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research outputs found

    社会资本与中国居民的环境意识

    Get PDF
    本研究实证检验社会资本与中国居民环境意识之间的关系。首先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从环境关注、环境评价和环境知识三个方面对中国居民的环境意识进行度量,并利用潜在类别模型(LCA)将居民的环境意识分为高环境意识和低环境意识两类;然后在控制个体特征等变量的条件下,利用有序logit模型实证研究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对不同方面居民的环境意识,以及整体的环境意识类别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对于不同个体特征的居民,社会资本对其环境意识的不同影响。结果显示:居民环境意识类别划分与环境评价具有最高的正相关性;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可能对环境意识的不同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居民所属的环境意识类别;社会规范对环境意识的影响与个体特征的关系不大,但随着个体特征的变化,社会信任和社会联系对环境意识的影响会有所不同。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社会资本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政策促进”(14SB0105);;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启动项目“中国居民的环境意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13E017

    婚前同居、同居蔓延与中国居民的婚姻稳定性:自选择及其变化

    Get PDF
    基于2010年和2012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首先通过全体样本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实证检验中国居民初婚的婚前同居与婚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不同出生世代子样本的回归,检验随着同居的蔓延,自选择变化导致的婚前同居与婚姻稳定性之间关系的变化;最后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样本匹配,通过比较匹配前后回归结果中\"是否婚前同居\"变量系数的变化,以进行自选择效应的识别。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中国居民的婚前同居与婚姻稳定性负相关;对于出生于不同世代的居民,婚前同居与婚姻稳定性之间关系的大小和显著性发生变化,且随着同居在不同世代群组中的蔓延,婚前同居与婚姻稳定性之间的负向关系减弱;自选择效应基本解释了中国居民的婚前同居与婚姻稳定性之间的负向关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族地区实现2020年减贫目标的距离估算与精准扶贫政策研究”(15CMZ029);;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高离婚率背景下80后婚前同居行为研究”(18SA0264

    国外同居问题研究述评:与婚姻比较的视角

    Get PDF
    伴随着西方主要国家同居的快速蔓延,同居现象近年一直是国外学术研究的热点。鉴于同居和婚姻之间的密切关系,对同居问题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与婚姻比较\"的视角。在此视角下,有关同居的研究主题主要包括同居的测度与蔓延、同居者的个体特征和同居的原因、同居与婚姻的关系及其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同居与孩子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今后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包括更广泛的有关同居的后果或影响,连续和长期同居问题以及特定群体的同居问题等。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高离婚率背景下80后婚前同居行为研究”(18SA0264

    婚前同居与中国女性的婚姻稳定性:自选择效应还是测度问题

    Get PDF
    大多研究发现,婚前同居与婚姻稳定性负相关,其中自选择效应和测度问题被视为二者负向关系的主要致因。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女性样本,实证分析了婚前同居和中国女性婚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自选择效应和测度问题在其中作用的相对大小。研究结果显示:总的来说,中国女性的婚前同居与婚姻稳定性负相关;随着同居在改革开放前后出生的女性中的蔓延,婚前同居与婚姻稳定性的负向关系消失;自选择效应基本主导了中国女性婚前同居与婚姻稳定性之间的负向关系;虽然测度问题也推动了中国女性的婚前同居与婚姻稳定性关系的负向变化,但与自选择效应相比,测度问题的影响要小得多。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高离婚率背景下80后婚前同居行为研究”(18SA0264

    中西方节日认同:群体差异与影响因素

    Get PDF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3年度数据,从群体差异与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定量考察了中国居民对中西方节日的认同。研究结果显示,以过节比重为标准,中国节日的影响力排序为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元旦节,西方节日的影响力排序为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在我国,中国节日的影响力仍大大高于西方节日。不同区域,居住地类型和出生年代的群体对四大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均拥有较高且差异不大的认同,但对西方节日和元旦节的认同却表现出明显的群体差异。整体而言,中国传统节日认同受出生年代、家庭年收入、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居住地类型、居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父亲教育水平的影响,但对于各个不同的具体节日,其影响因素又有所差异。而对于西方节日,女性,更年轻的出生者,更富裕的家庭,更高的受教育程度,更好的家庭背景等通常意味着有更高的认同

