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research outputs found

    生物技术在垃圾渗沥液处理中的应用

    Get PDF
    综述了土壤生物处理、生物反应装置处理、微生物强化、膜生物反应器和高效脱氮等生物技术在垃圾渗沥液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重点

    类泛素蛋白及其中文命名

    Get PDF
    泛素家族包括泛素及类泛素蛋白,约20种成员蛋白.近年来,泛素家族领域取得了迅猛发展,并已与生物学及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相互交叉.泛素家族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和细胞自噬机制的发现分别于2004和2016年获得诺贝尔奖.但是,类泛素蛋白并没有统一规范的中文译名. 2018年4月9日在苏州召开的《泛素家族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和细胞自噬》专著的编委会上,部分作者讨论了类泛素蛋白的中文命名问题,并在随后的\"泛素家族、自噬与疾病\"(Ubiquitinfamily,autophagy anddiseases)苏州会议上提出了类泛素蛋白中文翻译草案,此草案在参加该会议的国内学者及海外华人学者间取得了高度共识.冷泉港亚洲\"泛素家族、自噬与疾病\"苏州会议是由美国冷泉港实验室主办、两年一度、面向全球的英文会议.该会议在海内外华人学者中具有广泛影响,因此,参会华人学者的意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介绍了10个类别的类泛素蛋白的中文命名,系统总结了它们的结构特点,并比较了参与各种类泛素化修饰的酶和它们的生物学功能.文章由45名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专家合作撰写,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相关学者4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8名和美国知名高校华人教授4名.他们绝大多数是参加编写即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泛素家族介导的蛋白质降解和细胞自噬》的专家

    Transfer Ionization Mechanism in Low-Intermediate Energy He2+on He Collision

    No full text
    反应显微成像谱仪能够对离子-原子碰撞反应中的末态产物进行运动学完全测量。 本论文基于反应显微成像谱仪对 70-400keV He2+ -He碰撞中转移电离机制进行了实验研 究。 通过对不同出射角度电子的能谱研究表明, ECC电子和速度分布在 0和入射炮弹速 度之间的“分子化”特征电子是出射电子能谱的主要贡献,前者是动力学两步过程的作 用,后者可由“准分子”激发模型给予定性解释, “鞍点电子”仅是后者的一部分。通 过对不同平面内出射电子的速度分布研究发现出射电子主要集中在散射平面内,而且其 速度分布介于0与炮弹速度之间且前向出射,同时在炮弹与靶核核间轴处有一极小值; 在入射离子能量较低时,出射电子空间分布较为对称,随着入射离子能量的增加,出射 电子逐渐靠近炮弹或靶核;与此同时,由于σ态电子与π态电子相互干涉,出射电子在散射 平面内的分布还与碰撞参数相关,在大碰撞参数下,σ态电子的作用更加明显,而 在小碰撞参数下π态电子的作用更加显著。实验结果表明准分子激发和动力学两步过程 是中低能He2+-He转移电离过程的两种主要机制

    Transfer Ionization Mechanism in low-intermediate Energy He2+ +He on Helium Collision

    No full text
    反应显微成像谱仪能够对离子-原子碰撞反应中的末态产物进行运动学完 全测量。本论文基于反应显微成像谱仪对70-400keV He 2+ -He 碰撞中转移电离机 制进行了实验研究。 通过对不同出射角度电子的能谱研究表明, ECC电子和速度分布在0和入射 炮弹速度之间的“分子化”特征电子是出射电子能谱的主要贡献,前者是动力学 两步过程的作用,后者可由“准分子”激发模型给予定性解释,“鞍点电子”仅 是后者的一部分。通过对不同平面内出射电子的速度分布研究发现出射电子主要 集中在散射平面内,而且其速度分布介于0与炮弹速度之间且前向出射,同时在 炮弹与靶核核间轴处有一极小值;在入射离子能量较低时,出射电子空间分布较 为对称,随着入射离子能量的增加,出射电子逐渐靠近炮弹或靶核;与此同时, 由于 态电子与 态电子相互干涉,出射电子在散射平面内的分布还与碰撞参数 相关,在大碰撞参数下, 态电子的作用更加明显,而在小碰撞参数下 态电子 的作用更加显著。实验结果表明准分子激发和动力学两步过程是中低能He2+ -He 转移电离过程的两种主要机制

