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research outputs found

    新型膦胺配体羰基钌化合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Get PDF
    以十二羰基三钌和o-PPh2C6H4NR2(R=H,Me)配体为原料,成功地制备出三种新型羰基钌化合物(μ-o-PPh2C6H4NH)Ru3(μ-H)(CO)9(2)、(o-PPh2C6H4NH)2Ru(CO)2(3)和(μ-o-PPh2C6H4NMe2)2Ru(CO)3(4).对这三个化合物进行了核磁共振和红外谱学、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征,并对这三个化合物进行了催化性能研究.化合物2和4可催化苯甲醛加氢反应生成苯甲醇,但是3没有催化活性.该研究从实验角度阐述了膦胺配体钌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关联,并进一步探讨了加氢催化反应失活的可能原因.这些结果对后续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dhesive capabilities of sodium alginate and guar gum as bone adhesives

    Get PDF
    目的比较研究海藻酸钠和瓜儿胶作为骨骼黏合材料的黏合性能。方法通过测定两种胶体的动力黏度、固化时间和对钙离子的作用,探讨相应的黏合性能。结果瓜儿胶的黏度较高,能适应多种形式的补钙剂,但其固化性能还有待改进;海藻酸钠固化性能优越,能在瞬间完成固化,但其黏度比瓜儿胶低,只能适应非离子钙型的补钙剂。结论海藻酸钠和瓜儿胶都是较有潜力的天然骨骼黏合剂。 【英文摘要】 Objective To comparatively investigate the adhesive capabilities of sodium alginate and guar gum as bone adhesives.Methods The adhesive capabilities were analysed and discussed by measuring their kinetic viscosities,solidification time and the reaction with calcium ions.Results Guar gum had higher kinetic viscosity and could fit to the supply of both ion calcium and non-ion calcium for the bone cure,but its capability of solidification need to be improved.Sodium alginate had higher solubility and its solidi...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卫生教育联合攻关计划项目(No.WKJ2005-2-018

    对称四取代六元瓜环的合成及其2,2-联吡啶主客体化合物

    Get PDF
    利用二甲基取代甘脲的二醚与甘脲二聚体成功合成了新型取代六元瓜环——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 该瓜环的结构已被晶体结构鉴定、核磁共振谱以及质谱方法所证实, 分子中所含两个二甲基取代甘脲处于对位. 1H NMR表明该瓜环容易与吡啶衍生物形成主客体配合物

    类泛素蛋白及其中文命名

    Get PDF
    泛素家族包括泛素及类泛素蛋白,约20种成员蛋白.近年来,泛素家族领域取得了迅猛发展,并已与生物学及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相互交叉.泛素家族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和细胞自噬机制的发现分别于2004和2016年获得诺贝尔奖.但是,类泛素蛋白并没有统一规范的中文译名. 2018年4月9日在苏州召开的《泛素家族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和细胞自噬》专著的编委会上,部分作者讨论了类泛素蛋白的中文命名问题,并在随后的\"泛素家族、自噬与疾病\"(Ubiquitinfamily,autophagy anddiseases)苏州会议上提出了类泛素蛋白中文翻译草案,此草案在参加该会议的国内学者及海外华人学者间取得了高度共识.冷泉港亚洲\"泛素家族、自噬与疾病\"苏州会议是由美国冷泉港实验室主办、两年一度、面向全球的英文会议.该会议在海内外华人学者中具有广泛影响,因此,参会华人学者的意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介绍了10个类别的类泛素蛋白的中文命名,系统总结了它们的结构特点,并比较了参与各种类泛素化修饰的酶和它们的生物学功能.文章由45名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专家合作撰写,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相关学者4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8名和美国知名高校华人教授4名.他们绝大多数是参加编写即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泛素家族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和细胞自噬》的专家

    纪念五四宪法颁布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纪要

    Get PDF
    今年 9月是五四宪法颁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五四宪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奠定了基础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以学术表达纪念、以纪念促进学术”的目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于 2 0 0 4年 9月 5日举办了“纪念五四宪法颁布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 70余位代表莅临会议 ,研讨了诸多热点和前沿问题

    21世纪中国金融学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

    Get PDF
    国家教育部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21 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 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01 年8 月16 日至21 日, 承担该项目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和复旦大学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了成果交流和研讨会。项目主持人、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金融学博士生导师王广谦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 全国所有有金融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有代表出席大会, 用主持人的话来说, “全国金融学界顶尖级人物基本上都到了”。出席会议的还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刘凤泰副司长和杨志坚处长。与会专家学者回顾了近20 年国内外金融业的迅猛发展, 分析了在21 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对我国经济金融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以及对我国金融研究、金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来的冲击,大家认识到, 经过20 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 目前我国在这些领域虽有长足的进步, 但仍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要想把我国金融学科建设成国际一流学科, 培养出一流的高素质金融专业人才, 还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与创新。与会专家教授根据各自的教学实践, 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研讨会上发言踊跃、气氛热烈, 不时出现不同观念的碰撞和不同观点的交锋, 对推进金融学科建设十分有益。下面将著名专家教授颇具代表性的观点( 按发言顺序) 择要摘发, 以飨读者, 以推动中国金融学科的建设与繁荣

