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research outputs found

    Ki-67与脑膜瘤分级及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Get PDF
    目的分析Ki-67与脑膜瘤分级及复发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3年5月的172例脑外科脑膜瘤初次手术治疗患者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标本中Ki-67的阳性率,随访患者5年内复发情况,并分析Ki-67与脑膜瘤分级及复发的相关性。结果Ⅰ、Ⅱ、Ⅲ级脑膜瘤患者的Ki-67阳性率分别为(1.70±1.13)%、(4.81±3.63)%和(25.00±8.53)%,Ki-67阳性率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9.474,P <0.05)。随访5年,复发患者32例。复发患者Ki-67阳性率(10.94±12.25)%高于非复发患者(2.30±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58,P <0.05)。结论 Ki-67与脑膜瘤分级及复发有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RESPONSES OF MEMBRANE PROTECTION ENZYME SYSTEM OF TOBACCO LEAVES ON Hg, Cd AND Pb STRESSES IN SOIL

    Get PDF
    采用盆栽实验,就烟草膜保护酶系统对土壤Hg,Cd,Pb胁迫的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Hg,Cd,Pb浓度的增加,POD活性逐渐增加,CAT活性逐渐减小,SOD活性在三种元素共同作用时逐渐下降,在元素单一或两两作用时,SOD活性呈单峰曲线,但总体水平仍较低。土壤Hg,Cd,Pb的这种影响表现出三元素共同作用>两两元素作用>单一元素作用。影响的结果造成活性氧产生与清除之间的不平衡,致使相关生理生化过程紊乱。三种重金属对烟草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表现出明显地协同作用。Pot experiment was used to study the responses of membrane protection enzyme system of tobac- co leaves on Hg, Cd and Pb stresses in soi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D activity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oncetrations of Hg, Cd and Pb. CAT and SOD activity gradually decreased under three heavy metals common existing and SOD variation curve showed unimodal curve under single or two elements existing with increase of concentration of Hg, Cd and Pb. The effects of Hg, Cd and Pb in soil: three elemets together>two elements together>single element only. The effects resulted in an imbalance - activated oxygen produce and scavenge and physiological biochemical process disorder. There was a synergistic action for the effect of Hg, Cd and Pb in soil on membrane protection enzyme system in tobacco leaves.The research wa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Seasonal variations of sulfur in Suaeda salsa under different habitats in the intertidal zone of Yellow River Estuary, China

    Get PDF
    2008年5-11月,对黄河口滨岸潮滩不同生境下翅碱蓬(SuAEdA SAlSA)硫(S)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潮滩翅碱蓬(JP1)和低潮滩翅碱蓬(JP2)各器官生物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总体表现为JP1>JP2;JP1和JP2地上与地下部分比值的变化较为一致,整体表现为JP2>JP1;二者枯落物量呈递增变化;JP1和JP2叶、茎和枯落物中的全硫(TS)含量在生长季波动变化明显,整体呈先增后减变化,而根中的TS含量在生长季呈递减变化,符合指数衰减模型;二者不同器官及枯落物的TS累积量和S累积速率(VS)季节变化明显,JP1地上部分的TS累积量和VS明显高于JP2,且二者地上部分的TS累积量和VS均明显高于地下;JP1和JP2不同部分的S分配比差异明显,其中叶的分配比最高,分别为(38.34±16.19)%和(66.27±12.09)%,说明叶是翅碱蓬重要的S累积器官。结果显示,翅碱蓬的生态学特性和其所处生境的水盐状况对JP1和JP2生物量、TS含量、累积量、累积速率、分配比均具有重要影响。Aims Our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lfur (S) accumulation and allocation by Suaeda salsa in two different habitats of the intertidal zone in the Yellow River Estuary of China.Methods We established two plots (30 m × 30 m) in two different tidal flats and collected different organs of S.salsa every 20 days from May to November 2008 from four or five sites selected at random from the two plots.Important findings The biomass of different organs of S.salsa in middle tidal flat (JP1) and low tidal flat (JP2) showed significant seasonal dynamics, and the values of JP1 tended to be higher than those of JP2.For JP1 and JP2, the ratios of aboveground biomass to belowground biomass changed similarly, but the values of JP2 tended to be larger than those of JP1.The litter biomass of JP1 and JP2 increased exponentially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Although the total sulfur (TS) contents in leaves, stems or litter of JP1 and JP2 fluctuated greatly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they all initially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In comparison, values in roots decreased at all times following an exponential decay model.The TS accumulation amount and rate (VS) of different organs and litter also had seasonal changes, and the values of above-ground organs of JP1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JP2.Moreover, the TS accumulation amount and VS of above-ground par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below-ground parts.The S allocation ratios of different parts of JP1 and JP2 also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Leaves had the highest allocation ratio, and values of JP1 and JP2 were (38.34 ± 16.19)% and (66.27 ± 12.09)%,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leaves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site of S storage.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302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22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R2010DZ001);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Cwel0903)资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与创伤后成长的纵向研究