    The influence of representation on working memory-driven attentional capture

    No full text
    本論文透過「工作記憶為基的注意力攫取」現象探討工作記憶與注意力兩大心理學建構的互動。工作記憶為基的注意力攫取顯示:與工作記憶內容相符的訊息再次出現時,會獲得競爭優勢並被優先選擇。此現象在過去研究中已被反覆驗證,並作為工作記憶與注意力緊密互動的支持證據。然而,工作記憶中表徵特性所扮演的角色卻尚未被探討。本論文遵循傳統的雙作業派典要求參與者序列進行儲存、注意力作業及記憶相關作業,檢驗當記憶訊息再次出現在注意力作業中時,對注意力的影響。參與者在每個嘗試的最初需記憶一個訊息,並在嘗試的最末進行與該記憶表徵相關的作業。記憶訊息到記憶相關作業間,參與者需進行一個與記憶作業無關的運動方向偵測作業,以檢驗當記憶訊息再次出現時對注意力分派的影響。在運動方向偵測作業中,其中一個刺激會向上或向下移動,而其他刺激靜止,參與者需要判斷移動刺激的運動方向。其中,儲存於工作記憶裡的表徵可能與注意力作業中的移動目標物相符(有效情境)、與靜止的干擾物相符(無效情境)、或不出現於注意力作業的畫面中(中性情境)。當有效情境的反應時間顯著快於中性情境的反應時間或當無效情境的反應時間顯著慢於中性情境的反應時間時,此結果代表儲存於工作記憶的表徵攫取注意力。本論文的三個系列研究中分別關心注意力標籤表徵、既有表徵及表徵共伴性所帶來的表徵特性差異對工作記憶為基注意力攫取效果的影響。研究一操控儲存於工作記憶中的顏色表徵為之後記憶相關作業裡的目標物或干擾物而改變表徵的注意力標籤。結果發現若工作記憶中的內容為後續作業的目標物,被賦予目標物標籤,將優先攫取注意力;若工作記憶中的內容為後續作業的干擾物,被賦予干擾物標籤,則無法攫取注意力。研究二探討與工作記憶關係密切的長期記憶如何調節工作記憶為基的注意力攫取。參與者需記憶由字母組成的真字、假字或非字,並進行運動方向偵測作業。結果發現:儲存於工作記憶裡的字母共享既有表徵時(真字或可發音假字),單一字母再現時可透過分散激發攫取注意力;若儲存字母間彼此獨立,無共享的既有表徵時(非字),單獨字母將彼此削弱,此時,需完整視覺表徵再現方能攫取注意力。研究三進一步透過表徵共伴性的操弄,檢驗情境脈絡所誘發的表徵差異如何影響工作記憶為基的注意力攫取。研究三以唸名作業取代記憶再認作業,避免因使用特殊策略而傾向在注意力作業中利用工作記憶中的內容來強化記憶表徵。參與者唸出應記憶項目的名稱後,進行運動方向判斷作業。並跨實驗操弄工作記憶中的訊息對注意力作業目標物的預期性來檢驗情境脈絡的影響。結果發現工作記憶為基的注意力攫取為原始設定模式,當無特殊控制歷程介入時,與工作記憶內容相符的訊息將會攫取注意力;若透過共伴性建立了認知設定,則可透過策略化控制歷程避免注意力受到工作記憶內容的攫取。本論文在三個系列研究中透過觀察工作記憶為基的注意力攫取及其限制情境,與工作記憶內容相符的訊息再現非必然攫取注意力,尚受到不同表徵特性的影響,更精緻化的展現了注意力與工作記憶在不同情境裡的互動。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ing memory and selective attention has been demonstrated by numerous studies which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working memory biases attention. This effect, working memory-driven attentional capture, has been well demonstrated in the literature.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presentation maintained in working memory may influence the capturing effect. T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aims to address this issue across three studies using a dual-task paradigm that combines a memory related task and an attentional selection task. The participants in all studies were required to maintain an item in working memory for a later memory-related test while performing a motion judgment task. In the motion judgment task, the participants were required to judge the direction of a moving target. The memorized item was identical to the moving target in the valid condition; the memorized item was identical to the static distractor in the invalid condition; and the memorized item was not presented in the display of the motion judgment task in the neutral condition. The capturing effect was reflected by faster performance in the valid condition than in the neutral condition, or slower performance in the invalid condition than in the neutral condition. Study 1 focused on the effect of attentional tag associated with the information maintained in working memory. The memory related task showed two colored notched circles after the selection task. Attentional tag was manipulated by assigning the memorized color to be the to-be-judged and the to-be-ignored color in the target and distractor block,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ttentional tag modulated working memory-driven attentional capture. The color tagged as a target captured attention and reduced the reaction time for the motion judgment task, and the color tagged as a distractor did not capture attention. The goal of Study 2 was to examine how pre-existing representation in long-term memory modulated the capture effect driven by the individual component of the stimulus stored in working memory. The participants were required to remember letters which formed a word, pronounceable pseudoword, or nonword and then performed a motion judgment task.