湾同步辐射研究中心李志甫研究员等参与催化剂的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光谱研究。 该工作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以及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的资助与支持。Hybrid metal nanoparticles can allow separate reaction steps to occur in close proximity at different metal sites and accelerate catalysis. We synthesized iron-nickel hydroxide–platinum (transition metal-OH-Pt) nanoparticles with diameters below 5 nanometers and showed that they are highly efficient for carbon monoxide (CO) oxidation catalysis at room temperature. We characterized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transition metal–OH-Pt interface and showed that Ni2+ plays a key role in stabilizing the interface against dehydration.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isotope-labeling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the OH groups at the Fe3+-OH-Pt interfaces readily react with CO adsorbed nearby to directly yield carbon dioxide (CO2) and simultaneously produce coordinatively unsaturated Fe sites for O2 activation. The oxide-supported PtFeNi nanocatalyst rapidly and fully removed CO from humid air without decay in activity for 1 month

    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70年:发展历程、学术成就概览

    Get PDF
    本文概略评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物理海洋学各分支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若干学术成就。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起步于海浪、潮汐、近海环流与水团,以及以风暴潮为主的海洋气象灾害的研究。随着国力的增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涌现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提出了被国际广泛采用的"普遍风浪谱"和"涌浪谱",发展了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提出了"准调和分析方法"和"潮汐潮流永久预报"等潮汐潮流的分析和预报方法;发现并命名了"棉兰老潜流",揭示了东海黑潮的多核结构及其多尺度变异机理等,系统描述了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提出了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南海分支(或称南海贯穿流);不断完善了中国近海陆架环流系统,在南海环流、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黄海冷水团环流、黄海暖流、渤海环流,以及陆架波方面均取得了深刻的认识;从大气桥和海洋桥两个方面对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洋际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发展了浅海水团的研究方法,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水团的分布和消长特征与机制,在大洋和极地水团分布及运动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阐明了南海中尺度涡的宏观特征和生成机制,揭示了中尺度涡的三维结构,定量评估了其全球物质与能量输运能力;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海洋锋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提出了地形、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等锋面动力学机制;构建了"南海内波潜标观测网",实现了对内波生成–演变–消亡全过程机理的系统认识;发展了湍流的剪切不稳定理论,提出了海流"边缘不稳定"的概念,开发了海洋湍流模式,提出了湍流混合参数化的新方法等;在海洋内部混合机制和能量来源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并阐述了混合对海洋深层环流、营养物质输运等过程的影响;研发了全球浪–潮–流耦合模式,推出一系列海洋与气候模式;发展了可同化主要海洋观测数据的海洋数据同化系统和用于ENSO预报的耦合同化系统;建立了达到国际水准的非地转(水槽/水池)和地转(旋转平台)物理模型实验平台;发展了ENSO预报的误差分析方法,建立了海洋和气候系统年代际变化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中深层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步建成了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网;持续开展南北极调查研究;建立了台风、风暴潮、巨浪和海啸的业务化预报系统,为中国气象减灾提供保障;突破了国外的海洋技术封锁,研发了万米水深的深水水听器和海洋光学特性系列测量仪器;建立了溢油、危险化学品漂移扩散等预测模型,为伴随海洋资源开发所带来的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警预报提供科学支撑。文中引用的大量学术成果文献(每位第一作者优选不超过3篇)显示,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培养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这是最宝贵的成果。这支队伍必将成为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攀登新高峰的主力军

