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research outputs found

    催化裂解法制备碳纳米管中试反应器优化研究

    Get PDF
    对催化裂解法(CVD)间歇制备多壁碳纳米管(CNTs)的中试流化床反应器的结构进行优化研究,以期简化结构、改变出料方式、实现半连续化操作。实验结果表明:床层内置加热器开启,CNTs产量下降15%,床层阻力增加67%;预热层高度为零,反应4h,产率最高为9.2g/g;催化剂量为100g,最佳匣钵高度是35cm;将间歇操作调整为半连续操作,生产周期将从24.0h降为8.5h

    发状念珠藻对盐胁迫的响应

    No full text
    探讨了发状念珠藻 (NostocflagelliformeBorn etFlah )对盐胁迫的耐受适应机制 ,采用含不同浓度NaCl(0、0 1、0 2、0 4、0 6、0 8、1 0mol/L)的BG110 培养液处理具有正常生理活性的丝状体 ,2 5± 0 5℃ ,4 0 μmol/m2 /s下照光培养12h ,测定藻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活性以及体内一些物质的含量 ,结果表明 :随培养液中NaCl浓度的升高藻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PSⅡ活性 (Fv/Fm)降低 ;质膜透性不断增大 ,丙二醛含

    新型血液代用品研究

    No full text
    <正> 研制以血红蛋白为基础的血液代用品可以缓解血源紧缺及污染等潜在问题,典型的化学交联血红蛋白如分子内交联血红蛋白、聚合血红蛋白、聚乙二醇等惰性大分子偶合血红蛋白等已经取得较大的研究进展,但同时面临着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挑战。本文研究了新型化学交联方式,即牛血红蛋白与人血清白蛋白偶联(Hb-HSA)的方法制备

    辛二酸二琥珀酰亚胺酯交联血红蛋白制备红细胞代用品

    No full text
    探索了用辛二酸二琥珀酰亚胺酯(DSS)作为分子内交联剂交联血红蛋白的亚基, 以制备新型红细胞代用品. 采用多角度激光散射检测器(MALLS)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连接进行检测, 辅之以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反应产物组成. 实验在局部百级的洁净室内进行, 低温4℃下反应1 h, 交联产物中83.8%为重均分子量(Mw)66.8 kD的分子内交联血红蛋白, 16.2%是Mw为146.6和306.4 kD的低聚血红蛋白. 通过流动相中添加1 mol/L MgCl2的凝胶过滤色谱验证, 交联后的血红蛋白在生理环境下不会解聚. 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RP- HPLC-MS)初步确定, 交联为非定点反应, 主要在a-a亚基间进行. 交联反应增强了血红蛋白亚基的疏水性, 影响了血红蛋白的载氧活性, P50和Hill系数由交联前的21.8和2.22 mmHg分别降至14.3和1.41 mmHg, 仍具有一定的载氧能力. 等电聚焦(IEF)电泳表明, 制备的DSS交联血红蛋白的等电点降至4.6 ~ 5.2之间, 接近于不透过血管壁的血清白蛋白. 产品经小鼠异常毒性试验证实具有一定的生物安全性, 大鼠的换血试验表明DSS交联血红蛋白并未引起血压升高, 也未见其他明显的副作用. 还对DSS交联血红蛋白与文献已有的双阿司匹林交联血红蛋白的产物特性进行了比较

    辛二酸二琥珀酰亚胺酯交联血红蛋白制备红细胞代用品

    No full text
    探索了用辛二酸二琥珀酰亚胺酯(DSS)作为分子内交联剂交联血红蛋白的亚基, 以制备新型红细胞代用品. 采用多角度激光散射检测器(MALLS)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连接进行检测, 辅之以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反应产物组成. 实验在局部百级的洁净室内进行, 低温4℃下反应1 h, 交联产物中83.8%为重均分子量(Mw)66.8 kD的分子内交联血红蛋白, 16.2%是Mw为146.6和306.4 kD的低聚血红蛋白. 通过流动相中添加1 mol/L MgCl2的凝胶过滤色谱验证, 交联后的血红蛋白在生理环境下不会解聚. 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RP- HPLC-MS)初步确定, 交联为非定点反应, 主要在a-a亚基间进行. 交联反应增强了血红蛋白亚基的疏水性, 影响了血红蛋白的载氧活性, P50和Hill系数由交联前的21.8和2.22 mmHg分别降至14.3和1.41 mmHg, 仍具有一定的载氧能力. 等电聚焦(IEF)电泳表明, 制备的DSS交联血红蛋白的等电点降至4.6 ~ 5.2之间, 接近于不透过血管壁的血清白蛋白. 产品经小鼠异常毒性试验证实具有一定的生物安全性, 大鼠的换血试验表明DSS交联血红蛋白并未引起血压升高, 也未见其他明显的副作用. 还对DSS交联血红蛋白与文献已有的双阿司匹林交联血红蛋白的产物特性进行了比较

