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research outputs found

    A New Method and Device for Fast HBV Genotyping in Point-of-Care Diagnostics

    Get PDF
    介绍一种现场快速型HBV(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方法及装置,包括生物传感器与手持式荧光检测仪。为了提高检测灵敏度与准确性,采用荧光标记法。荧光检; 测仪采用简化方法来快速读取侧向流试纸上各测试线及质控线的信号幅值,基于预先建立的HBV基因分型模式匹配模型,实现快速分型。对48份HBV血清样本; 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荧光检测仪及侧向流试纸的分型检测结果与传统核酸分析方法的分型检测结果一致,分型准确率达100%。与传统方法相比,现场; 快速型基因分型方法及装置可降低HBV分型检测的复杂度,缩短检测时间,降低检测成本,对乙肝个体化用药与个性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无可用摘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化工大学微系统与可穿戴医疗设备及生物传感技术创新研究团队资助项目; 福建省重点科技项

    Analysis on epidemiological charateristics of chlamydia trachomatis infection in Jiangsu Province,2006-2011

    Get PDF
    目的了解江苏省2006-2011年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1年江苏省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2011年,江苏省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病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06年为0.12/10万,2011年为3.15/10万,发病率年均增长速度为92.23%;在报告的5 859例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0.3∶1,各年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男女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岁年龄组,占50.96%;江苏省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苏南和苏中的较发达城市;主要以家庭及待业者和工人为主。结论江苏省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病率快速增长,应加强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防治,以控制其感染的快速流行。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RC2011086);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RC2011087); 江苏省科技项目(Y201029

    类泛素蛋白及其中文命名

    Get PDF
    泛素家族包括泛素及类泛素蛋白,约20种成员蛋白.近年来,泛素家族领域取得了迅猛发展,并已与生物学及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相互交叉.泛素家族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和细胞自噬机制的发现分别于2004和2016年获得诺贝尔奖.但是,类泛素蛋白并没有统一规范的中文译名. 2018年4月9日在苏州召开的《泛素家族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和细胞自噬》专著的编委会上,部分作者讨论了类泛素蛋白的中文命名问题,并在随后的\"泛素家族、自噬与疾病\"(Ubiquitinfamily,autophagy anddiseases)苏州会议上提出了类泛素蛋白中文翻译草案,此草案在参加该会议的国内学者及海外华人学者间取得了高度共识.冷泉港亚洲\"泛素家族、自噬与疾病\"苏州会议是由美国冷泉港实验室主办、两年一度、面向全球的英文会议.该会议在海内外华人学者中具有广泛影响,因此,参会华人学者的意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介绍了10个类别的类泛素蛋白的中文命名,系统总结了它们的结构特点,并比较了参与各种类泛素化修饰的酶和它们的生物学功能.文章由45名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专家合作撰写,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相关学者4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8名和美国知名高校华人教授4名.他们绝大多数是参加编写即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泛素家族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和细胞自噬》的专家

