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research outputs found
2010_2016年国际极地研究综合评价分析
极地在气候系统、全球资源和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随着人类对它的开发,极地研究也日益成为地球与环境科学领域的核心和热点议题。基于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收录的2010 - 2016 年SCI文章,利用文献计量方法,结合国际政策和战略,分析了2010 - 2016 年极地研究的发展格局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 ( 1) 近年来国际极地研究论文年发文量总体呈持续增长态势,年均增幅为3. 6%。( 2)发达国家及高纬度国家是极地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美国占据绝对优势。( 3) 在SCI 发表的国际极地研究论文来源期刊共计915 种,来自57 个国家,美国期刊占1 /3。( 4) 结合欧盟极地研究优先领域和文献计量方法得出,极地研究未来新的发展方向侧重于人文及社会因素,重点提倡人类对极地的影响以及新技术应用。建议我国科研人员密切关注国际极地研究的发展态势和进展,鼓励海洋学、气象学、地质学、环境生态学、生物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领域专家有计划地开展极地研究,为我国赢取极地研究国际发言权和参与度。</p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配置与监管
背景材料:1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创新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配置方式。对用于实施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目的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坚持公平配置原则,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提高配置效率,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
流动反应器催化反应转化率与温度及空速的关系式
通过实验考察了四个不同催化反应的温度 T 及空速 H_v 对流动反应器催化转化率 x 的影响:(1)柴油所含芳烃的加氢饱和;(2)甲醇分解制氢;(3)渣油加氢脱硫;(4)一氧化碳水煤气变换反应,研究了流动反应器中催化反应转化率 x 与反应温度 T 及空速 H_v 的关系。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提出一个新的反应转化率 x 表达式,其中α为反映空速 H_v 对转化率 x 影响的参数,k′_i(i=1,2,3)为与温度有关的系数。以此关系式对实验数据的拟合结果令人满意,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0%
中国海及邻近区域碳库与通量综合分析
中国海总面积约470万平方公里,纵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北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其中,南海北依\"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南邻\"全球气候引擎\"西太平洋暖池,东海拥有全球最宽的陆架之一,跨陆架物质运输显著,黄海是冷暖流交汇区域,渤海则是受人类活动高度影响的内湾浅海.中国海内有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河输入,外邻全球两大西边界流之一的黑潮.这些鲜明的特色赋予了中国海碳储库和通量研究的典型代表意义.文章从不同海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不同界面(陆-海、海-气、水柱-沉积物、边缘海-大洋等),以及不同生态系统(红树林、盐沼湿地、海草床、海藻养殖、珊瑚礁、水柱生态系统等)多层面对海洋碳库与通量进行了较系统地综合分析,初步估算了各个碳库的储量与不同碳库间的通量.就海气通量而言,渤海向大气中释放CO2约0.22Tg Ca-1,黄海吸收CO2约1.15Tg Ca-1,东海吸收CO2约6.92~23.30Tg Ca-1,南海释放CO2约13.86~33.60Tg Ca-1.如果仅考虑海-气界面的CO2交换,中国海总体上是大气CO2的\"源\",净释放量约6.01~9.33Tg Ca-1.这主要是由于河流输入以及邻近大洋输入所致.河流输入渤黄海、东海、南海的溶解无机碳(DIC)分别为5.04、14.60和40.14Tg Ca-1,而邻近大洋输入DIC更是高达144.81Tg Ca-1,远超中国海向大气释放的碳量.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沉积有机碳通量分别为2.00、3.60、7.40、7.49Tg Ca-1.东海和南海向邻近大洋输送有机碳通量分别为15.25~36.70和43.39Tg Ca-1.就生态系统而言,中国沿海红树林、盐沼湿地、海草床有机碳埋藏通量为0.36Tg Ca-1,海草床溶解有机碳(DOC)输出通量为0.59Tg Ca-1;中国近海海藻养殖移出碳通量0.68Tg Ca-1,沉积和DOC释放通量分别为0.14和0.82Tg Ca-1.总计,中国海有机碳年输出通量为81.72~103.17Tg Ca-1.中国海的有机碳输出以DOC形式为主,东海向邻近大洋输出的DOC通量约15.00~35.00Tg Ca-1,南海输出约31.39Tg Ca-1.综上,尽管从海-气通量看中国海是大气CO2的\"源\",但考虑了河流、大洋输入、沉积输出以及微型生物碳泵(DOC转化输出)作用后,中国海是重要的储碳区.需要指出的是,文章数据是基于中国海各海区碳循环研究报道,鉴于不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所得数据难免有一定的误差范围,亟待将来统一方法标准下的更多深入研究和分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A0601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1751207、91428308、41722603、41606153、41422603);;中央高校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720170107);;中海油项目(编号:CNOOC-KJ125FZDXM00TJ001-2014、CNOOCKJ125FZDXM00ZJ001-2014)资