    激波风洞进气道自起动实验方法

    No full text
    以拓宽激波风洞在高超声速飞行器地面实验为目的,发展了一种适用于激波风洞的进气道自起动实验方法,并在激波风洞和常规风洞中完成一系列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风洞实验中,轴对称进气道自起动内收缩比极限完全相同且与Kantrowitz极限相近。对于二元进气道模型,常规风洞自起动极限约为1.8,相比于激波风洞得到的自起动极限为1.91偏小,分析发现进气道出口高压的下降速度是影响进气道自起动的因素。结合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破膜非定常效应对进气道自起动能力的促进作用的机理及影响程度。最终证实了该实验方法能够有效的在激波风洞中进行进气道自起动实验

    辛二酸二琥珀酰亚胺酯交联血红蛋白制备红细胞代用品

    No full text
    探索了用辛二酸二琥珀酰亚胺酯(DSS)作为分子内交联剂交联血红蛋白的亚基, 以制备新型红细胞代用品. 采用多角度激光散射检测器(MALLS)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连接进行检测, 辅之以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反应产物组成. 实验在局部百级的洁净室内进行, 低温4℃下反应1 h, 交联产物中83.8%为重均分子量(Mw)66.8 kD的分子内交联血红蛋白, 16.2%是Mw为146.6和306.4 kD的低聚血红蛋白. 通过流动相中添加1 mol/L MgCl2的凝胶过滤色谱验证, 交联后的血红蛋白在生理环境下不会解聚. 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RP- HPLC-MS)初步确定, 交联为非定点反应, 主要在a-a亚基间进行. 交联反应增强了血红蛋白亚基的疏水性, 影响了血红蛋白的载氧活性, P50和Hill系数由交联前的21.8和2.22 mmHg分别降至14.3和1.41 mmHg, 仍具有一定的载氧能力. 等电聚焦(IEF)电泳表明, 制备的DSS交联血红蛋白的等电点降至4.6 ~ 5.2之间, 接近于不透过血管壁的血清白蛋白. 产品经小鼠异常毒性试验证实具有一定的生物安全性, 大鼠的换血试验表明DSS交联血红蛋白并未引起血压升高, 也未见其他明显的副作用. 还对DSS交联血红蛋白与文献已有的双阿司匹林交联血红蛋白的产物特性进行了比较

    三面压缩进气道三维激波相干研究

    No full text
    三面压缩式高超声速进气道在侧压式进气道的基础上加入顶面压缩,理论上具有的更短的压缩距离,从而有利于超声速飞行器的整体设计。该进气道不同于传统的顶压式进气道和侧压式进气道,由于其压缩激波在竖直和水平方向都存在,因此出现三维空间的激波相交和反射,造成流场复杂度大大增加,而其也直接影响了进气道设计构型与波系的相对位置关系及进气道性能。\newline 三面压缩进气道由于顶板与侧板两个方向压缩,在顶板与侧板相交线附近区域,激波并不是简单的二维平面激波结构。顶压激波和侧压激波相交后,在波型上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角区的激波相干后的波系结构:顶板激波与侧壁激波相交后,都变得不再连续,即在相互"穿越"的过程中发生了"断裂",出现了过渡的桥波2。然而对该相干结构的认识目前也仅限于此,其流动的特征,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规划三面压缩进气道设计构型都还需要深入的探索。忽略激波边界层干扰,专注于激波相干现象本身,对于这种三维激波相干结构开展了无黏数值分析研究,探索了其关键影响因素,理论分析了其相干特征。\newline 本文分析认为角区波系可分成AABBCCDDEE5个部分,AA为未经激波压缩的区域;BB为只经过顶压激波3压缩的区域:CC为只经过侧压激波1压缩的区域;DD为经过顶压激波3和侧压激波1共同压缩的区域;EE为过桥波2压缩的区域。对于顶压激波来说,BB区域的气体与DD区域的气体参数并不相同,因为DD区域的气体还经过了侧压激波的压缩,因此在相同的气流转角下,DD区域的顶板激波角大于BB区域的顶板激波角,所以顶压激波在穿越侧压激波后发生了"断裂",7的位置高于3的位置;同理,侧压激波穿越顶压激波后,4的位置也会向对称面移动,侧压激波也发生"断裂"。基于以上物理模型,应用二维激波关系,探索性给出的三维激波相干位置的无黏近似计算方法。\newline 数值研究进一步发现相干结构产生的桥波区域为低总压区,对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不利

    Boundary layer bleeding of three-dimensional compression hypersonic inlet

    No full text
    针对超燃冲压发动机中,三面压缩进气道激波/附面层干扰诱发的隔离段流向涡现象,探索了不同的附面层抽吸方式对隔离段流向涡的影响。结合附面层油流图谱及数值模拟考察了相应附面层流态,并分析了不同抽吸工况下的抽吸流量及其对出口截面总压恢复与流向涡的影响。发现隔离段流向涡气流主要源于侧壁附面层分离,相比于再附区抽吸,分离区抽吸大幅度抑制了侧壁附面层的分离流动,从源头上控制了隔离段流向涡的形成,大幅削弱了流向涡尺度,提高了进气道总压恢复。同时,抽吸面积越大,流动品质的改善作用就越明显,但是也伴随着流量损失.</p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