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research outputs found

    中药多组分缓释制剂体外释放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

    Get PDF
    目的:为找到更适合中药多组分的评价方法提供思路。方法:以"中药多组分""体外释放""同步释药""多指标""Synchronized""Release in vitro""TCM multicomponent""Multi-index"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4年1月-2016年6月在PubMed、Elsevier、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中药已知成分作为评价指标、中药指纹图谱在药物体外释放中的应用,以及中药化合物组、吸波面积法、质量权重系数法等方法在中药多组分缓释制剂体外释放中的应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10篇,其中有效文献42篇。对于成分复杂的中药制剂,溶出度的测定选择其中某种已知的指标成分进行;选择中药组分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药效成分的释放度作为评价指标,可反映中药组分制剂中特定成分的释放特征;以指纹图谱相关峰为指标,可更全面地评价中药多组分缓释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选择中药多组分制剂中的几种有效成分并结合中药制剂的指纹图谱进行评价中药多组分制剂的释药行为,既可反映多个成分的含量变化,又可反映中药复方整体的含量变化;基于中药化合物组的整体谱特征,采用卡尔曼滤波法,计算获得溶出介质中化合物的含量,能很好地反映中药多组分的释药行为;吸波面积法能考察中药所有成分的释放情况,对复方药物溶出度及体内药动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质量权重法可为中药组分的整体性研究提供参考,但必须明确各成分在整体组分中所占的质量权重系数才能整合反映整体性质。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5J01491

    研究生对生成性课堂的参与(笔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第十三次课反思

    Get PDF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这门课具有研究型课堂的特征。其第十三次课的主题是对反思日志做一次元研究。反思日志是学习\"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课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缩影,而且是课堂时效的呈现,更是学生自我成长的印证。反思日志勾勒着整个课堂进程的图景,反映着学生的收获、困惑、不足以及对自己未来改进方向的认识等。第十三次课以生成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通过对反思日志重新审视,让学生成为思考的主体、学习的主体、研究的主体,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发现、自我唤醒的课堂教学改革目标

    类泛素蛋白及其中文命名

    Get PDF
    泛素家族包括泛素及类泛素蛋白,约20种成员蛋白.近年来,泛素家族领域取得了迅猛发展,并已与生物学及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相互交叉.泛素家族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和细胞自噬机制的发现分别于2004和2016年获得诺贝尔奖.但是,类泛素蛋白并没有统一规范的中文译名. 2018年4月9日在苏州召开的《泛素家族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和细胞自噬》专著的编委会上,部分作者讨论了类泛素蛋白的中文命名问题,并在随后的\"泛素家族、自噬与疾病\"(Ubiquitinfamily,autophagy anddiseases)苏州会议上提出了类泛素蛋白中文翻译草案,此草案在参加该会议的国内学者及海外华人学者间取得了高度共识.冷泉港亚洲\"泛素家族、自噬与疾病\"苏州会议是由美国冷泉港实验室主办、两年一度、面向全球的英文会议.该会议在海内外华人学者中具有广泛影响,因此,参会华人学者的意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介绍了10个类别的类泛素蛋白的中文命名,系统总结了它们的结构特点,并比较了参与各种类泛素化修饰的酶和它们的生物学功能.文章由45名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专家合作撰写,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相关学者4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8名和美国知名高校华人教授4名.他们绝大多数是参加编写即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泛素家族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和细胞自噬》的专家

    有机/无机杂化TiO_2纳米粒子掺杂改性复合正渗透膜活性分离层的研究

    No full text
    通过自由基聚合在纳米二氧化钛(TiO2)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HEMA),得到有机/无机杂化的TiO2-PHEMA纳米粒子,作为界面聚合制备复合正渗透(FO)膜的有机相添加剂,对活性分离层进行掺杂改性.考察了TiO2—PHEMA粒子含量对分离层结构与性质以及膜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TiO2-PHEMA添加量为有机相均苯三甲酰氯溶液的质量分数0.1%时,FO膜的表面水接触角下降到47.7°,均方根表面粗糙度增加到99.5nm,表明TiO2-PHEMA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分离层的亲水性以及膜表面粗糙度.在AL—FS(分离层面向原料液)和AL—DS(分离层面向驱动液)两种操作模式下,复合膜的水通量分别从6.8L/(m2·h)和12.2L/(m2·h)增加到23.6L/(m2·h)和39.2L/(m2·h),并保持着较高的NaCl截留率(R〉90%)

