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research outputs found

    碳关税可以有效解决碳泄漏和竞争力问题吗?——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分析

    Get PDF
    本文在Melitz(2003)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框架下,研究南北国家不对称减排引致的"碳泄漏"和竞争力损失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了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以及发展中国家减排技术改善的贸易、气候及福利效应。本文发现:(1)不对称减排导致了碳泄漏,但是发达国家的贸易竞争力不会下降反而上升,表现为该国出口临界生产率的下降以及出口企业数目和收益占比的增加;(2)征收碳关税不仅同时降低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竞争力,还提高了碳泄漏率和各国的碳排放量,不利于贸易自由化和气候保护;(3)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既降低了碳泄漏率,又减少了各国碳排放量,同时,发达国家出口企业临界生产率下降且贸易竞争力上升,而发展中国家出口企业临界生产率上升;(4)单边碳关税同时恶化了各国福利,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则使得各国福利均上升。因此相比较碳关税政策而言,发达国家更有必要通过技术转让或援助等手段,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减排技术,从而能够实现双倍红利效果——改善经济福利和减少泄漏。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问题研究”(13&ZD167)的阶段性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3218,713032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720171001)的资助

    Embodied energy and carbon emissions transferr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using a MRIO model

    Get PDF
    随着全球生产链的形成以及生产与消费活动的跨国界分隔,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各国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运用MRIO模型测算了1995; -2009年国际贸易中的隐含能源和碳排放。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中国除燃气和新能源外均属于隐含能源净出口国,生产侧排放增加远超过消费侧排放增加,且; 前者增加的40%是为了满足国外需求,而消费侧排放增加仅16%来源于进口的增加;②研究期间主要发达经济体生产侧能耗和碳排放几乎没有变化,但消费侧能; 耗和碳排放却在逐渐增加,属于隐含能源和碳排放净进口国;新兴经济体的生产侧和消费侧能耗分别增加了81.7%和81.3%,且发达经济体消费引致的新兴; 经济体隐含能源和碳排放远大于后者消费引致的前者隐含能源和碳排放;③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人均消费侧能耗和碳排放都远高于新兴经济体,而中国的人均消费侧能; 耗和碳排放水平都较低。With the formation of global production chains as well as cross- border; separated i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 the worl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both; embodied energy and transfer emissions of trade. We estimated the; differen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s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1995-2009 with the MRIO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China; belongs to a net exporter of embodied energ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except for new energy sources and ga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increase; of production-based emissions far exceeds the consumption-based; emissions in China, and 40% of the former is satisfied by the demands of; foreign countries, then only 16% of consumption- based emissions; increase is derived from the increase of imports;(2)The production-based; energy and carbon emissions of the major developed economies were almost; unchanged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but the consumption- based energy and; carbon emissions were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n they were net importers; of embodied energy and emission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productionbased and consumption- based energy of emerging economies; increased by 81.7% and 81.3% respectively, and the embodied energy and; emissions of developed economies transferred into emerging economies is; much greater than the embodied energy and emissions of emerging; economies transferred into developed economies;(3)The per capita; consumption-based embodied energy and emissions in developed economies; are much higher than in emerging economies; while the per capita; embodied energy and emissions are in a low level in China.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

    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问题:一个文献综述

    Get PDF
    国际贸易和气候变化是关系人类发展和福祉的两个重要议题。本文对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这一研究领域的文献作一个综述,着重从"国际贸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国际贸易的潜在冲击和影响"以及"气候保护与贸易自由化的冲突和协调机制"三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评述,指出了现有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拓展的方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问题研究”(13&ZD1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373218);;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3JZD0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9002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0221047);; 福建省社科规划基金重点项目(2012A009)的资

    全球生产网络中国际贸易的碳排放区域转移效应研究

    Get PDF
    本文基于GTAP数据库构建一个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测算和分析了2004-2011年附件I国家与非附件I国家间贸易中的转移排放,并重点考察中国对外贸易转移排放的变化趋势、国别(区域)流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研究期间附件I国家对非附件I国家存在大量转移碳排放,而中国成为附件I国家转出排放的主要目的国,占比高达49.4%-54.7%。(2)2004-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导致大规模的碳排放"净转入",而其中约62%-75%来自于美、欧、日三大发达经济体。(3)进一步对中国净转入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后发现,中国对美国、能源净出口国的贸易顺差效应是其净转入排放的最主要原因,而对于其他贸易伙伴,中国净转入排放主要是中国较高的污染贸易条件所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问题研究”(13&ZD16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际贸易的碳排放区域转移效应评估、形成机理及中国的碳排放责任研究”(71373218)的阶段性成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的升级演进

    Get PDF
    受制于"两头在外"的嵌入弊端,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一直颇受学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本文利用OECD-ICIO提供的投入产出数据库,基于MRIO模型测算了中国加工贸易的要素含量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通过不断提升国内服务含量,1995—2011年期间的出口利得实现了由22%到42%的快速攀升;并且这种价值攀升路径并非单纯的微笑曲线或哭泣曲线,而是以制造为支撑、以服务为动力,逐步实现由哭泣曲线到微笑曲线的转型变迁。不过受限于知识密集型服务嵌入不足,当前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可能陷入"低端服务—低端制造"的恶性循环。因此,未来价值攀升必须迈向链条上游并兼顾制造环节,才能真正"微笑"于全球价值链两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问题研究”(13&ZD167);;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要素成本上升背景下我国外贸中长期发展趋势研究”(13JZD010

    中国服务业出口实现价值攀升了吗?

