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research outputs found

    Kinetic Models for the Batch Fermentation of Bioflocculant by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and the Fed-batch Culture Process

    Get PDF
    生物絮凝剂是由藻类、细菌、真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分泌的胞外聚合物,对液体中悬浮颗粒和胶体粒子具有絮凝作用。与传统的化学合成絮凝剂相比具有安全、无毒、生物可降解,使用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利用大规模的微生物培养可以实现生物絮凝剂的高效生产,在给水、医药、食品等领域具有极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承接前期研究结果,在初始葡萄糖浓度为10.0-17.5gL-1范围内,对谷氨酸棒杆菌分批发酵生产生物絮凝剂过程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Lorentzian函数修饰的Logistic方程菌体生长模型,时间修正因子td修正的Luedeking-Piret产物生成模型以及Luedeking-Piret-like...Bioflocculant (microbial flocculant), secreted by certain algae, bacteria, fungi as well as yeast, is extracellular biopolymer, which is able to induce solid particles, cells and colloidal particles in a liquid suspension to flocculate. Contrasted with traditional chemosynthetic flocculant, biofloculant is harmless and biodegradable with less secondary pollution. Biofloccul...学位:工学硕士院系专业: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_生物化工学号:2062008115160

    Advertising Communication Strategy In City Event Marketing

    Get PDF
    论文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城市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中国作为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城市化的发展方兴未艾,如火如荼。进入21世纪以来,“经营城市”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营销城市”这一系统工程在全国各主要城市竞相启动,一个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地位,彰显城市魅力,培育城市特色,发掘城市文化,构筑城市理念的热潮正在神州大地风起云涌。把应对竞争的基本单位定位于城市,不仅有利于城市的发展,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一座城市的辉煌将带动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繁荣。 以策划事件活动的方式达到营销城市的目的,目前已经成为城市营销的一种趋势,广告传播作为营销的必要手段,在城市事...Abstract With intensifying of the global economy integrative trend, urbanization wave sweep all the world. China, a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countries in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s unfolding and like a raging fire. The concept of City Operation is accept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after entering into 21 century. A series project of city marketing are held around the cities. Shap...学位:文学硕士院系专业: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_新闻学学号:20013200

    企业技术开发的税收筹划

    Get PDF
    企业技术开发的税收筹划是根据国家鼓励技术开发的各项税收政策,合理安排企业技术开发的组织形式、支出额度及核算方式等有关活动,在实现企业技术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企业税后利润的最大化

    自动机床操作工技能培训心理模拟教学研究

    Get PDF
    本研究采用心理模拟教学方法对手表自动机床操作工进行了技能培训实验,结果表明:(1)心智技能是制约培训效率的关键要素,应当列为技工培训的重点;(2)本研究创拟的M—AMS模式是技工诊断人机系统加工活动的一种优化智力活动模式;(3)M8601型心理—教学模拟器是培训手表零件加工、精密仪器加工行业操作工技术能力的有效教学仪器;(4)心理模拟教学方法是培训自动化一半自动化系统操作工复杂技能,从而加速整体技术能力形成的有效方法之一

    Advance in Pyrolysis and Gasification of Combustible Solid Waste and Engineering Simulation Study

    Get PDF
    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现状及其主要的处理方法。概述了典型可燃固体废弃物的热解气化实验进展和基于AspenPlus平台模拟的研究现状以及热解气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总结了热解温度和加热速率对热解产物分布及其产量的影响,以及空气燃料比和气化温度对气化过程的影响。基于AspenPlus平台的热解气化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实际热解气化过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指出可燃固废热解气化实验今后的研究重点及AspenPlus平台模拟研究的着重考虑因素

