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research outputs found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tax reforms in a small open economy

    Get PDF
    文章在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下考察了事先存在税收"扭曲"的"次优环境"中,环境税改革对小型开放经济的效应,并利用重庆市的宏观经济数据对模型结论进行模拟。结果发现:环境税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但同时也加重了原本的经济扭曲,环境与经济效率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从而表明"双重红利"假说不成立;"次优环境"下的最优环境税低于"最优环境"下的最优环境税率(庇古税率);对重庆市宏观经济数据的模拟却表明环境税对家庭和企业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By virtue of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the paper evaluates the effect on environment tax on small open economy in the " sub-optimum environment" where " distortion" pre-exists, and utilizes the macro economic data of Chongqing Municipality to perform simulation on the model conclusions. As demonstrated by the model analysis results, environmental taxes are favorable to improve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meanwhile the original economic distortion is aggravated. Actually, a kind of substitution relation exists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therefore,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 double dividend " hyphothesis fails, and the optimum environmental tax under sub-optimum environment is lower than Pigou tax rate. The simulation of the macro economic data of Chongqing municipality demonstrates that environment tax has distinctive influence differences on families and enterprises.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设计与战略选择”(12&ZD10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不同市场结构下我国环境税效应研究”(13BJY149);;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环境税‘双重红利’效应研究”(2013PYYJ1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中国环境税改革路径研究—基于OECD国家经验”(SWU1409126);“环境税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机制研究”(SWU1509307

    暴露测年样品中26Al和10Be分离及其加速器质谱测定

    Get PDF
    在已有实验流程基础上,建立并优化了石英样品中Be和Al提取、纯化等实验流程,设计的流程条件实验包括实验试剂、器皿和离子交换柱选择、离子交换树脂分离Be和Al时酸浓度选择等。结果表明,选择钢铁研究总院研制的~9Be标准溶液作为~(10)Be样品制备的载体;使用一次性实验器皿;选用4 cm规格的离子交换柱;用0.05 mol/L草酸和0.75 mol/L盐酸混合溶液洗脱吸附于阴离子树脂上的Al,可有效提取、纯化样品中的Be和Al。加速器质谱(AMS)测量结果显示,13组化学空白的~(10)Be/~9Be和~(26)Al/~(27)Al比值平均值分别为7.48×10~(-15)和1.96×10~(-15),与国内已有宇宙成因核素实验室的结果(5×10~(-15)~8×10~(-15))具有可比性。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的测量结果表明,Be、Al回收率分别达90%和60%。基于新建立的实验流程分析了祁连山北侧金佛寺的一个岩石样品,获得了~(10)Be和~(26)Al的暴露年代分别为(10.7±1.0)ka和(10.0±1.2)ka,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

    一种基于微电极的珊瑚共生体光补偿点测定方法探讨

    Get PDF
    珊瑚虫与虫黄藻互利共生形成共生体,虫黄藻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重要的能量来源。珊瑚共生体的光补偿点可以较好地指示珊瑚的光适应性,是重要光合特性指标,但其测定方法鲜有报道。利用溶氧微电极结合光强可调节光源,以鹿角杯形珊瑚为实验材料,依据扩散平衡理论,建立了一种造礁石珊瑚的光补偿点的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珊瑚的扩散边界层溶氧浓度会快速响应光强变化。珊瑚扩散边界层溶氧浓度与光合有效辐射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光强由高降低过程测得的相关系数更高。实验测得鹿角杯形珊瑚的光补偿点较低,为1.52μE/m~2/s,与喜阴植物的光补偿点相当。相对较低的光补偿点利于珊瑚栖居于水深范围更广的区域,有助于扩展珊瑚的生态位。溶氧微电极相关技术和方法在珊瑚光合作用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XDA13020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76163; 41406191; 41276113; 4127611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0506301,2018YFC1406500)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01806010017

    1978~2008年中国湿地类型变化

    Get PDF
    分别基于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 MSS/TM/ETM+)和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B)影像数据,以人工目视解译为主,完成了中国1978~2008年4期(基准年分别为1978,1990,2000和2008年)湿地遥感制图,并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外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湿地现状及近30年来湿地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ⅰ)截止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约为324097km2,其中以内陆沼泽(35%)和湖泊湿地(26%)为主.(ⅱ)1978~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减少了约33%,而人工湿地增加了约122%.过去30年里湿地减少的速度大幅降低,由最初5523km2/a(1978~1990年)降为831km2/a(2000~2008年).(ⅲ)减少的自然湿地(包括滨海湿地和内陆湿地),其类型变化由湿地向非湿地转化的比例逐渐降低.初期(1978~1990年)几乎全部(98%)转换为非湿地;在1990~2000年间减少的自然湿地约有86%转化为非湿地,而在2000~2008年,这一比例下降为77%.(ⅳ)气候变化和农业活动是中国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湿地变化在中国分为三大不同特征区域,即西部三省/自治区(西藏、新疆和青海)、北部两省/自治区(黑龙江和内蒙古)和其他省市区.其中西部区域尤其是青藏高原,湿地变化的驱动因子以气候增温为主;新疆湿地由于气候增温和农业活动共同作用造成变化不大.北部省/自治区的湿地变化则主要由农业活动引起;而其他省市区的湿地变化几乎完全受控于人类的农业经济活动

    疫苗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No full text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疫苗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 ,系统介绍了目前可用作各类疫苗 (尤其是基因工程疫苗 )分离纯化的方法。沉淀和离心等传统分离技术在各类疫苗的分离纯化中应用广泛 ,层析技术和其它分离技术的结合已成为疫苗分离纯化的主流 ,新型膜技术和亲和层析在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分离纯化中的作用引人注目

    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的运动学与工作空间分析

    No full text
    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的运动学理论模型和工作空间是其机械结构优化和精度分析的基础。首先利用D-H法建立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运动学理论模型,并在SolidWorks二次开发的基础上进行了运动学三维仿真以验证所建理论模型是否正确。然后,采用蒙特卡洛法对其工作空间分析仿真,得到了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的工作空间点云图。最后,利用层切法和边界扩展更精确地计算出该工作空间的体积,为结构优化提供支持。仿真结果表明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测量空间分布均匀,无空腔,满足实际测量要求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