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research outputs found

    青藏高原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密度分布

    Get PDF
    采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结合作者的实测数据,利用1∶100万土壤数据库对青藏高原土壤有机质层、土壤矿质层及整个剖面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约为C7.2kgm-2,较前人的C8.01~19.05kgm-2全国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偏低。青藏高原总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约为18.37Pg,其中有机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约占38.14%,矿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则占61.8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339-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5CB422005)资

    PURIFICATION of P49 ANTIGEN GENE PRODUCT of TRICHINELLA SPIRALLS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Get PDF
    目的建立旋毛虫P49抗原基因原校表达产物的纯化方法。方法菌体经冻融、超声破菌及提取包涵体后,用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蛋白质。结果纯化后的融合蛋白P49/gST经SdS-PAgE电冰鉴定达电泳纯。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纯化的P49/gST融合蛋白能与旋毛虫感染的鼠血清和纯化融合蛋白免疫的兔血清反应,而不与正常民和兔血清反应。结论纯化后的融合蛋白P49/gST具有较高的纯度及较强的免疫活性,可望作为旅毛虫病的免疫诊断抗原。Aim To establish a purification procedure for p49 antigen gene product of Trichinella spiralis expressed inEschedchia coli.Methods After centrifugation of the bacterial culture, the bacterial pellet was resuspended and lysed byfreezing-thawing treatment and ultrasonication.Ion exchanged and 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were used to purify the fu-sion protein p49/GST from the inclusion bodies- Re8ultS The purity of the fusion protein p49/GST was verified using SDS-PAGE.The purified p49/GST protein could react with mouse antisera against Tricinella sPiralis and rabbit antisera againstpurified p49/GST protein, but not with normal mouse and rabbit sera by sandwich EL1SA.Concluslon The purified fusionprotein p49/GST with high purity and good immune activity could be used for the immune aasay of trichinellosis.福建省重点(农医)项目!95-Z-15

    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70年:发展历程、学术成就概览

    Get PDF
    本文概略评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物理海洋学各分支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若干学术成就。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起步于海浪、潮汐、近海环流与水团,以及以风暴潮为主的海洋气象灾害的研究。随着国力的增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涌现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提出了被国际广泛采用的"普遍风浪谱"和"涌浪谱",发展了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提出了"准调和分析方法"和"潮汐潮流永久预报"等潮汐潮流的分析和预报方法;发现并命名了"棉兰老潜流",揭示了东海黑潮的多核结构及其多尺度变异机理等,系统描述了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提出了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南海分支(或称南海贯穿流);不断完善了中国近海陆架环流系统,在南海环流、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黄海冷水团环流、黄海暖流、渤海环流,以及陆架波方面均取得了深刻的认识;从大气桥和海洋桥两个方面对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洋际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发展了浅海水团的研究方法,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水团的分布和消长特征与机制,在大洋和极地水团分布及运动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阐明了南海中尺度涡的宏观特征和生成机制,揭示了中尺度涡的三维结构,定量评估了其全球物质与能量输运能力;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海洋锋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提出了地形、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等锋面动力学机制;构建了"南海内波潜标观测网",实现了对内波生成–演变–消亡全过程机理的系统认识;发展了湍流的剪切不稳定理论,提出了海流"边缘不稳定"的概念,开发了海洋湍流模式,提出了湍流混合参数化的新方法等;在海洋内部混合机制和能量来源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并阐述了混合对海洋深层环流、营养物质输运等过程的影响;研发了全球浪–潮–流耦合模式,推出一系列海洋与气候模式;发展了可同化主要海洋观测数据的海洋数据同化系统和用于ENSO预报的耦合同化系统;建立了达到国际水准的非地转(水槽/水池)和地转(旋转平台)物理模型实验平台;发展了ENSO预报的误差分析方法,建立了海洋和气候系统年代际变化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中深层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步建成了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网;持续开展南北极调查研究;建立了台风、风暴潮、巨浪和海啸的业务化预报系统,为中国气象减灾提供保障;突破了国外的海洋技术封锁,研发了万米水深的深水水听器和海洋光学特性系列测量仪器;建立了溢油、危险化学品漂移扩散等预测模型,为伴随海洋资源开发所带来的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警预报提供科学支撑。文中引用的大量学术成果文献(每位第一作者优选不超过3篇)显示,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培养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这是最宝贵的成果。这支队伍必将成为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攀登新高峰的主力军

    沉水植被的重建与消失对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No full text
    利用建在武汉东湖的中型围隔来研究沉水植被的重建与消失对原生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 :沉水植被重建后 ,一些原已消失的种类重又出现 ,原生动物种类增加 ,密度降低 ,多样性指数增高 ,优势种类由固着种类取代浮游种类。沉水植被的消失引起原生动物优势种类的明显变化 ,周丛种类大量丧失 ,但密度显著增

    Dynamic Change of Farmland Soil Water in the Loess Tableland Gully Region

    No full text
    以黄土高原沟壑区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雨季、旱季缓坡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以及坡位对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雨季、旱季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趋势相同 ,但浅层 (10~ 30 cm )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大 ,尤其是降雨产流时 ;土壤水分的补偿和恢复主要取决于雨强适中、历时长且雨量大的降雨过程 ,与土壤前期水分剖面特征、作物覆盖度以及作物耗水特性密切相关 ,而坡度几乎没有影响 ;坡位对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观测期末雨季、旱季土壤蓄水增量为坡上 <坡中 <坡下 ,坡的中下部土壤储水量也较坡上部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