    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70年:发展历程、学术成就概览

    Get PDF
    本文概略评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物理海洋学各分支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若干学术成就。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起步于海浪、潮汐、近海环流与水团,以及以风暴潮为主的海洋气象灾害的研究。随着国力的增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涌现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提出了被国际广泛采用的"普遍风浪谱"和"涌浪谱",发展了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提出了"准调和分析方法"和"潮汐潮流永久预报"等潮汐潮流的分析和预报方法;发现并命名了"棉兰老潜流",揭示了东海黑潮的多核结构及其多尺度变异机理等,系统描述了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提出了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南海分支(或称南海贯穿流);不断完善了中国近海陆架环流系统,在南海环流、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黄海冷水团环流、黄海暖流、渤海环流,以及陆架波方面均取得了深刻的认识;从大气桥和海洋桥两个方面对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洋际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发展了浅海水团的研究方法,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水团的分布和消长特征与机制,在大洋和极地水团分布及运动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阐明了南海中尺度涡的宏观特征和生成机制,揭示了中尺度涡的三维结构,定量评估了其全球物质与能量输运能力;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海洋锋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提出了地形、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等锋面动力学机制;构建了"南海内波潜标观测网",实现了对内波生成–演变–消亡全过程机理的系统认识;发展了湍流的剪切不稳定理论,提出了海流"边缘不稳定"的概念,开发了海洋湍流模式,提出了湍流混合参数化的新方法等;在海洋内部混合机制和能量来源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并阐述了混合对海洋深层环流、营养物质输运等过程的影响;研发了全球浪–潮–流耦合模式,推出一系列海洋与气候模式;发展了可同化主要海洋观测数据的海洋数据同化系统和用于ENSO预报的耦合同化系统;建立了达到国际水准的非地转(水槽/水池)和地转(旋转平台)物理模型实验平台;发展了ENSO预报的误差分析方法,建立了海洋和气候系统年代际变化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中深层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步建成了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网;持续开展南北极调查研究;建立了台风、风暴潮、巨浪和海啸的业务化预报系统,为中国气象减灾提供保障;突破了国外的海洋技术封锁,研发了万米水深的深水水听器和海洋光学特性系列测量仪器;建立了溢油、危险化学品漂移扩散等预测模型,为伴随海洋资源开发所带来的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警预报提供科学支撑。文中引用的大量学术成果文献(每位第一作者优选不超过3篇)显示,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培养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这是最宝贵的成果。这支队伍必将成为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攀登新高峰的主力军

    黄喉拟水龟的繁殖、生长及其两个种群的遗传分析研究

    No full text
    本论文对濒危物种黄喉拟水龟的繁殖、生长以及两个种群的遗传差异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该物种的保护管理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首先,对黄喉拟水龟的繁殖生物学及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广东,黄喉拟水龟的繁殖期在4-8月,产卵高峰期在5-6月。人工饲养下,黄喉拟水龟的繁殖力会逐年提高。平均窝卵量2.5枚,卵重13.95g。在广州自然温度下,孵化时间平均73.8天。初生稚龟均重9.75g。稚龟生长418d,体重增加到100.1g,平均日增重0.22g,成活率为93.4%。一龄龟在50g以下时生长缓慢,50g以上时生长加快,生长速度存在个体差异。黄喉拟水龟雌雄性别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雄性生长快于雌性。雌雄性别形态的差异在于第二性征的出现。 其次,研究了不同孵育温度对黄喉拟水龟性别决定的影响,分析了孵育温度对胚胎发育及成活率的影响。证实了黄喉拟水龟的性别决定属于TSD机制,而且可能属于其中的TSDⅠ型,即高温产生雌性子代,低温产生雄性子代。而29℃可能是黄喉拟水龟性别决定的临界温度。同时对黄喉拟水龟成龟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评价了黄喉拟水龟的食用价值,为其配合饲料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对黄喉拟水龟两个种群的细胞核型和基因组DNA含量进行了分析。其染色体数目为2n=52,NF=78,核型模式为9+5+12,细胞核基因组DNA含量为5.16±0.29 pg/2c(n=60),南北两个种群的细胞核型和基因组DNA含量无显著差异。 第三,对黄喉拟水龟南方与北方二个种群进行了形态、繁殖生态的比较以及用RAPD、SCAR分子标记进行了遗传分析。二个种群在体色、成熟个体大小、卵及稚龟的大小均有显著差异。用RAPD技术鉴定了20个特异于南方或北方种群的RAPD分子标记。选择二个RAPD标记进行DNA回收、克隆和测序。根据所测的序列设计合成了2对SCAR引物,建立了快速区分两个种群的SCAR标记。为了探讨二个种群的遗传差异程度,用RAPD技术分析了乌龟和黄喉拟水龟的遗传多样性,并用RAPD-SCAR技术将两个物种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黄喉拟水龟二个种群的遗传差异处于种内范围。采用NJTREE构建黄喉拟水龟种内60个个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支图,与种群相应明显分为二个类群,表明二个种群的遗传差异较大,可能达到亚种水平。建议在物种保护时,需要对二个种群分别进行保护,不致基因丧失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