纪念五四宪法颁布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纪要
今年 9月是五四宪法颁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五四宪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奠定了基础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以学术表达纪念、以纪念促进学术”的目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于 2 0 0 4年 9月 5日举办了“纪念五四宪法颁布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 70余位代表莅临会议 ,研讨了诸多热点和前沿问题
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70年:发展历程、学术成就概览
本文概略评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物理海洋学各分支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若干学术成就。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起步于海浪、潮汐、近海环流与水团,以及以风暴潮为主的海洋气象灾害的研究。随着国力的增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涌现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提出了被国际广泛采用的"普遍风浪谱"和"涌浪谱",发展了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提出了"准调和分析方法"和"潮汐潮流永久预报"等潮汐潮流的分析和预报方法;发现并命名了"棉兰老潜流",揭示了东海黑潮的多核结构及其多尺度变异机理等,系统描述了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提出了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南海分支(或称南海贯穿流);不断完善了中国近海陆架环流系统,在南海环流、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黄海冷水团环流、黄海暖流、渤海环流,以及陆架波方面均取得了深刻的认识;从大气桥和海洋桥两个方面对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洋际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发展了浅海水团的研究方法,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水团的分布和消长特征与机制,在大洋和极地水团分布及运动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阐明了南海中尺度涡的宏观特征和生成机制,揭示了中尺度涡的三维结构,定量评估了其全球物质与能量输运能力;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海洋锋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提出了地形、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等锋面动力学机制;构建了"南海内波潜标观测网",实现了对内波生成–演变–消亡全过程机理的系统认识;发展了湍流的剪切不稳定理论,提出了海流"边缘不稳定"的概念,开发了海洋湍流模式,提出了湍流混合参数化的新方法等;在海洋内部混合机制和能量来源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并阐述了混合对海洋深层环流、营养物质输运等过程的影响;研发了全球浪–潮–流耦合模式,推出一系列海洋与气候模式;发展了可同化主要海洋观测数据的海洋数据同化系统和用于ENSO预报的耦合同化系统;建立了达到国际水准的非地转(水槽/水池)和地转(旋转平台)物理模型实验平台;发展了ENSO预报的误差分析方法,建立了海洋和气候系统年代际变化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中深层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步建成了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网;持续开展南北极调查研究;建立了台风、风暴潮、巨浪和海啸的业务化预报系统,为中国气象减灾提供保障;突破了国外的海洋技术封锁,研发了万米水深的深水水听器和海洋光学特性系列测量仪器;建立了溢油、危险化学品漂移扩散等预测模型,为伴随海洋资源开发所带来的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警预报提供科学支撑。文中引用的大量学术成果文献(每位第一作者优选不超过3篇)显示,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培养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这是最宝贵的成果。这支队伍必将成为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攀登新高峰的主力军