    基于EMMS 的简化双流体模型及其在气固流动模拟中的应用

    No full text
    气固两相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颗粒聚团和气泡等介尺度结构对流动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这类结构的数值模拟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直接数值模拟(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DNS)、离散颗粒模拟(Discrete Particle Model, DPM)和双流体模型(Two-Fluid Model, TFM)。对于工业装置的模拟,DNS和DPM需要的计算量太大,因此主要的模拟方法是TFM。但双流体模型的模拟精度依赖于子模型的准确度,比如衡量固相颗粒之间相互作用的固相应力模型以及气固相间曳力模型等。当前广泛采用的双流体模型通过基于颗粒动理论的(Kinetic Theory of Granular Flow, KTGF)的固相应力模型来考虑固相颗粒之间的作用,该方法需要额外的计算量来迭代求解颗粒温度的输运方程,同时也容易带来计算稳定性的问题。对于相间曳力的计算,目前研究者的一个共识是需要考虑介尺度结构。此外,许多研究发现,对于气固系统的模拟,相间曳力模型比固相应力模型更重要。因此,如果将考虑了介尺度结构的EMMS(Energy-Minimization Multi-Scale)曳力与简化的固相应力模型结合起来,将有望得到计算速度快同时精度也较高的简化双流体模型。如果进一步采用稳定性更好的数值离散方法,将能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稳定性。 在这一思路下,本论文第二章提出了一种简化双流体模型(Simplified Two-Fluid Model,STFM),将固相应力模型作了简化,同时耦合了EMMS曳力。并对该模型中的两相动量方程进行了恒等变形,将两相的体积分率与相速度进行了分离,以避免固相动量守恒方程中的奇点问题。论文第三章首先介绍了OpenFOAM(Open source Field Operation And Manipulation)平台下有限体积方法的基础,然后详细介绍了简化双流体模型在OpenFOAM下的具体实现,并重点阐述了求解固相连续性方程的MULES(Multi-dimensional Universal Limiter with Explicit Solution)算法的原理。第四章用三个不同复杂度的算例对简化双流体模型进行了验证,总体上讲,简化双流体模型耦合EMMS曳力的模拟精度较高,与完整双流体模型(Full Two-Fluid Model,FTFM)耦合EMMS曳力相当,但是STFM的计算速度提高到FTFM的二倍以上。 然而,对于复杂的工业装置,可能同时存在着多种流域。不同流域可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流动特点,很难有一套模型能适用于所有流域。为此,本论文第五章提出了一种多区域简化双流体模型,这种模型能将工业装置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根据不同区域的流动特点选择不同的子模型。对于双流体框架下的模型,主要的两种子模型是摩擦应力模型和曳力模型。本论文首先考察了不同摩擦应力模型在颗粒堆积和密相鼓泡床模拟中的影响,然后考察了不同的曳力模型在不同流域情况下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开发了能针对不同流域选择不同摩擦应力模型和曳力模型的多区域简化双流体模型。 此外,为了提高数值稳定性,本论文实现了一种延迟修正的离散格式,既能保持一阶迎风格式的稳定性,又能达到二阶离散精度。本章最后用此多区域简化双流体模型对一个实验室尺度的全回路循环流化床进行了模拟,并与之前的单区域简化双流体模型模拟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比结果显示多区域简化双流体模型显著提高了模拟的精度。 论文第六章总结了所取得的成果,并对简化双流体模型的应用前景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p

    耦合emms曳力与简化双流体模型的气固流动模拟

    No full text
    提出了一种耦合EMMS曳力的简化双流体模型,该模型忽略固相黏度,用简单的经验关联式来计算固相压力,并且耦合考虑了介尺度结构的EMMS曳力模型来计算气固相间作用力。采用简化双流体模型成功模拟一个三维实验室尺度鼓泡流化床,数值模拟结果与完整双流体模型以及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耦合EMMS曳力的简化双流体模型模拟结果与完整双流体模型耦合EMMS曳力的模拟结果基本相当,并且都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然而简化双流体模型的计算速度是完整双流体模型的两倍以上。这表明曳力模型在气固模拟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固相应力的作用是其次的,耦合EMMS曳力的简化双流体模型在实现工业规模气固反应器快速模拟中具有巨大潜力

    耦合EMMS曳力与简化双流体模型的气固流动模拟

    No full text
    提出了一种耦合EMMS曳力的简化双流体模型,该模型忽略固相黏度,用简单的经验关联式来计算固相压力,并且耦合考虑了介尺度结构的EMMS曳力模型来计算气固相间作用力。采用简化双流体模型成功模拟一个三维实验室尺度鼓泡流化床,数值模拟结果与完整双流体模型以及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耦合EMMS曳力的简化双流体模型模拟结果与完整双流体模型耦合EMMS曳力的模拟结果基本相当,并且都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然而简化双流体模型的计算速度是完整双流体模型的两倍以上。这表明曳力模型在气固模拟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固相应力的作用是其次的,耦合EMMS曳力的简化双流体模型在实现工业规模气固反应器快速模拟中具有巨大潜力

    气固两相流介尺度LBM-DEM模型

    No full text
    LBM-DEM耦合方法通常是指一种颗粒流体系统直接数值模拟算法,即是一种不引入经验曳力模型的计算方法,颗粒尺寸通常比计算网格的长度大一个量级,颗粒的受力通过表面的粘性力与压力积分获得,其优点是能描述每个颗粒周围的详细流场,产生详细的颗粒-流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信息,可以探索颗粒流体界面的流动、传递和反应的详细信息及两相相互作用的本构关系,但其缺点是计算量巨大,无法应用于真实流化床过程模拟。本文针对气固流化床中的流体以及固体颗粒间的多相流体力学行为,建立了一种稠密气固两相流的介尺度LBMDEM模型,即LBM-DEM耦合的离散颗粒模型,实现在颗粒尺度上流化床的快速离散模拟。该耦合模型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描述气相的流动和传递行为,离散单元法(DEM)用于描述颗粒相的运动,并利用能量最小多尺度(EMMS)曳力解决气固耦合不成熟问题,以提高其模拟精度。通过经典快速流态化的模拟,验证了介尺度LBM-DEM耦合模型的有效性。模拟结果表明介尺度LBM-DEM模型是一种探索实验室规模气固系统的有力手段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