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6 research outputs found

    中晚唐的苦吟之风及其成因初探

    Get PDF
    中晚唐的苦吟之风及其成因初探吴在庆(厦门大学中文系)中晚店的苦吟之风有唐三百年诗歌创作如百花争艳,流派纷呈。无论是初、盛,抑或中、晚,诗人们无不讲究诗艺,力求创新,以至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鲜明特色与成就。如果我们将视角定在创作风尚上,不难发觉中晚唐虽存..

    广搜慎考精撰新史——《唐翰林学士传论·晚唐卷》读后

    Get PDF
    傅璇琮先生的《唐翰林学士传论.晚唐卷》是一部晚唐翰林学士的传记新著。此书从众多的典籍中进行耙梳整理,广搜慎考,纠正了众多典籍史料记载的错误,整理排列出晚唐81年间150余位翰林学士的事迹传记,其中对旧史籍指瑕纠误,又多所发明,提供给学界一部晚唐翰林学士的信史

    商贾形象变迁与中晚唐文人价值观的转变

    Get PDF
    商贾形象在唐代文人的诗文中经历了从被批判、被讥讽逐步走向获得理解和同情的转变过程,这与中唐以后社会上普遍的重商思想是大致同步的。而探讨这一问题,也是研究中晚唐文人价值观念转变的角度之一。商贾形象在中晚唐文人诗作中变迁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这一时期文人价值观念悄然转变的过程。中晚唐文人价值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文人本末观念的变化和逐利思想的出现

    嶺南大學創校一百二十五週年誌慶特刊

    Full text link
    嶺南大學於1888年在廣州創校,經歷幾許變遷,由內地再輾轉來到香港,逾百年間在港、澳和內地培育了不少優秀人才,嶺大畢業生遍佈世界各地。2013年是嶺大創校125周年紀念,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特別舉辦「全球嶺南人大匯聚2013」,與各地校友同慶母校創校125週年紀念。為誌盛事,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於明報印發特刊,簡述嶺大歷史及是次慶祝活動,並向活動籌委會成員、各方參與者及校友等致意。https://commons.ln.edu.hk/lingnan_milestone_newspapers/1020/thumbnail.jp

    高密詩學的理論品格及其批評實踐

    Full text link
    作爲清代自乾隆中葉一直綿延到晚清的地域性詩歌流派,高密詩派,始終是在對前人詩學的批判中深化,同時也是在與當代詩學的對話中展開的,其中不只包含着對王漁洋神韻詩學、沈德潛正统詩學、袁枚性靈詩學的揚棄,也包含了對明代以來山東格調詩學的繼承和改造。它通過《重訂中晚唐詩主客圖》對中唐詩歌的獨到發掘和把握,爲詩壇引入一種新的美學理想和藝術典範,并以縝密的批評为其師法路徑加以定位與拓展,以其平易近人的品格再度摇撼“詩必盛唐”的傳统壁壘,給乾隆後期到嘉、道之際的詩歌以有力的影響

    The Research On Mid-late Tang Dynasty Poets’ Youxian Poems

    Get PDF
    游仙诗与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一样,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重要题材,有着悠久的创作传统。在唐代这个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游仙诗也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本文以中晚唐文人游仙诗为研究对象,力图对中晚唐的文人游仙诗有个系统的把握。全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中晚唐文人游仙诗的创作背景及其创作心理。第二部分主要概括中晚唐文人游仙诗的思想内容:有的咏“列仙之趣”,有的“坎壈咏怀”,还有的描写艳情。第三部分着重探讨中晚唐文人游仙诗的艺术特色:仙人、仙境想象超绝,时间、空间对比强烈,感官意象奇幻杂糅。第四部分指出中晚唐文人游仙诗呈现出的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反游仙诗作的骤增,二是游仙诗全面世俗化。第五部分...Youxian poems--poems of wonderland traveling is an important theme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along with poems of the landscape, poems of the garden city and poems of the frontier fortress. It has a long history. Tang Dynasty is the “Golden Age” in poetry development in Chinese history. Youxian poems present distinctive styles. Youxian poems by poets of mid-late Tang dynasty are what the present ...学位:文学硕士院系专业:人文学院中文系_中国古代文学学号:20020102