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dividual letters of a word or pronounceable pseudoword captured attention whereas letters of a nonword did not. In the nonword condition, reappearance of the complete visual representation is necessary for inducing the capturing effect. In Study 3, a naming task was used to replace the memory recognition task for eliminating potential strategic perceptual resampling, which may have played a role in several previous studies. The probability that the verbalized item is identical to the selection targets, the prime validity, was manipulated across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a large capturing effect when the validity was higher than the chance level, but the capturing effect was not observed when the prime validity was lower than the chance level.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ontingency associated with the representation also modulated working memory-driven attentional capture. The content of working memory appears to capture attention as a default mode when there is no reason to avoid the influence of primes, and it is subject to strategic control based on the cognitive set. Taken together, the content of working memory does not automatically capture atten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presentation (the attentional tag, accessibility to pre-existing representation, and contingency related to attentional target) can modulate the working memory-driven attentional capture effect. Working memory and attention interact in a flexible manner.口試委員會審定書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工作記憶與注意力的緊密互動:彼此鑲嵌的理論建構 1 注意力的理論 1 工作記憶的理論 7 工作記憶與注意力的緊密互動:實徵研究中的相似與相異 13 注意力與工作記憶的相似 13 注意力與工作記憶的相異 17 小結:注意力與工作記憶的互動 20 工作記憶為基的注意力攫取 22 自動化攫取假說 22 策略控制假說 24 原始設定假說 25 限制情境 26 影響因素 35 研究架構:儲存表徵特性的影響 40 研究一:注意力標籤對工作為基注意力攫取的影響 49 實驗一 51 實驗二 55 實驗三 57 實驗四 59 研究一綜合討論 63 研究二:既有表徵對工作記憶為基注意力攫取的影響 68 實驗一 75 實驗二 78 實驗三 79 實驗四 81 實驗五 84 實驗六 86 實驗七 88 研究二綜合討論 90 研究三:表徵共伴性對工作記憶為基注意力攫取的影響 95 實驗一 100 實驗二 105 實驗三 110 實驗四 113 研究三綜合討論 115 綜合討論 119 參考文獻 137 圖目錄 圖一 注意力的運作系統(Julesz, 1991)。 2 圖二 注意力的雙階段運作模型(Theeuwes, 2010)。 3 圖三 影響選擇的來源示意圖(Awh et al., 2012)。 4 圖四 注意力架構示意圖(Chun et al., 2011)。 6 圖五 多部件工作記憶模型(Baddeley, 2012)。 9 圖六 鑲嵌歷程工作記憶模型(Cowan, 1995, 1999)。 10 圖七 工作記憶模型(Oberauer, 2002, 2009)。 11 圖八 搜尋目標模板的影響。 29 圖九 工作記憶內容表徵示意圖。 41 圖十 研究一研究架構及研究議題示意圖。 42 圖十一 Shin等人(2006)的訊息多層次表徵示意圖。 44 圖十二 研究二研究架構及研究議題示意圖。 45 圖十三 研究三研究架構及研究議題示意圖。 47 圖十四 研究一實驗嘗試示意圖。 53 圖十五 研究一實驗一結果。 54 圖十六 研究一實驗二結果。 56 圖十七 研究一實驗三結果。 59 圖十八 研究一實驗四結果。 62 圖十九 研究二實驗一實驗嘗試示意圖。 76 圖二十 研究三實驗一及實驗四實驗嘗試示意圖。 103 圖二十一 研究三實驗二低共伴性情境累進反應時間結果。 107 圖二十二 研究三實驗二低高伴性情境累進反應時間結果。 108 圖二十三 研究三實驗二低共伴性情境累進反應時間結果。 112 圖二十四 研究三實驗三高共伴性情境累進反應時間結果。 112 圖二十五 研究一研究結論示意圖。 121 圖二十六 研究二研究結論示意圖。 124 圖二十七 研究三研究結論示意圖。 126 圖二十八 Oberauer(2002, 2009)的工作記憶模型。 128 圖二十九 工作記憶與注意力的關係圖。 133   表目錄 表一 文獻慣用實驗程序整理。 30 表二 研究二實驗情境程序示意簡圖。 74 表三 實驗一與實驗二正確率及平均反應時間的結果。 77 表四 實驗三正確率及平均反應時間的結果。 81 表五 實驗四正確率及平均反應時間的結果。 84 表六 實驗五正確率及平均反應時間的結果。 86 表七 實驗六正確率及平均反應時間的結果。 88 表八 三種假說對實驗一結果的預期。 100 表九 實驗一、二與實驗三正確率及平均反應時間的結果。 104 表十 實驗四正確率及平均反應時間的結果。 11

    Fast human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BING objectness

    No full text
    针对传统滑动窗行人检测速度慢、实时性差的问题,为避免全局搜索,利用似物性检测设计了一种快速行人检测方法。首先,算法通过提取正负训练样本的规范化二进制梯度特征,用该特征训练级联SVM分类器得到行人似物检测模型;然后,由该模型获取图像中初始行人候选区域,后进一步利用尺寸调节和聚类算法优化初始候选窗口区域;最后,提取各候选区域的梯度方向直方图特征,并利用SVM分类器对其进行进一步行人识别。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保证行人检测率的同时在检测实时性上有明显提高。</p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