    Get PDF
    目的探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主要照顾者在其治疗不同时期负性情绪与创伤后成长的纵向变化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主要照顾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境和焦虑症状问卷、创伤后成长量表在术前、术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境和焦虑症状总分术后三个月(50.34±3.46)与术前(57.23±9.06)、术后一周(56.89±9.03)相比有显著差异,术后一个月心境和焦虑症状总分(52.30±9.05)与术后一周(56.89±9.03)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个月创伤后成长总分(62.43±11.03)与术前(56.72±12.75)、术后一周(58.71±14.63)相比有显著差异,术后一个月创伤后成长总分(60.12±14.48)与术后一周(58.71±14.63)相比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性情绪各维度与创伤后成长相关。负性情绪各维度与创伤后成长总分、新的可能性、个人力量、自我转变相关

    藏药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理学研究进展

    Get PDF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藏药镰形棘豆提供参考。方法:以"镰形棘豆""莪达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理学""Oxytropis""Oxytropis falcata""Oxytropis falcata Bunge""Chemical constituents""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 actions""Toxicology"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10年1月-2016年2月在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理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1篇,其中有效文献46篇。目前从镰形棘豆中分离鉴定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甾体及萜类等化合物,其具有抗炎镇痛、抗脓毒症、抗氧化、防紫外线损伤、抗缺血缺氧性损伤、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纤维化、促凝止血、抑菌、止咳祛痰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毒性研究报道并不多见;镰形棘豆除在藏医中常被用来治疗疫疠、麻风、感冒、便血、骨伤、刀伤等之外,现已有一些以镰形棘豆为主要组成的上市药品和医院制剂应用于临床。今后应加强其药理、药效、作用机制和毒理学研究。原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项目(No.14MS085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硫脲及其衍生物在银电极上的共吸附行为

    Get PDF
    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SERS)研究了HClO4介质中硫脲(TU),一甲基硫脲(MTU)和烯丙基硫脲(ATU)在银电极表面的共吸附行为.首次报道了它们的混合物在银电极表面上竞争共吸附随电极电位变化的行为以及在所研究的共吸附体系中作为支持电解质的弱吸附ClO-4离子被诱导物理共吸附的现象.作者联系地址:江西师范大学化学

    美国研究生负责任研究行为(RCR)教育计划及启示

    Get PDF
    介绍了美国负责任研究行为(rCr)教育的发展、教学内容、教育资源及作为美国rCr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生rCr教育计划,并对美国rCr教育给我国研究生的科研诚信教育的启示进行了讨论

    闽南文化研究国际笔谈会论点选载

    Get PDF
    2013年12月21日,由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主办的“2013闽南文化研究国际笔谈会“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来自海峡两岸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闽南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二十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着闽南文化的内涵、外延及特征,闽南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社会功能,闽南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闽南文化的跨文化阐释,闽南文化的世界性及其意义,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闽南文化的生态保护,闽南文化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言简意赅,探幽发微,对当下闽南文化理论研究势必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期节录专家们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也希望由此来带动和促进闽南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升华

    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70年:发展历程、学术成就概览

    Get PDF
    本文概略评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物理海洋学各分支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若干学术成就。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起步于海浪、潮汐、近海环流与水团,以及以风暴潮为主的海洋气象灾害的研究。随着国力的增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涌现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提出了被国际广泛采用的"普遍风浪谱"和"涌浪谱",发展了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提出了"准调和分析方法"和"潮汐潮流永久预报"等潮汐潮流的分析和预报方法;发现并命名了"棉兰老潜流",揭示了东海黑潮的多核结构及其多尺度变异机理等,系统描述了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提出了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南海分支(或称南海贯穿流);不断完善了中国近海陆架环流系统,在南海环流、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黄海冷水团环流、黄海暖流、渤海环流,以及陆架波方面均取得了深刻的认识;从大气桥和海洋桥两个方面对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洋际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发展了浅海水团的研究方法,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水团的分布和消长特征与机制,在大洋和极地水团分布及运动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阐明了南海中尺度涡的宏观特征和生成机制,揭示了中尺度涡的三维结构,定量评估了其全球物质与能量输运能力;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海洋锋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提出了地形、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等锋面动力学机制;构建了"南海内波潜标观测网",实现了对内波生成–演变–消亡全过程机理的系统认识;发展了湍流的剪切不稳定理论,提出了海流"边缘不稳定"的概念,开发了海洋湍流模式,提出了湍流混合参数化的新方法等;在海洋内部混合机制和能量来源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并阐述了混合对海洋深层环流、营养物质输运等过程的影响;研发了全球浪–潮–流耦合模式,推出一系列海洋与气候模式;发展了可同化主要海洋观测数据的海洋数据同化系统和用于ENSO预报的耦合同化系统;建立了达到国际水准的非地转(水槽/水池)和地转(旋转平台)物理模型实验平台;发展了ENSO预报的误差分析方法,建立了海洋和气候系统年代际变化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中深层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步建成了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网;持续开展南北极调查研究;建立了台风、风暴潮、巨浪和海啸的业务化预报系统,为中国气象减灾提供保障;突破了国外的海洋技术封锁,研发了万米水深的深水水听器和海洋光学特性系列测量仪器;建立了溢油、危险化学品漂移扩散等预测模型,为伴随海洋资源开发所带来的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警预报提供科学支撑。文中引用的大量学术成果文献(每位第一作者优选不超过3篇)显示,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培养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这是最宝贵的成果。这支队伍必将成为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攀登新高峰的主力军