    有机/无机杂化TiO_2纳米粒子掺杂改性复合正渗透膜活性分离层的研究

    No full text
    通过自由基聚合在纳米二氧化钛(TiO2)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HEMA),得到有机/无机杂化的TiO2-PHEMA纳米粒子,作为界面聚合制备复合正渗透(FO)膜的有机相添加剂,对活性分离层进行掺杂改性.考察了TiO2—PHEMA粒子含量对分离层结构与性质以及膜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TiO2-PHEMA添加量为有机相均苯三甲酰氯溶液的质量分数0.1%时,FO膜的表面水接触角下降到47.7°,均方根表面粗糙度增加到99.5nm,表明TiO2-PHEMA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分离层的亲水性以及膜表面粗糙度.在AL—FS(分离层面向原料液)和AL—DS(分离层面向驱动液)两种操作模式下,复合膜的水通量分别从6.8L/(m2·h)和12.2L/(m2·h)增加到23.6L/(m2·h)和39.2L/(m2·h),并保持着较高的NaCl截留率(R〉90%)

    一种共聚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

    No full text
    一种共聚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共聚聚酰亚胺采用2,2’-双(3,4-二羧基苯基)六氟丙烷二酐(6FDA)为二酐单体、2,4,6-三甲基-1,3-苯二胺(TMPDA)和2,7-二氨基芴(DAF)为二胺单体共聚反应形成,所得聚酰亚胺可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N-甲基-2-吡咯烷酮(NMP)等溶剂。将该类共聚聚酰亚胺具有较高的气体透过性和选择性。在35℃,0.2MPa下,该系列共聚聚酰亚胺的气体分离性能均接近或突破Robeson上限,可用于多种气体的分离,例如空气中氧气/氮气分离,氢气/氮气分离,在天然气净化过程中使二氧化碳与甲烷分离等

    一种吸收液再生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No full tex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液再生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其包括以下过程:含酸性气体的吸收液送入膜接触器的管程或壳程进行解吸再生,膜接触器壳程或管程采用氮气吹扫。吹扫后的氮气含酸性气体,进入采用酸性气体分离膜的膜分离装置进行酸性气体分离,分离出的氮气再通入膜接触器壳程或管程用于膜接触器中酸性气体的吹扫,使氮气得以循环利用。此外,采用氧氮分离膜的膜分离装置分离出压缩气体中氮气,以补充操作过程中损失的氮气。本发明通过使用膜接触器法再生吸收液,提高了传质面积,降低了吸收液再生温度,并通过吹扫氮气的循环利用,有效降低了吸收液的再生能耗。本发明设备简单,易于操作

    Microstructural and Interfacial Characterization of Ti-V Diffusion Bonding Zones

    No full text
    Ti and V were bonded together and subjected to high-temperature treatment at 1000 or 1100 degrees C for 16 h to study the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interfacial behavior of Ti-V diffusion interfaces. The samples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polishing and analyz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 and nano-indent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i-V diffusion bonding interfaces comprises a martensite Ti zone, a body-center-cubic Ti (beta-Ti) zone, and a V-based alloy zone. They are divided by two composition interfaces with V contents of similar to 13.5% and similar to 46%. The original interface between the pure Ti and the V alloy substrate falls within the beta-Ti zone. The observation of acicular-martensite rather than lath-martensite is due to the distortion caused by the beta-to-alpha phase transformation in the adjacent pure Ti. The recrystallization of beta-Ti is distributed along the interface direction. The hardness varies across the Ti-V interface bonding zones with the maximum value of 7.9 GPa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