    Damage to mangroves from extreme cold in early 2008 in southern China

    Get PDF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email protected])2008年初,我国南方19个省经历了50年一遇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极端气候对华南沿海各省的红树林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2008年3月,在我国南方各省红树林区的10个代表性地点,对这次寒害造成的红树植物伤害程度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冬季低温对红树林的影响极为显著,特别是在低纬度的海南、广西和广东湛江,由于极端低温正值夜间退潮,对红树林的影响更为显著;在纬度较高的福建,本地红树种类秋茄(Kandelia obovat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及引种的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等,由于长期适应于冬季较低的气温或在种植前经过抗寒锻炼,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各地主要红树植物中,广布种秋茄、桐花树和白骨壤最为耐寒,其耐寒性均大于红树科的木榄、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和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对温度的敏感性最强,抗寒能力最低,因此,即使在其原产地海南也受到较为严重的寒害,在纬度更高的引种地出现大面积受害甚至全部死亡,而从孟加拉国引种的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却显示出一定的抗寒能力。同一地点的红树植物幼苗的抗寒能力低于大树。此次寒害也造成了苗圃场的种苗大量死亡,成熟的植株提前落花落果,这势必会影响后继一两年内红树林的自然更新和人工造林。因此,在未来红树林造林或人工引种中,一定要考虑到红树植物的抗寒能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646和30700092);厦门大学“闽江学者”启动基

    Studies on the process and reactor for zinc fulfate solution purification

    No full text
    湿法炼锌工艺的硫酸锌电解液的净化除钴离子(Co2+)一直是工业难题。如果能够将钴离子浓度([Co2+])深度净化到0.1 mg/L,则其它杂质都能达到相应的深度净化水平。目前除钴工序存在很多问题,如锌粉消耗量多(200倍钴当量)、锌粉利用率低(仅10%左右)、净化渣难处理、能耗高等。且因为除钴不完全,导致后续电解积锌操作被迫提前中断、电流效率低和电积锌质量差,使生成的电积锌板厚度低(低于3 mm),只能采用人工剥锌。随着湿法炼锌工业的发展,国外的先进工艺已采用机械化剥锌,可以显著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因而,为了提高我国的湿法炼锌生产效率,必须设法将Co2+净化达到深度净化的水平。目前除钴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锑盐除钴法。影响除钴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有:温度、锌粉用量及组成、初始铜离子浓度([Cu2+]0)、氧气、搅拌等。本文首先通过单因素法研究了这几个因素对除钴的影响,再通过正交实验重点考察了锑离子、[Cu2+]0、温度和搅拌转速,确定了以Cu2+为深度净化除钴研究核心。本文对铜离子(Cu2+)在除钴中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考察了[Co2+]达到深度净化浓度的时间、低于深度净化浓度的持续时间以及达到深度净化要求的[Cu2+]0等因素。综合衡量除钴效果,得到最优的实验条件:初始钴离子浓度([Co2+]0)15 mg/L时,钴锑质量比(Co/Sb)=2:1,[Cu2+]0 200 mg/L,达到深度净化浓度的时间和保持该浓度的时间分别是25和70 min;[Co2+]0 为7.5 mg/L时,Co/Sb=2:1,[Cu2+]0 100 mg/L,达到深度净化浓度的时间和保持该浓度的时间分别是40和55 min。最后对转速和反应器结构影响除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将500 mL反应体积得到的实验结果在4 L的反应器中进行验证,并利用SEM和能谱分析净化渣表面形态和组成,表明放大后仍可以取得较好除钴效果,转速对除钴的影响不大,但是高转速有利于返溶,推断返溶的原因可能是沉积的碱式钴盐溶解。同时采用1/2挡板有利于除钴的高效进行和降低能耗

    Bio-robot waist mechanism

    No full tex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工程,具体地说是一种仿人机器人腰部机构,由两个差动轮系封闭传动机构、上下板、中间板、连杆、柔索组成,两个差动轮系具有两个自由度,两个差动轮系传动封闭后仍具有两个自由度,两个差动轮系传动机构安装在下板上,第一、二连杆上端固定安装在中间板的横向中心轴线上,第一、二连杆下端铰连于下板的横向中心轴线上,第三、四连杆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下端与中间板固接,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上端与上板铰接,第三、四连杆两端分别连接在中间板与上板的纵向中心轴线上,第一、二柔索两端分别固接于上板的横向中心轴线与由第一、二电机共同驱动的第二输出轴之间。本发明具有系统稳定性好、运动精度高、功耗小、变刚度运动范围大等特点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