    谷氨酸棒杆菌合成生物絮凝剂分批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拟

    Get PDF
    对谷氨酸棒杆菌生产生物絮凝剂的分批发酵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以Logistic方程来描述菌体生长过程,并对Gaden生长相关模型进行了修正,加入时间修正因子,建立了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同时还提出了关于葡萄糖和尿素的两个非线性基质消耗动力学模型。利用软件Origin8.0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显示各模型均能较好地描述谷氨酸棒杆菌合成生物絮凝剂的分批发酵过程

    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SARS病毒

    Get PDF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SARS病毒的方法,用于SARS的早期诊断和动物溯源。方法利用改良分子信标技术、装甲RNA和双片段双色荧光技术,根据GenBank公布的SARS病毒聚合酶基因1b的阅读开放框架结构的保守序列,自行设计一对引物和探针,以部分临床标本的酶联吸附实验结果和传统细胞培养方法作为对照,建立分子信标检测SARS病毒的方法。对368份临床标本(咽漱液、血液、粪便、尿液)、52份细胞培养液和50份动物标本进行荧光PCR扩增。结果分子信标检测SARS病毒的方法灵敏度为10~100个拷贝ml,与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无交叉反应。分子信标检测368份临床标本,20份阳性。其中确诊病例阳性率为21.27%(1047),确诊病例的咽漱液阳性率为43.48%,还分别从粪便和血清中检测到SARS病毒。52份细胞培养液,29份阳性,阳性率为55.77%。50份动物标本,23份阳性,阳性率为46%。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SARS病毒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SARS的临床早期诊断和动物溯源

    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70年:发展历程、学术成就概览

    Get PDF
    本文概略评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物理海洋学各分支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若干学术成就。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起步于海浪、潮汐、近海环流与水团,以及以风暴潮为主的海洋气象灾害的研究。随着国力的增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涌现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提出了被国际广泛采用的"普遍风浪谱"和"涌浪谱",发展了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提出了"准调和分析方法"和"潮汐潮流永久预报"等潮汐潮流的分析和预报方法;发现并命名了"棉兰老潜流",揭示了东海黑潮的多核结构及其多尺度变异机理等,系统描述了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提出了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南海分支(或称南海贯穿流);不断完善了中国近海陆架环流系统,在南海环流、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黄海冷水团环流、黄海暖流、渤海环流,以及陆架波方面均取得了深刻的认识;从大气桥和海洋桥两个方面对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洋际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发展了浅海水团的研究方法,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水团的分布和消长特征与机制,在大洋和极地水团分布及运动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阐明了南海中尺度涡的宏观特征和生成机制,揭示了中尺度涡的三维结构,定量评估了其全球物质与能量输运能力;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海洋锋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提出了地形、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等锋面动力学机制;构建了"南海内波潜标观测网",实现了对内波生成–演变–消亡全过程机理的系统认识;发展了湍流的剪切不稳定理论,提出了海流"边缘不稳定"的概念,开发了海洋湍流模式,提出了湍流混合参数化的新方法等;在海洋内部混合机制和能量来源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并阐述了混合对海洋深层环流、营养物质输运等过程的影响;研发了全球浪–潮–流耦合模式,推出一系列海洋与气候模式;发展了可同化主要海洋观测数据的海洋数据同化系统和用于ENSO预报的耦合同化系统;建立了达到国际水准的非地转(水槽/水池)和地转(旋转平台)物理模型实验平台;发展了ENSO预报的误差分析方法,建立了海洋和气候系统年代际变化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中深层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步建成了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网;持续开展南北极调查研究;建立了台风、风暴潮、巨浪和海啸的业务化预报系统,为中国气象减灾提供保障;突破了国外的海洋技术封锁,研发了万米水深的深水水听器和海洋光学特性系列测量仪器;建立了溢油、危险化学品漂移扩散等预测模型,为伴随海洋资源开发所带来的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警预报提供科学支撑。文中引用的大量学术成果文献(每位第一作者优选不超过3篇)显示,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培养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这是最宝贵的成果。这支队伍必将成为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攀登新高峰的主力军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