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research outputs found

    从婚姻悲剧中升华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读丽晴的长篇小说《醒与醉》

    Get PDF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激烈的震荡,中国传统的婚姻制度也受到猛烈的

    “艺术形象”辨

    Get PDF
    “艺术形象”辨林兴宅人们往往把具象艺术的“象”与“艺术形象”的概念混同起来,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具象艺术的所谓“象”是一种视觉图象,它只是构成艺术形象的单元。而“艺术形象”的概念指的应是经过审美转换的“意中之象”,它是艺术作品在欣赏者心中展现的完整..

    多维视野中的金庸小说——《金庸小说与20世纪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小记

    Get PDF
    在正统文人的眼里,武侠小说只是文苑里的野草闲花、供人消遣娱乐的东西,上不了台面,进不了高雅文学的殿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人们的文学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重新反思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用新的眼光打量武侠小说及通俗文学。金庸的小说在香港这一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大都市异峰突起,七十年代未传入中

    文化散文的独特魅力——由曾纪鑫《历史的刀锋》谈开

    Get PDF
    散文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正宗文学体裁之一,但是理论界对散文的研究,其广度和深度远不及诗歌和小说,尤其是对散文的文学性重视

    人类写作奥秘的成功揭示——马正平《写的智慧》序

    Get PDF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某一事物一旦触及人的大脑神经的兴奋点,就会激发出难以抑止的激情和巨大的生命潜能。俗语所谓“见钱眼开”,说的就是金钱对于那些以财富为追求目标的人所产生的生理效应。而对于追求精神价值的人文知识分子

    艺术非意识形态论

    Get PDF
    艺术作品与一般的意识形态作品是两种性质上根本不同的存在。区分这两种不同的存在,是认识艺术本质的关键。那末,艺术作品与意识形态作品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它们的区别在于其载体的性质和意义不同。艺术作品与意识形态作品都具有感性物质形式,但在意识形态作品中,感性物质形式是传达意义的符号,是一种纯粹的手段和工具,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意识形态作品是一种意义和符号的联合体,意义是它的本体,符号是一种工具。因此

    旧文艺学体系的哲学反思

    Get PDF
    三十多年来文艺战线的风云变幻昭示着一种令人困惑迷乱的局面:各种具体的文艺主张不管它们的对立多么尖锐,一概都是从一个共同的理论前提出发,它们都毫无例外引经据典,证明自己的主张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解释.比如,写真实和写本质、干预生活和干预灵魂、题材决定论与反题材决定论、英雄典型论与中间人物论、现实主义主流论与现实主义深化论等等都毫无例外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找到最初的根据.“文艺从属于政治,从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政治标准第一”等这些在今天看来不合适的提法不正是文艺的上层建筑性质的合乎逻辑的推理吗?我们甚至应该承认,那些极左的文艺主张也是从解放以后我们确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顺理成章推导出来的.生活中美丑并生,理论上真理与谬误杂陈,这本来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各种本质迥异的理论主张全部归附于同一个理论前提,这却是意识形态大一统的产物,同时也表明争论各方思维方法惊人的相似.今天,我们必须在哲学方法上认真地、系统地清理一下建国以后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得失

    社会科学要走向社会

    Get PDF

    文学文化学研究的现状与对策

    Get PDF
    文学文化学研究的现状与对策林兴宅,洪申我1985至1986年,中国文艺界曾兴起过一阵“文化热”。事情首先是由一批青年作家的“寻根文学”创作发起的;尔后,文艺界有相当一部分人投入了这场文化大讨论。热潮虽已过去一段时间,影响却至今犹存。讨论的结果,在文学..

    文化转基因:从和而不同说起

    Get PDF
    一、“和“的内涵——中西观念形态的差异林兴宅(以下简称“林“):今天,我们来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当前的文化转换中,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它涉及世界观、人生观、以及方法论等诸多层面。我想,我们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