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research outputs found

    Progress in Molecular Biological Studies of α_Tubulin in Maize (Zea mays)

    Get PDF
    自1963 年在植物细胞中发现微管以来,其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α_ 微管蛋白是组成微管的基本单位之一。本文综述了玉米α_微管蛋白基因及其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The studies on microtubule have been made great progresses since microtubule was found in plant cells in 1963.Researches on the genes and the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of α_tubulin in maize, a subunit of tubulin which is a major constituent of microtubule, are reviewed

    潜在血源传播梅毒患者血清抵抗特性分析

    Get PDF
    目的研究潜在血源传播梅毒患者血清抵抗特性,探讨其传染性和复发的血清学指标。方法在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9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714例潜在血源传播梅毒患者的血清抵抗特性基础上,采用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进行梅毒特异性IgM抗体(TP-IgM)检测。结果 714例潜在血源传播梅毒患者中,有242例患者经1年梅毒规范治疗后,其反应素仍保持阳性,血清抵抗率33.89%,其中男性患者血清抵抗率28.08%,显著低于女性患者(4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6,P<0.05);不同检测年度、不同年龄患者血清抵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FTA-ABS法,242例血清抵抗患者中检出TP-IgM的阳性率为32.23%,显著高于梅毒血清治愈组(10.70%)和献血员组(0)。结论潜在血源传播梅毒患者有着较高的血清抵抗率,是梅毒治疗失败的重要表现,并容易复发和具有传染性,TP-IgM可作为其复发和具有传染性的血清学指标

    有机蒸气膜分离过程

    No full text
    绍了有机蒸气渗透膜原理和分离过程特点,根据各生产过程工艺特点,概述了应用膜分离一压缩冷凝集成技术,分离与回收乙烯、丙烯、氯甲烷和氯乙烯等有机蒸气过程

    川芎吸收入脑成分的UPLC-Q-TOF-MS分析

    No full text
    目的:对大鼠灌胃川芎提取物后的吸收入脑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UPLC-Q-TOF-MS对给药脑组织和空白脑组织进行分析,分析总离子流图寻找差异峰,然后根据保留时间、精确分子量、一级和二级质谱数据等鉴定差异峰。结果:川芎提取物给药后,发现3个化合物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经鉴定为洋川芎内酯I,A和藁本内酯。结论:本研究将有助于川芎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

    溶藻细菌筛选及溶藻活性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生理活性的影响

    No full text
    从太湖水华水体中分离纯化细菌,再将细菌的LB液体和固体斜面纯培养物分别收集后感染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细胞,从中筛选出7株具有溶藻活性的细菌,并对其中一株溶藻细菌THW7的溶藻方式及溶藻活性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生理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仅采用细菌的LB液体纯培养物进行溶藻细菌筛选会存在误筛或高估溶藻效率的风险,而采用细菌的固体斜面纯培养物进行筛选则可避免以上风险;溶藻细菌THW7通过分泌胞外活性物质的方式间接溶藻;在THW7无菌滤液胁迫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1), 10d溶藻效率可达94.38%,光合系统活性也显著降低(P<0.01), MDA含量积累,SOD、POD、CAT活性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推测菌株THW7分泌的溶藻活性物质可能作用于铜绿微囊藻细胞的光合系统Ⅱ,阻碍电子传递,抑制其光合作用过程,并对藻细胞产生氧化损伤,破坏藻细胞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实现溶藻作用

    溶藻细菌筛选及溶藻活性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生理活性的影响

    No full text
    从太湖水华水体中分离纯化细菌,再将细菌的LB液体和固体斜面纯培养物分别收集后感染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细胞,从中筛选出7株具有溶藻活性的细菌,并对其中一株溶藻细菌THW7的溶藻方式及溶藻活性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生理活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仅采用细菌的LB液体纯培养物进行溶藻细菌筛选会存在误筛或高估溶藻效率的风险,而采用细菌的固体斜面纯培养物进行筛选则可避免以上风险;溶藻细菌THW7通过分泌胞外活性物质的方式间接溶藻;在THW7无菌滤液胁迫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1), 10d溶藻效率可达94.38%,光合系统活性也显著降低(P<0.01), MDA含量积累,SOD、POD、CAT活性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推测菌株THW7分泌的溶藻活性物质可能作用于铜绿微囊藻细胞的光合系统Ⅱ,阻碍电子传递,抑制其光合作用过程,并对藻细胞产生氧化损伤,破坏藻细胞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实现溶藻作用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