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research outputs found

    民办高校全面实行自主招生的可行性探究

    Get PDF
    民办高校实行自主招生,既适应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大趋势,也是民办高校应对生源危机、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的现实需要。其可行性主要有四方面: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的民办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为全面推进自主招生积累了经验;民办高等教育"选择性教育"的特点,为民办高校自主招生提供了理论依据;市场竞争为民办高校全面实行自主招生提供了机制保障;国外私立大学的自主招生模式,为国内民办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提供了参照。全面实行民办高校自主招生,需要协调学校与政府、学校与学生、公平与效率、招生与人才培养的关系。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近代私立大学招生考试研究”(项目编号:12JJD880017)的成果之

    民办本科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跟踪研究——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

    Get PDF
    文章通过对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三位一体\"招生的跟踪研究,发现\"三位一体\"录取的学生高考成绩普遍低于统一高考录取学生,进校后的专业课成绩与统一高考录取学生的专业课成绩没有显著差别,非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各方面表现甚至超过统一高考录取学生,但是外语学习的后劲不足。研究建议:采用\"三位一体\"招生录取模式,应开展招生计划编制、报考条件设置、面试形式与内容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工作。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国际化战略研究院项目“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的关键因素研究”(项目编号:GZYY002)研究成果之

    知情交易概率能够测度信息风险吗?——以并购公告前后的信息效应为例

    Get PDF
    本文利用2004~2008年的86起并购重组事件考察了并购公告前后信息结构的变化。发现在并购公告之前,存在显著的信息泄漏。本文检验了并购公告前后知情交易概率(PIN)的变化,发现并购公告前的PIN低于并购公告后的PIN,从而表明PIN无法准确地反映信息不对称程度,因而PIN并不是衡量信息不对称的很好指标。另外,买卖价差在并购公告之前逐渐上升,并购公告之后逐渐下降,因此,买卖价差能够较好地反映信息结构的变化

    对立定跳远训练方法的研究

    Get PDF
    本文通过对大、中、小学5个年龄段男女近450名学生的13个运动项目成绩和立定跳远成绩进行测试,找出与立定跳远成绩相关性较大运动项目,从而制定较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

    SPATIAL PLANNING: GOVERNMENT AND MARKET

    Get PDF
    王富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本论坛主持人):多年来,我国城乡规划的创新与改革一直在进行当中。"新常态"形势的到来令其由过去的"量变积累"走到了"质变突破"的关口,为此,业界围绕变革已经进行了多角度、多路径的探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空间规

    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的财税政策”的探讨(笔谈)

    Get PDF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中国的热门话题,而上海在城市发展中又肩负着率先转变的重要任务,在这一意义和背景下,2010年4月24日由上海金融学院学院主办、上海金融学院公共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中国城市财政发展报告2009/2010:促进‘两个中心’建设的上海城市财政》首发式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的财税政策’论坛“在我校举行。与会专家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的财税政策的“趋势与目标“、“机遇和挑战“、“实施方略“和“地方实践“等四个专题进行研讨,各抒己见,智慧交锋。现将其真知灼见整理摘要与读者分享,以期待更多学者共同关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的财税政策

    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70年:发展历程、学术成就概览

    Get PDF
    本文概略评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物理海洋学各分支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若干学术成就。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起步于海浪、潮汐、近海环流与水团,以及以风暴潮为主的海洋气象灾害的研究。随着国力的增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涌现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提出了被国际广泛采用的"普遍风浪谱"和"涌浪谱",发展了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提出了"准调和分析方法"和"潮汐潮流永久预报"等潮汐潮流的分析和预报方法;发现并命名了"棉兰老潜流",揭示了东海黑潮的多核结构及其多尺度变异机理等,系统描述了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提出了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南海分支(或称南海贯穿流);不断完善了中国近海陆架环流系统,在南海环流、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黄海冷水团环流、黄海暖流、渤海环流,以及陆架波方面均取得了深刻的认识;从大气桥和海洋桥两个方面对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洋际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发展了浅海水团的研究方法,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水团的分布和消长特征与机制,在大洋和极地水团分布及运动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阐明了南海中尺度涡的宏观特征和生成机制,揭示了中尺度涡的三维结构,定量评估了其全球物质与能量输运能力;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海洋锋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提出了地形、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等锋面动力学机制;构建了"南海内波潜标观测网",实现了对内波生成–演变–消亡全过程机理的系统认识;发展了湍流的剪切不稳定理论,提出了海流"边缘不稳定"的概念,开发了海洋湍流模式,提出了湍流混合参数化的新方法等;在海洋内部混合机制和能量来源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并阐述了混合对海洋深层环流、营养物质输运等过程的影响;研发了全球浪–潮–流耦合模式,推出一系列海洋与气候模式;发展了可同化主要海洋观测数据的海洋数据同化系统和用于ENSO预报的耦合同化系统;建立了达到国际水准的非地转(水槽/水池)和地转(旋转平台)物理模型实验平台;发展了ENSO预报的误差分析方法,建立了海洋和气候系统年代际变化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中深层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步建成了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网;持续开展南北极调查研究;建立了台风、风暴潮、巨浪和海啸的业务化预报系统,为中国气象减灾提供保障;突破了国外的海洋技术封锁,研发了万米水深的深水水听器和海洋光学特性系列测量仪器;建立了溢油、危险化学品漂移扩散等预测模型,为伴随海洋资源开发所带来的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警预报提供科学支撑。文中引用的大量学术成果文献(每位第一作者优选不超过3篇)显示,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培养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这是最宝贵的成果。这支队伍必将成为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攀登新高峰的主力军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