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research outputs found

    雷公藤红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对U87 MG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Get PDF
    建立雷公藤红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雷公藤红素脂质体,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处方,对雷公藤红素脂质体的粒径、Zeta电位、形态、体外释放度和体外对U87 MG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进行考察。结果显示雷公藤红素脂质体的体外分析方法简单可行,制备雷公藤红素脂质体最佳处方为:药脂质量比1:40,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6:1,水化介质为10%(质量分数)海藻糖溶液。最优处方制备的脂质体的粒径约160 nm,Zeta电位为-35 mV,包封率达到80%以上。体外释放实验表明雷公藤红素脂质体具有缓释作用,且雷公藤红素脂质体抑制U87 MG细胞增殖的作用强于雷公藤红素溶液,半抑制浓度(IC50)为7.93 μmol/L。综上,制备雷公藤红素脂质体的方法稳定可行,脂质体体理化性质良好并具有良好的抑制U87 MG肿瘤细胞增殖作用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

    No full text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的驱动力分析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核心。本文利用黄河三角洲东营市1984年~2001年5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简要分析了黄河三角洲LUCC特征,重点研究其驱动力因子。在黄河三角洲,耕地和未利用地之间的双向转化最为频繁。海陆河流的交互作用使得黄河三角洲淤进蚀退变化占有较大的比重;淡水资源时空上的分布不均匀,使对平原水库的建设力度大为增加。对土地的盲目垦荒和粗放经营方式,是耕地与未利用地双向转换频繁的最主要原因;人口的增长,特别是非农业人口的增长,是居民地增多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效益,对耕地、灌草地、内陆水体和未利用地之间的结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未来几年,整个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将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面积基本保持稳定。要实现黄河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在顺应自然因子的条件下,提高水陆比例,科学合理垦殖经营,大力发展和保护灌草地资源

    孤东油田植被演化遥感分析

    No full text
    本文利用从1984-2001年多时相的TM和ASTER等遥感数据,对孤东油田近二十年来的植被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分析油田开发的不同阶段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田开发初期,植被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使区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油井建成后,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并向着顺向演替的方向发展,目前孤东油田的生态环境正在向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与演化分析

    No full text
    利用1984,1986,1991,1996年和2001年的多源遥感数据,结合G IS空间数据和野外考察资料等,对1984年东营市建市17年来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和动态演变规律进行分析。1984年以来,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总体上在不断增加。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以旱地和未利用地为主,旱地的面积有较大的减少,而未利用地的面积变化不大,略有增加。在各个不同的时段内,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面积都占1/3左右。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类型中,未利用地与耕地之间的双向转换非常频繁,是最重要的两种变化类型,由于次生盐渍化的原因,耕地退化为未利用地在1986年后都占据首位;未利用地与灌草地、灌草地与耕地之间相互转化所占比例也较大

    GIS的体系结构与全面社会化应用发展分析

    No full text
    近年来GIS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其动力主要来自于应用需求的牵引和相关的IT技术的推动。本文主要从应用需求的变化对GIS体系结构的影响,以及包括Interbet、移动通信与定位、软件开发、软件工程等IT技术的进展对GIS的推动两个方面,对近年来GIS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The Application of Sensory Stimulation in The Interven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No full text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rsquo;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治疗是目前AD治疗的主要策略,但仅起到延缓或减轻作用。本文旨在综述各种感觉刺激和多感官刺激对AD的影响,并解释可能的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思路。对光刺激疗法、气味刺激疗法、声音刺激疗法、节律性刺激、多感官刺激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感觉和多感官刺激可以有效改善AD的病理状态,唤起记忆,改善认知和行为。</p

    中国太阳总辐射的多元逐步回归模拟

    No full text
    研究采用年日照时数、年均总云量、年均水汽压、维度等常规气象要素及地理要素为解析变量,建立起估算全国范围内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多元逐步回归模拟模型;利用全国730多个地面站1951&mdash;2002年间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通过所构建的模型对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进行模拟分析,模型模拟分辨率为1km&times;1km,规模为4173&times;4847格网。模型数值计算结果显示:中国太阳辐射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为西藏自治区、青海东北部及甘肃西部边境等,高达6700MJ&middot;m-2&middot;a-1以上(一类地区),总面积约130万km2;最低的为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南部的雅鲁藏布峡谷地区,低于4200MJ&middot;m-2&middot;a-1(五类地区),总面积约75万km2;中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的总太阳辐射能约为52.4&times;1018kJ;单位面积上太阳年辐射总量约介于2780&mdash;7560MJ&middot;m-2&middot;a-1;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呈现西北、北部高,东南、东部及东北的部分地区低的特点,模拟值较好拟合实际的太阳年辐射总量。研究所构建模型实现了太阳年辐射总量空间分布的连续模拟,模型在保证足够的模拟精度条件下,提高了运算效率,简化了模拟过程,适于全国尺度下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数值模拟计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编号:408250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2006BAC08B04,2007BAH16B0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6AA12Z219)~

    基于GML的空间数据动态集成及应用研究

    No full text
    在分析GML数据格式和几何特征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GML的空间数据动态集成框架,探讨了数据动态集成过程,并以福建省漳浦县绥安镇的林业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动态集成应用示范.结果表明,应用GML对空间数据进行动态集成,是在现有网络环境下以矢量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交换、集成海量空间数据最有效的方法

    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图研究及其应用

    No full text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该所牵头组织的“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图研究及其应用”项目面向国家自然资源、生态与环境调查等重大需求,从1978年开始,历经三十年,前后三代人、200多位地貌学家的持续研究和联合攻关,突破了地貌遥感定量解析等诸多关键技术,率先在国际上完成国家级地貌数据库共享系统和百万比例尺地貌图,填补了该领域国内外空白。该图集是中国开本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百万系列地图之一,也是唯一覆盖了中国全部陆域和海疆国土的百万系列专题地图集。该成果在主要技术上有如下创新性突破:1.系统地收集、整编和集成了不同时期的地貌图件、基础地理数据、地质数据和多分辨率遥感影像等,建成了全国统一的地貌遥感解析基础数据库。2.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地貌命名体系,建立了基于概念树的规范化地貌学名词系统;首次提出了地貌分类的原则和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形态与成因相结合的全国陆地地貌数值分类系统,在数值地貌分类系统方面有重大的突破。3.提出了地势起伏度、地表坡度等地形特征计算的新模型;研究和建立了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定位、定性、定量”相统一的地貌单元解析模型,制定了基于ArcGIS、“统一基础数据、统一分类系统、统一技术方法”的全国地貌综合解析技术规程,完成了全国22多万个地貌单元的综合判识,并建立了全国数字地貌数据共享系统-《中国地貌(世纪网络版)》,在地貌遥感解析技术上有重大创新,大幅度提高了地貌单元解析的精度和速度。4.设计和构建了基于地图代数理论的全国地貌类型符号库、颜色库、地名注记库等,首次完成了海陆一体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100万地貌图集》的编制和出版,填补了该领域国内外空白,在地貌计算机制图、大型地图集蝴蝶装工艺等方面有显著创新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