    Cd2+对两种壳色菲律宾蛤仔的毒性差异研究

    No full text
    针对我国近海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亟需选择合适的指示生物及生物标志物用于近岸海洋环境的监测。本论文选取不同壳色的菲律宾蛤仔(白蛤和斑马蛤)为研究对象,以镉为暴露污染物分析了急性暴露后两种壳色蛤仔消化腺和鳃组织中的Cd含量及亚细胞分布状况,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了金属硫蛋白基因在两种壳色蛤仔中的表达差异,探讨了Cd2+暴露对菲律宾蛤仔的毒理效应以及两种壳色蛤仔的响应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海洋环境的生物监测及评价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论文主要结果如下: 1. Cd2+对不同壳色菲律宾蛤仔的急性毒性 查明了Cd2+对白蛤24、48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1.025、11.854和1.362 mg/L,对斑马蛤24、48和96 h的LC50分别为36.559、10.597和0.633 mg/L;分析发现,Cd2+在不同时间段对白蛤的LC50均高于斑马蛤,表明斑马蛤对Cd2+更为敏感。根据经验公式96 h LC50&times;f计算获得,菲律宾蛤仔白蛤和斑马蛤对Cd2+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1.36&times;10-2和6.33&times;10-3 mg/L。 2. 菲律宾蛤仔对Cd的富集能力 经200 &micro;g/L Cd2+急性暴露48 h后,菲律宾蛤仔对Cd表现出较强的富集能力:其中,暴露组白蛤消化腺Cd富集量为对照组的10.22倍,鳃组织为对照组的13.78倍;斑马蛤消化腺Cd富集量为对照组的11.75倍,鳃组织为对照组的21.59倍。可见,斑马蛤对Cd的富集能力较白蛤强,且鳃组织中Cd富集量更高。 亚细胞分布结果表明,Cd在菲律宾蛤仔体内亚细胞分布的一般规律为:蛋白质组分&gt;细胞碎屑&gt;细胞器组分&gt;富金属矿体。在对照组中,消化腺各亚细胞组分中的Cd分布在白蛤和斑马蛤之间并无显著差别,但白蛤鳃组织中富金属矿体和细胞碎屑中的Cd比例均显著高于斑马蛤。经暴露后,Cd在白蛤和斑马蛤消化腺和鳃组织中的亚细胞分布情况发生改变。其中,消化腺蛋白质组分中的Cd相对含量无显著变化,而鳃组织蛋白质组分中的Cd比例显著下降;在白蛤鳃组织和斑马蛤消化腺和鳃组织中,Cd在细胞碎屑中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此外,白蛤消化腺细胞器组分中Cd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斑马蛤,而鳃组织的Cd亚细胞分布在白蛤和斑马蛤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3. 菲律宾蛤仔金属硫蛋白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 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菲律宾蛤仔金属硫蛋白(RpMT)的全长cDNA序列。RpMT序列在白蛤和斑马蛤中不存在差异,其cDNA全长为570 bp,开放阅读框为228 bp,编码75个氨基酸,其中包含有21个Cys残基和15个MT所特有的Cys-Xn-Cys结构。编码蛋白预测分子量为7.35 kDa,理论等电点为7.75。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Cd2+暴露后RpMT基因在白蛤和斑马蛤中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急性和亚慢性Cd2+暴露均可导致白蛤和斑马蛤消化腺和鳃组织RpMT基因表达量的显著上调;此外,Cd2+暴露后,白蛤和斑马蛤鳃组织RpMT基因表达量的增加幅度均高于消化腺组织,且以白蛤鳃组织基因表达水平的上调幅度较高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