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research outputs found

    The feasibility study on applying tensegrity systems to art and architecture

    Get PDF
    张拉整体结构是一种新兴的非主流结构型式,也是国际新型空间结构发展的热点。它完全颠覆了传统结构必须保证压力通过有刚度构件连续传递的力学逻辑,在不依赖外部任何条件(包括重力)的情况下,仅由结构内部连续受拉和分离受压的两种结构构件实现自应力自平衡。 本文基于西方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就张拉整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历史起源、结构原理一一进行介绍。其次对张拉整体结构进行分门别类,并在分析类张拉整体——索穹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二者的界限。再次通过大量的模型、雕塑和分析图例,以尽可能地展现张拉整体结构独特的美学特征。最后,在分析现今众多称之为或被称之为是张拉整体结构的设计和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座步行桥梁设...Tensegrity is a rising and atypical kind of structure, and is also an international hot spo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type of spatial structure. It completely subverts the conventional structural systems, which requires that compression must be transmitted through stiff components continuously. With no outer factors, such as gravity, this new type of structure, in order to keep self-stress and ...学位:文学硕士院系专业:艺术学院_设计艺术学学号:1862010115341

    洪泽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Get PDF
    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然而关于洪泽湖大型底栖动物的报道较少。为了研究洪泽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在洪泽湖设置20个采样点,进行了为期1周年的季度调查(2010年5月-2011年2月)。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4种,寡毛类、摇蚊科幼虫和软体动物分别有5种(占总物种数的35.7%)、3种(21.4%)和6种(42.9%)。河蚬为第一优势种(优势度Y=0.18),其次分别为苏氏尾鳃蚓(0.09)、羽摇蚊(0.07)、霍甫水丝蚓(0.06)和铜锈环棱螺(0.06)。群落的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45.45±7.38)个/m2和(52.43±12.04)g/m2,其中软体动物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最高[(24.80±6.20)个/m2和(49.55±11.94)g/m2],摇蚊类次之[(13.76±2.87)个/m2和(2.28±0.71)g/m2],寡毛类最低[(6.96±2.41)个/m2和(0.60±0.18)g/m2]。全湖Shannon-Wiener、Margalef和Pielou指数分别为2.69、1.10和0.71,各指数季节差异不明显。冗余分析(RDA)结果共解释物种数据累计方差的35.0%;MonteCarlo检验表明,洪泽湖水体中硝酸盐氮、总氮和化学耗氧量是影响底栖动物群落分布最关键的环境因子(F=2.181~3.277,P<0.05)

    化石能源非能利用需求和碳排放研究

    Get PDF
    化石能源非能利用的消费量和碳排放量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对全球2 ℃温控目标的影响逐步显现。首先,分析了全球化石能源非能利用的基本原理、现状和趋势、关键技术,以及基于基本化工品的化石能源非能利用消费量和过程碳排放核算方法。结果表明,化石能源非能利用具有一定的固碳作用,化石原料中50%~70%的碳元素将长期存储在塑料等终端化工产品中,但是化工产品废弃物管理不善将导致这些存储的碳元素外泄。其次,设计了基准情景和低碳情景,并运用对数回归拟合法对基本化工品和化石能源非能利用的需求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基准情景下,2050年基本化工产品需求将超过10亿t。最后,建立了化石原料需求预测的成本最小化模型。结果显示,基准情景下,2050年化石能源非能利用需求将超过20亿tce,2017—205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4%。低碳情景下,2050年化石能源非能利用需求相对于基准情景下降23%,天然气将加速成为主要的化石能源原料,以氢能和生物质为原料的低碳化工技术迅速发展