    Get PDF
    本文基于Wang et al.(2013)总贸易核算方法和WIOD数据库构建相对架构测算范式,重新考察中国服务业出口的价值攀升现状及其变动诱因。结果显示:相较于绝对份额,本文提出的相对架构核算更加契合各国的发展现实,可以客观测度不同国家出口利得变动的特点。不过,由于中国服务业的出口利得得分仅在1.020左右徘徊,中国服务业不仅未能实现价值攀升,甚至呈现轻微下行的风险。进一步的细分出口市场与部门类别,发现受制于嵌入方式与禀赋要素,中国服务业出口呈现出亚太锁定而“西向”攀升、高端服务行业锁定而传统服务行业攀升的格局。因此,未来的中国服务业出口不仅需要改变嵌入方式、调整出口市场,更需加快供给侧改革、变革禀赋结构,才能走出发展滞缓的困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问题研究”(13&ZD167)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际贸易的碳排放区域转移效应评估、形成机理及中国的碳排放责任研究”(71373218)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区域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碳排放转移效应研究

    Get PDF
    本文将区域投入产出表嵌入全球投入产出表并构建相应的碳排放账户,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结构分解分析方法,试图从价值链渠道、区域(国别)流向、部门结构和影响因素等角度解释我国各区域国内-外贸易的增加值碳排放转移效应。结果表明,国内贸易的增加值碳排放转入主要通过国内价值链实现并且以中间品贸易为主,而国际价值链对于对外贸易增加值碳排放转入的贡献程度更大;国内增加值碳排放转入主要流向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国外增加值碳排放转入主要流向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碳排放强度和增加值系数的下降有助于降低国内-外贸易增加值碳排放转入,而需求结构和需求规模的变动效应则相反。本文结论对于如何协调国内-国际分工、调整国内产业和碳减排布局,有效促进区域间平衡发展和外贸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际贸易的碳排放区域转移效应评估、形成机理及中国的碳排放责任研究”(7137321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问题研究”(13&ZD167);;厦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国际贸易与产业发展”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720171001)的资

    国内增加值率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Get PDF
    研究目标:基于中国区域的国内价值链(NVC)和全球价值链(GVC)视角来把握国内增加值率(DVAR)的空间分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增加值核算和结构分解分析方法。研究发现:1997~2010年国内增加值创造和收益主要集中在中部和沿海地区,其中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GVC下增加值收益及其占比远高于国内其他区域;1997~2002年东北、东部和南部沿海、西南地区攫取的DVAR均有所提高,该阶段各行业增加值系数下降是抑制NVC和GVC下DVAR提升的最主要原因;2002~2007年大多数区域攫取的DVAR均有所下降,该阶段中国国内产业结构变动是导致NVC和GVC下DVAR下降的重要原因;2007~2010年大多数区域攫取的DVAR均有所上升,其中国内产业关联变动和内需结构调整均是阻碍NVC下DVAR攀升的主要因素,而服务业增加值系数下降和国内产业结构变动则是有效抑制GVC下DVAR提升的重要因素。研究创新:构建中国区域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投入产出表,基于最终需求来源分解和分析NVC和GVC下国内增加值率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价值:探寻能够实现价值链攀升同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中国居民消费的碳排放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

    Get PDF
    本文基于(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估算了1992~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引致的碳排放量及其部门分布,并采用结构分解法分析了包括居民部门行为因素和生产部门行为因素在内的七大因素对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1992~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量呈较快增长趋势,是中国碳排放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居民消费碳排放主要来源于非化石能源产品与服务的消费所造成的间接排放,其中绝大部分又来自城镇居民的消费活动。结构分解分析显示,样本期内,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量的迅速增加主要由能源产品及非能源产品与服务消费规模的增长造成,能源强度降低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是有效抑制其增加的主要因素,而生产部门能源使用结构的变化对其影响较小。另外,中间投入结构和产品消费结构有“高碳化“的趋势,已成为影响居民消费碳排放不可忽视的因素。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9002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073131);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0-0714); 福建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2012A009); 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育发展基金的资

    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供给结构与效率分析

    Get PDF
    适应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分工协作发展的趋势,科学评估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供给结构与效率,是深化制造业及服务业供给侧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2002-2012年投入产出数据,运用投入产出子...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福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升级机制及路径研究”(项目编号:FJ2016C144,项目主持人:李虹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全球价值链视域下中..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