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research outputs found

    A Research on the Attitude of New Consumer Toward Internet Advertising

    Get PDF
    网络现已成为继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和户外广告以外的第四大广告媒体。互联网以其特有的快捷性、海量性和交互性倍受广告主的青睐。新消费者作为一个新兴群体,正逐渐成为中国的消费主流。网络是新消费者的一种生活方式。新消费者对网络广告的态度,影响其网络广告认知、品牌态度和购买决策,直接关系到网络广告的传播效果。本研究着眼于新消费者的网络广告态度,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228名新消费者进行了网络广告态度问卷调查,目的在于分析我国新消费者的网络广告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并试图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对策。研究结果发现,新消费者对于网络广告处于中性偏积极的态度...Nowadays, Internet becomes the 4th biggest advertising media after telecasts,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the outdoor media. In particular, the Internet is famous as fast, broad and alternate, so it is favored by advertisers. New Customer is defined as a new group that it’s becoming the mainstream consumer in China. Internet is a new living style of New Customer. New Customer’s attitude toward Inte...学位:文学硕士院系专业: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_传播学学号:2005130024

    地质样品的Rb同位素分析方法

    No full text
    Rb有2个天然同位素:~(85)Rb、~(87)Rb,其中~(87)Rb为放射性同位素。经典的研究认为同一时期Rb同位素比值为一个定值(~(85)Rb/~(87)Rb=2.593),由于~(87)Rb/~(85)Rb相对质量差并不小(Δm/m≈0.023),在某些地质过程中有可能存在同位素分馏。不过,目前鲜有对Rb同位素组成高精度测定的报道,对此方面的认识还基本是空白。为进一步探讨该问题,我们对前人的分析方法进行改进,在MC-ICP-MS(multi-collector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training for career adaptability improvement among second-year middle-school students

    No full text
    目的检验基于接纳承诺疗法青少年心理灵活性模型(DNA-V)的心理课程训练对中学生心理灵活性和提高生涯适应力的效果,为服务中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案。方法与北京某中学合作招募初二学生110名,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DNA-V面授组(线下组,33名)、DNA-V网络组(线上组,40名)、学校常规心理组(对照组,37名),将DNA-V的干预方案本土化为6个学时的中学DNA-V心理课程。采用青少年回避与融合问卷和生涯适应力量表在干预前、干预后1周、干预后2个月测评被试的心理灵活性、生涯适应力变化。结果采用线性混合模型进行分析,并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后,线下组的心理灵活性和生涯适应力在干预后1周和干预后2个月的水平均高于干预前(心理灵活性t值分别为4.22,3.11;生涯适应力t值分别为3.05,4.16,P值均&lt;0.01),而干预后1周与干预后2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线上组的心理灵活性和生涯适应力在干预前、干预后1周、干预后2个月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心理灵活性和生涯适应力从干预前到干预后1周均有提升(t值分别为4.64,2.47,P值均&lt;0.05),但干预后2个月又降回与干预前接近的水平。结论DNA-V面授心理课程对心理灵活性和生涯适应力的提升作用都具有至少2个月的长时程保持效果。</p

    Empathy in human from a cognitive neuroscience perspective

    No full text
    共情是人类的高级情感能力之一,能够抑制攻击倾向,激发亲社会行为.良好的共情能力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对个体自身的身心健康及社会稳定都具有积极作用.一直以来,行为学测评技术在共情研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研究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随着现代脑成像技术的发展,共情研究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人类共情领域认知神经机制的探索逐步展开.本文通过梳理人类共情的毕生发展规律,论述了共情及其发展的神经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即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察共情毕生发展规律的脑机制;开发高信效度测评工具以完善共情研究体系;搭建大数据跨文化研究平台,实现多学科协同创新发展.此外,基于基础研究结论,本文阐述了共情相关认知神经研究对教育和健康领域的启示.教育方面,基于儿童青少年大脑发展规律,应寻找共情发展的关键期,开展建设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培育的共情能力体系;健康方面,首先,结合共情的脑科学研究发现,预测和识别异常共情发展;其次,可结合机器学习,开发临床共情相关的应用技术与产品;最后,以镜像神经系统为窗口,开展共情相关的类脑研究等.这些探索将在国家教育和健康战略规划以及科技发展等层面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p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