    电子成像均匀约束磁场的产生及测试分析

    No full text
    为增加离子与原子碰撞成像系统中探测电子的立体角,设计了一约束电子的复合型亥姆霍兹线圈装置.对复合型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分布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并对制作的复合型亥姆赫兹线圈产生的磁场进行了实验测量,得出磁场的均匀性好于±0.6%

    近物所量子多体动力学实验研究反应谱仪

    No full text
    介绍利用反应显微成像谱仪实验研究高电荷态离子与原子分子碰撞动力学的技术 ,讨论了实验测量反应末态全部离子和电子动量矢量 ,得到反应末态动量空间的全部信息 ,从而反演碰撞反应动力学过程的路线。描述了在近物所开展量子多体动力学实验研究的计划

    离子与原子碰撞多体动力学过程成像研究

    No full text
    分析了反冲离子动量谱仪的成像原理,较详细地讨论了成像探测器技术、反冲离子和电子飞行时间谱仪、超声气体装置和均匀约束磁场等技术的要求和特点,介绍了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ECR离子源原子物理束流线上建造的反冲离子动量成像谱仪.给出了在该谱仪上首次实验测量的部分结果,得到了30keVHe2+离子与He原子碰撞反应中单电子俘获的末态分布截面,发现在本实验能区,单电子俘获到第一激发态是主要反应道;测量到的角微分截面结果表明,基态电子俘获发生在大碰撞参数,激发态单电子俘获主要发生在小碰撞参数的情况下;这些结果是由亚飞秒碰撞过程成像技术取得的.最后讨论了反应成像谱仪在其他领域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低能He~(2+)-He碰撞体系转移电离机理的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ransfer ionization mechanism in slow He~(2+)-He collisions

    No full text
    利用冷靶反冲离子动量谱仪,对低能He2+-He碰撞反应中产生的反冲靶离子和炮弹离子进行了符合测量,根据反冲靶离子的动量,研究了转移电离过程中的电荷转移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20—40keV能量范围内,靶原子上的一个电子俘获到炮弹离子的基态,另一个电子直接发射到靶的连续态的直接电离及另一个电子俘获到炮弹离子的连续态的过程(ECC)是最主要的转移电离机理,且ECC过程主要发生在大碰撞参数条件下;炮弹离子俘获两个电子处在双激发态的自电离过程的贡献很小

    不同能量重离子对庆大霉素生产菌绛红小单孢菌诱变的研究

    No full text
    采用重离子辐照技术,对庆大霉素产生菌绛红小单孢菌进行了诱变处理,本文报告诱变处理后筛选的部分结果。1材料和方法1.1菌种庆大霉素生产菌绛红小单孢菌,由兰州制药厂提供。生物检定菌为短小芽孢杆菌63202。1.2培养基斜面培养基:可溶性淀粉1%;CaCO..

    7MeV/uO~(6+)离子对庆大霉素生产菌诱变的初步研究

    No full text
    测定和分析了具能重离子(7MeV/uO6+)注入庆大霉素生产菌绛红色小单孢菌的生物诱变作用,观察了重离子对菌株的诱发突变及分离过程中菌株的形态变化。通过选育使效价提高了30%,正突变率高达27.5%。The mutation induction effects of deep red micromonospora (one ofQDMS reproductive Actinomyces) implanted by energetic ions (7 MeV/u O6+) weredetermined and analysed in the paper. Mutation of strains induced by heavy ions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strains in separate process were observed. Efficientvalue increased by 30% and positive mutation rate was as high as 27.5% by wayof breeding.国家自然科学基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