    500kV直流断路器快速机械开关典型故障特性及可靠性提升方法研究

    Get PDF
    直流断路器是构建柔性直流电网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快速机械开关是直流断路器中承载电流、实现快速分合闸、耐受分闸恢复电压的核心组件,其结构复杂、动作速度快、电气应力严酷、可靠性要求高,因而设计研制难度大,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影响直流断路器乃至柔直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然而,目前快速机械开关由于存在设计选型不合理、工艺管控不严格、试验考核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故障率较高。针对已应用于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的500 kV直流断路器,分析了直流断路器研制、调试、运行过程中快速机械开关典型故障的特性及原因。在此基础上,围绕快速机械开关典型故障从设计选型、生产制造、试验考核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可靠性提升措施,为500 kV直流断路器快速机械开关设计研制和运维检修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Comparison of fertilizer-effect models on winter wheat response to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ertilizers in saline soil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Get PDF
    通过大田试验, 研究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地区冬小麦合适的肥料效应模型。在冬小麦生长季设置4种不同的氮磷肥用量, 根据&ldquo;3414&rdquo;试验设计8 种不同的肥效试验处理, 以探讨线性加平台、一元二次、平方根和二元二次4 种不同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显示, 4 种肥料效应模型的拟合结果经检验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P&lt;0.01)。在一元肥料效应模型中, 氮磷一元二次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最高收益分别为7 448.3 元&middot;hm-2 和7 357.7 元&middot;hm-2, 最佳经济氮磷用量分别为254.4 kg&middot;hm-2 和98.6 kg&middot;hm-2。对比一元与二元模型, 后者拟合效果较好, 最佳经济氮磷用量分别为244.1 kg&middot;hm-2 和94.2 kg&middot;hm-2, 即氮磷肥配比为2.6∶1, 经济效益为7 432.4 元&middot;hm-2, 氮肥农学利用率为6.2 kg(籽粒)&middot;kg-1(N), 磷肥农学利用率为13.8 kg(籽粒)&middot;kg-1(P2O5)。结合拟合度、最佳经济施肥量、经济收益、肥料农学利用率和一元模型的局限性分析得出, 二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最优, 可作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土冬小麦氮磷肥效模型的最佳选择。</p

    人乳头瘤病毒18型病毒样颗粒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Get PDF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可溶性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8型(HPV18)L1蛋白,经过纯化和重组装过程获得HPV18病毒样颗粒(VLPs),研究其免疫原性和诱发中和抗体生成的水平。首先,提取HPV18的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获得HPV18 L1基因片段,将其插入pTrxFus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HPV18 L1蛋白;其次,通过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和疏水相互作用层析获得高纯度的HPV18 L1蛋白,而后透析去除预先加入的还原剂DTT,使HPV18 L1蛋白自发组装成VLPs;最后,通过动态光散射技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鉴定HPV18 VLPs的大小和形态,利用假病毒细胞中和实验评价HPV18 VLPs在实验动物体内的免疫原性和中和抗体生成水平。结果表明,HPV18L1蛋白可以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以可溶形式表达,经过纯化的HPV18 L1蛋白可以自发组装成为半径约为29.34nm、与HPV病毒外观相似的VLP。该VLPs在小鼠体内的中和抗体半数有效剂量为0.006μg,在兔及山羊体内诱导中和抗体滴度高达107。总之,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可简便高效地获得具有高度免疫原性的HPV18 VLPs,为HPV18预防性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1978~2008年中国湿地类型变化

    Get PDF
    分别基于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 MSS/TM/ETM+)和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B)影像数据,以人工目视解译为主,完成了中国1978~2008年4期(基准年分别为1978,1990,2000和2008年)湿地遥感制图,并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外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湿地现状及近30年来湿地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ⅰ)截止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约为324097km2,其中以内陆沼泽(35%)和湖泊湿地(26%)为主.(ⅱ)1978~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减少了约33%,而人工湿地增加了约122%.过去30年里湿地减少的速度大幅降低,由最初5523km2/a(1978~1990年)降为831km2/a(2000~2008年).(ⅲ)减少的自然湿地(包括滨海湿地和内陆湿地),其类型变化由湿地向非湿地转化的比例逐渐降低.初期(1978~1990年)几乎全部(98%)转换为非湿地;在1990~2000年间减少的自然湿地约有86%转化为非湿地,而在2000~2008年,这一比例下降为77%.(ⅳ)气候变化和农业活动是中国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湿地变化在中国分为三大不同特征区域,即西部三省/自治区(西藏、新疆和青海)、北部两省/自治区(黑龙江和内蒙古)和其他省市区.其中西部区域尤其是青藏高原,湿地变化的驱动因子以气候增温为主;新疆湿地由于气候增温和农业活动共同作用造成变化不大.北部省/自治区的湿地变化则主要由农业活动引起;而其他省市区的湿地变化几乎完全受控于人类的农业经济活动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