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research outputs found

    新疆内陆干旱区不同灌水量对长绒棉光合特性的影响

    No full text
    为探索新疆内陆干旱区不同灌水量对长绒棉新海14号光合特性的影响,利用小区试验,在5种灌水量(W)条件下,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灌水量为7650m3/hm2时,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随着灌水量的降低,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新海14号的光补偿点为50μmol/m2·s;灌水量为2850(m3/hm2)时,其光饱和点为310μmol/(m2·s),灌水量为5475m3/hm2以上时,其光饱和点为1280μmol/(m2·s)。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随灌水量的升高而增加,气孔阻力随灌水量的升高而降低。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水量的降低而提高,呈极显著负相关;棉花产量对灌水量极为敏感。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气孔阻力呈极显著负相关;蒸腾速率与气孔阻力呈显著负相关。新海14号的光合作用最适宜灌水量为6945m3/hm2;灌溉的临界值为5250m3/hm2

    膜下滴灌棉花水肥耦合效应研究初报

    No full text
    对膜下滴灌棉花的水肥耦合效应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在灌水量不足、农业资源未能充分发挥条件下 ,棉花产量与灌水量及耗水量呈线性关系 ;膜下滴灌棉花的水肥耦合效应明显 ,水肥都具有增产效果 ,但过多的水肥投入并不有利于棉花增产。最后对进一步完善膜下滴灌棉花水肥耦合试验提出了建议

    干旱荒漠区土地生产力培植与生态安全保障技术

    No full text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属于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领域。1.主要科学内容:该项目面向国家两部大开发生态综合治理目标,以干旱荒漠区水土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新疆干旱荒漠区新垦土地贫瘠、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绿洲-荒漠过渡带萎缩、绿洲外围荒漠生态系统受损等以及绿洲农业面临的干旱、盐碱、风沙三大环境问题,在新垦绿洲区重点开展了以土壤盐渍化治理与功能改善、土地生产力提升、地表水、地下水联合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绿洲生产力培植与水土生态安全调控技术的研发与试验示范;在绿洲-荒漠过渡带重点开展了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建植微咸水利用技术、绿洲-荒漠过渡带逆境造林技术以及以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的互存、荒漠植被与人工植被的生态融合、绿洲边缘荒漠林与人工防护林体系生态整合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融合技术的研发与试验示范;在绿洲外围荒漠生态脆弱区,重点开展了包括荒漠植被保育恢复、退化生态系统改造恢复等为主要内容的干旱荒漠区退化牛态系统综合治理技术的研发与试验示范;在区域尺度上,提出了集绿洲外围风沙沉降带、绿洲边缘骨干防护林、绿洲内部林网等于一体的干旱荒漠区绿洲防护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模式。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该项成果研发提出干旱荒漠区绿洲土地生产力培植与水土生态安全技术模式7套;研究确立了保障绿洲水土生态安全和维系绿洲-荒漠过渡带环境稳定的生态水位阈值;研发提出绿洲-荒漠过渡带生态融合与荒漠植被恢复与建植技术3套;研发提出荒漠区退化荒漠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4套;构建新垦绿洲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技术1套;制定技术标准4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3项(其中授权5项),软件登记11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4部,提交绿洲发展战略和生态安全问题咨询报告3份;培养博士7人,硕士19人和一批中青年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3.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及应用推广该项成果对干旱荒漠区新垦绿洲土地开发与合理利用和荒漠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治理等重大科学问题的探索以及一系列成果的发表丰富了干旱荒漠区绿洲生态学、荒漠环境学和干旱区地理学研究的科学内涵,促进了学科发展,提高了干旱荒漠区水土资源开发的科学性。干旱荒漠区土地开发保护技术与绿洲土地生产力培植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推广,为干旱荒漠区新垦绿洲的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生产力提升提供了科技示范,3年推广约307万公顷,促进了农牧民致富和生态改善,实现了经济高效与生态安全。同时,也为新疆未来3000万亩荒漠土地的开发提供了相关技术储备。绿洲-荒漠过渡带生态保育技术、绿洲外围荒漠植被恢复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治理技术以及绿洲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技术的研发提出与成功实践,大大提高了绿洲-荒漠过渡带的生态功能,增强了荒漠环境的稳定性,促进了绿洲生态安全,为脆弱区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技术成果在新疆干旱区累计推广2170万公顷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活化沙丘治理技术与试验示范

    No full text
    本项研究着眼于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的宏伟目标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研究和解决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北缘抗旱、固沙植物选育技术、水资源合理利用与植被优化配置、固阻结合的流沙固定技术、绿洲节水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等技术难题。重点解析了荒漠植物响应环境的生理生态机制,揭示了荒漠植物生殖生态学机制以及荒漠植物群落衰退和演替机制,确定了荒漠植物的萌发条件;构建了干旱区防沙治沙植物评价和选育指标体系;研发提出了荒漠植物快速恢复与重建技术、防风固沙植物群落优化配置技术、绿洲节水型防护林体系构建与新垦绿洲农林复合种植模式等,建成活化沙丘固定与绿洲防风固沙试验示范区22000亩,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为西北干..

    准噶尔盆地绿洲边缘天然植被保护与农业开发技术示范研究

    No full text
    筛选出适应新疆干旱荒漠地区大规模种植的主栽物种,提出配套的种植技术模式;引种筛选出适宜当地农林草复合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和间作物种10个,开发出新垦荒地保护性耕作免耕高效种植、林药间作、林农间作和高杆作物生物防风农林复合技术模式;研发集成盐渍化土壤冲洗脱盐与生物改良和新垦荒地盐渍土壤改良与快速培肥技术模式;筛选组装配套干旱荒漠区绿洲节水灌溉技术模式;研发集成配套干旱胁迫荒漠植被保育、严重退化荒漠植被改造、荒漠植被无灌溉恢复、荒漠植被与人工植被融合和次生裸地荒漠植被恢复重建技术模式;提出“三位一体”的干旱区荒漠绿洲防护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模式

    干旱内陆河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研究与集成

    No full text
    本课题从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三个方面,集成了农业高效节水、水肥盐调控、生态保护、监测与管理等关键技术,提出了干旱内陆河灌区农业节水技术集成体系与应用模式。提出了仅需根据水流推进过程确定土壤入渗参数和田面糙率系数的新方法,简化了地面灌溉设计。提出了根据土壤剖面含水率变化估算柽柳生长条件下潜水蒸发的理论方法与数学模型,为解决天然植被实际生态耗水问题提供了简易可行的方法

    绿洲农业高效用水技术集成与示范

    No full text
    简要技术说明: 该成果围绕棉花、葡萄、小麦3大作物,从干旱绿洲区作物高效用水和提高作物水分生产效率的目标出发,研究形成了棉花高效用水技术模式3套、葡萄高效用水技术模式1套、小麦优化灌溉节水及配套栽培技术模式1套、干旱绿洲区农业高效用水管理技术模式1套,开发了15项农业节水关键技术和1套“农业灌溉决策支持系统”,筛选出节水配套抗旱小麦品种2个、抗旱棉花品种1个,制定了农业高效用水技术规程7项,研发了专利产品1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人才培养12名、发表论文45篇。通过对高效灌溉技术、农艺高效用水技术、高效用水管理技术等3方面的关键技术的集成与创新,研究形成了干旱绿洲区特色作物(棉花、葡萄、..

    Ziprasidone versus other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for schizophrenia

    No full text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