无界复伸张的平面调和映照
本文介绍了做为单位圆盘上具有解析伸张的偏微分方程之解的单叶调和 映照的研究进程及其在边界性质方面的新成果.在这些基础上,我们考虑较为一般的 区域,即单位圆盘U移去其内的一紧致ABD可去集所得的区域上的 具有无界复解析伸张的偏微分方程的解,推广了有关边界性质方面的成果.主要结论是 〖HT4”H〗定理1〓〖HT4”F〗设δ是单位圆盘U内的一紧致ABD 可去集,而w=a(z)是U\δ上具有有限球面Dirichlet积分的半纯函数, 使得像域a(U\δ)关于延拓的复平面的余集具有正测度.设方程 f〖AKz-〗〖TX-〗=afz的解f∈〖WTHD〗F ...学位:理学硕士院系专业:数学系_基础数学学号:19972300
Quasi-Topology and Weightable Sets for ComplexGeneralized Weights
本文讨论了 Hausdorff空间中 Borel集、细 Borel集和拟开集之间的关系 ;引入复广义可权集的概念并讨论其性质 .In this paper we disc u ss the relations of the Borel sets, fine Borel sets and quasi-open sets, and the notion of weightable sets for complex generalized weights is introduced
Planar HarmonicM app ingsw ith Non2Bounded D ilatation
摘要: 设D是单位圆盘U 内的一紧致ABD2可去集, 而w = a (z ) 是U øD上具有有限球面D irich let 积
分的半纯函数, 使得像域a (U øD) 关于延拓的复平面的余集具有正测度, 且存在一正数G∈ (0, 1) , 使
得当G< ûz û < 1 时ûa (z ) û ≠ 1. 将使得方程f z = af z 几乎处处成立的Sobo lev 空间W 1, 2
loc (U øD) 中的
连续函数称为该方程的解, 其全体记为¦ . 设f ∈ ¦ 是将多孔单位圆盘U øD映上区域8 的满映照, 而
C是8 的边界上的凸C1 单叶弧段. 证明了, 若对任意F∈ C, 8 内任意趋于F的点列Fn→ F皆有
ûa[ f - 1 (F
n ) ]û → 1, 则C必是一直线段. 另外, 对于f ∈ ¦ 是将U 映上有界凸区域8 的p 2叶满映照的
情形, 本文还给出8 是一多边形的一些充分条件.
Abstract: L et D be a compact ABD2removable set in the unit disc U on the comp lex z2p lane,
and w = a (z ) a meromoph ic function on U øDw ith a finite ellip ticD irich let integral. Suppose that
the comp lement of the image a ( U ø D) , w ith respect to the extended comp lex w 2p lane, has
positive measure, and there is a positive number G∈ (0, 1) such that ûa (z ) û ≠1 if G< û z û < 1.
Then f is a solution of the equation f z
g= af z if f is a continuous function in the Sobolev space
W 1, 2
loc (U ø D) and satisfies the equation atmost everyw here. Denote by ¦ all the solutions of the
equiation. It is p roved that for a mapp ing f ∈¦ of U øDonto a domain 8 , for a C1 arc Cin the
boundary of 8 w h ich is convex w ith respect to 8 , Cmust be a line segment if ûa (z n) û→1 for any
point F∈Cand any sequence F
n →Fin 8 w ith F
n = f (z n). Furthermore, for the case that a p 2
valent solution f ∈¦ is a mapp ing of U ø D onto a bounded convex domain 8 , some sufficient
conditions that the boundary of f (U øD) is a convex polygon line w ith all vertices lie on 58 are
give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871068
西藏自治区土壤风力侵蚀与沙地变化研究
根据遥感调查的土壤风力侵蚀数据和用主成份分析法得出的土壤风力侵蚀动力指数,对西藏自治区土壤风蚀进行宏观分析。根据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中近10年来遥感调查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数据,对西藏沙地变化进行空间分析,发现沙地总体上没有明显扩展,处于缩小的过程。沙地主要变化为人工林地,表明了人为因素对沙地的减少做出重要贡献。将地貌数据与沙地的空间分布数据进行叠加,发现西藏的沙地主要分为3种类型:湖积平原型、洪积平原型和河流谷地型。每种类型有着较为独特的沙地成因、分布格局和变化方式,成为西藏风力侵蚀的特点。70年代以来的沙漠化气候因子值偏小,表明了气候因素所导致的土地沙化趋势在减弱。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Y-02);中国科学院学生创新基金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