    明代 古詩 總集的編纂、出版、接受 : 從宏觀角度的考察

    Full text link
    近年來,明清時期“古詩”總集的編撰與出版逐漸得到學界注意。多數研究以出版業的興起爲時代背景,檢析一部或幾部重要選本的内容及其所體現的文學觀點。這些考證及研究則爲本文的分析提供了可能與基礎。本文嘗試另闢蹊徑,以副文本(paratext)的閲讀爲中心,兼及文本,從宏觀層面勾勒有明一代“古詩”總集的編撰與出版,以及這類書籍可能的流通與接受之宏觀趨勢。第一部分以筆者檢索書目所累計的條目爲基礎,對先唐詩文集在明代的編纂出版進行量化分析,從而進一步確認明代是先唐詩文集產生的高峰;随後三個部分各以不同的 副文本(paratext)要素爲討論中心:首先,以書名爲中心,對書名加以分組語義詞頻考察,探尋先唐詩類總集的命名策略與所呈現的編纂趨勢;其次,以序言爲中心,管窥總集編纂動機的變化; 然後,以書目爲中心,討論明代這類書的價格、目標讀者、閲讀體驗等。最後,本文將明代古詩總集的產生與發展分爲三個階段, 進而總結出明代古詩總集的編纂、出版、流通在不同時期的特點

    11~13世纪中国剪刀形态的转变及可能的外来影响

    Get PDF
    11~13世纪,中国古代剪刀的形式逐渐从交股剪刀转变为双股剪刀。考古资料显示双股剪刀在这一时期内更早、更多出现于北方辽、金统治区域。在中国境内双股剪刀有可能是从北向南传播的。联系双股剪刀在西方世界很早就得到广泛使用,认为中国双股剪刀有可能是通过欧亚草原从西向东传播而来。从技术史角度来看,烛剪并没有导致双股剪刀在中国的出现,这与西方早期双股剪主要用于剪切金属构成对比。东西方剪刀制造工艺存在相似之处,这有利于双股剪刀技术在中国能够被迅速掌握,广泛传播

    A research on the communication and acceptance of Wang Changling’s poetry

    Get PDF
    王昌龄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其七言绝句创作在盛唐诗坛具有开拓之功,其边塞诗、闺怨诗各有特色,广为人知。以往学界对王昌龄的研究,研究对象多为作者和作品,从读者角度出发深入研究者甚少。本文以唐诗选本和诗评为主要研究资料,运用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理论,考察王昌龄诗歌的传播情况和历代读者的接受情况,意在梳理王昌龄诗歌传播接受史,并从新的角度发现前人忽视的问题。 王昌龄诗歌传播情况复杂。从传播方式看,口头传播与书面传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口头传播的方式主要是和乐演唱,另外还有教学时的口传心授、宴游送别时的随口吟咏等;书面传播则以结集为主,王诗结集较早,盛唐时大量入选本,晚唐即有关于其诗歌别集的记...Wang Changling is an important poet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His seven-character quatrains have a pioneering work in Tang poetry. His frontier poems and boudoir poems, both having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re widely known. In the past, the research objects were mostly the author and the works, and there were few in-depth researches from the aspect of readers. This paper uses th...学位:文学硕士院系专业:人文学院_中国古代文学学号:1022014115235

    香港文學電影片目

    Full text link
    《香港文學電影片目》收錄1913至2000年改編自文學作品的香港電影,及文人作家參與編製的電影。我們希望可以編一個齊全的片目,以方便日後的硏究者和有興趣的同學,但目前香港文學及電影的資料散佚仍多,我們盡力而為,工作了多年,但相信仍 有不少可以補充的地方。就算是拋磚引玉好了,希望前輩高明和有識讀者能給我們提供寶貴意見。片目雖説是涵蓋九十年的文學電影資料,但側重是在五、六〇年代的文藝電影資料。這兩個年代改編文學作品的電影較多,文人參與電影製作亦較活躍,香港文學跟香港電影的關係最密切,這個情況似乎不復見了。編出這片目,不知對今天的電影工作者會不會有一點參考作用?https://commons.ln.edu.hk/chr_book/1000/thumbnail.jp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