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research outputs found

    Compositional Quantitation and Brand Identification of Beer via NMR Approach Combined with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Get PDF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检测福建产青岛、雪花、雪津麦之初和惠泉一麦等4种不同品牌啤酒的化学组分,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不同啤酒的主成分差异,获得麦芽糖、葡萄糖、丙氨酸、乙酸等26种主要差异组分。并结合2种重要风味物质甘氨酸、丙酮酸,定量分析这28种主要成分,获得不同类型啤酒之间的组成差异及它们对啤酒风味的影响;进而建立啤酒的Fisher判别模型,实现不同品牌啤酒的鉴别。本研究可以检测不同来源啤酒样品的差异化学成分及含量,又可为其他酒类的鉴定分类提供参考。In this study,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four beer samples of different brands including Tsingtao, Snow, Xuejin and Huiquan we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using NMR spectroscopy, and their differential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by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26 differential components were obtained, including maltose, glucose, alanine and organic acids.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26 components plus 2 important flavoring components glycine and pyruvate acid were carried out to confirm the composi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four kinds of beer and to underst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special flavor of beer. Furthermore, Fisher classification discriminant model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beer of different brands. This study provided a new method to detect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their content in beer of different brands, and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other alcoholic drinks.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2546,81371639);;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J01247,2015Y003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720150018

    退化天坑倒石坡林下优势物种生态位特征

    Get PDF
    以典型的中度退化天坑——巴家陷塘天坑为例,对其倒石坡生态交错带森林群落优势种种群进行生态位特征分析,以期为喀斯特天坑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天坑地表区域植被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土壤养分铵态氮、速效钾、有效磷相较于土壤水分和温度对天坑物种分布影响最显著,解释量分别为37.4%、32.8%、29.3%.随着天坑倒石坡坡位(坑口-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坑底)的变化,其林下植物生活型由常绿旱生向常绿湿中生变化,草本种群生态位重叠程度较灌木种群更大.灌木植物密花荚蒾、小雀花和草本植物一把伞南星、荩草有较宽的生态幅和抗逆性,占据天坑林下灌草层的上层.随着土壤碱性不断加强,灌木植物长圆叶梾木和草本植物尼泊尔老鹳草、黄龙尾失去竞争力.巴家陷塘林下优势种的生态位特征与针阔混交林的冠层结构、林下灌草的生态策略、天坑独特的生境、优势物种的重要值等密切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98)资助~

    The Classification of Intergroup Threat and the Effect of Threat on Prejudice

    No full text
    群际威胁是指在社会群体情境中,一个群体所具有的资源、信念和价值观等各种特征对另一个群体的存在、发展和目标产生的威胁。这种感知到的威胁会导致人们对外群体产生消极的态度和行为。根据群际威胁的理论来源和内容可以将群际威胁分为现实威胁、文化威胁和认同威胁三类。目前群际威胁对群体偏见影响的理论模型已从最初的单一模型发展到各类威胁共同作用的整合模型。未来的研究应将重点放在对各类威胁间相互关系的探究、群际威胁与群体偏见关系模型的修正和补充,以及发展适合中国本土情况的群际理论上

    Attitude Structural Consistency and Its Effect on Attitude and Behavior

    No full text
    态度结构一致性指态度的情感或认知成分与总体态度的一致程度以及态度的情感与认知成分两者问的一致程度。本文介绍了结构一致性的界定和操作方法,回顾了结构一致性对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包括其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态度可获得性和态度一行为关系的影响。同时指出未来研究应关注各种结构一致性的交互,将结构一致性研究推广到群体水平,并进一步应用于社会预警研究

    石蜡乳状液高温潜热输送材料的传热特性

    No full text
    石蜡乳状液高温潜热输送材料是一种在80-90℃之间存在相变的流体。由于相变潜热的存在,石蜡乳状液在相变区间内的储热、载热密度远大于水,且集储热与潜热输送于一体,适用于余热利用、太阳能利用和集中供热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了定热流条件下石蜡乳状液在管内的强制对流换热特性。结果表明,与纯水相比,虽然石蜡乳状液的有效比热大,但其对流传热系数低,且浓度越高,对流传热系数越低。实验发现人口温度对石蜡乳状液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不大,但随着人口温度升高,对流传热系数有增大的趋势。最后获得了石蜡乳状液对流换热量纲1关系式

    一种适合潜热输送的高温相变石蜡乳状液的热性能

    No full text
    针对太阳能利用、余热利用、集中供暖等应用背景,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遴选了一种相变温度合适(相变峰值87℃)、相变潜热值较大(203.9J/g)的工业石蜡,并以此为相变材料,采用非离子型乳化剂及助乳剂复配的方法研制了3种浓度的石蜡乳状液高温潜热输送材料。测定了石蜡乳状液高温潜热输送材料的相变点、相变潜热等热物性,并研究了其蓄热特性。结果表明,该材料是一种在80~90℃之间存在相变的储、传热工质,在相变区间内的储、载热密度远大于水,是一种良好的潜热输送材料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临床尿毒症的代谢组学研究

    Get PDF
    采用核磁共振技术与统计学分析方法,结合尿液的生化指标,进行临床尿毒症尿样的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尿毒症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尿样的代谢轮廓存在明显差异,通过核磁共振氢谱鉴定出70种代谢物,其中20种具有显著差异。与健康人群相比,尿毒症患者尿液中2-羟基异丁酸、3-羟基丁酸、丙酮、丁酸、谷氨酸、肌氨酸、肌酐、赖氨酸、N,N-二甲基组氨酸、柠檬酸、天冬酰胺、乙醇和乙醇胺的含量明显偏低,而支链氨基酸(包括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牛磺酸、乳酸、α-葡萄糖和β-葡萄糖的含量明显偏高。这些代谢物涉及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和脂质代谢中的多条代谢途径,可作为尿毒症代谢影响的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理解尿毒症发病的生化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31671920,81272581)资助~

    Nd~(3+):α~NaYF_4单晶体的生长与光谱特性

    No full text
    以KF为助熔剂,初始原料按照Na F:KF:YF_3:Nd F_3=30:18:47:5的摩尔比例,采用助熔剂-坩埚下降法成功生长出了优质块体Nd~(3+)掺杂α~Na YF4单晶体。XRD图谱表明,引入少量钕离子没有改变单晶体的立方相结构。测定了钕离子在晶体中的实际掺杂浓度为3.15mol%,相比初始掺杂浓度偏小,说明在单晶体中稀土离子存在着分凝现象。根据吸收图谱,在800 nm处具有最强吸收峰,最大吸收系数α和吸收跃迁截面σabs分别为0.91 cm-1和0.138×10-20cm2。在800 nm激光激发下,发射光谱在800~1500 nm范围内有三个峰,由4F_3/2能级跃迁到4I11/2能级所产生位于1052 nm处的峰值最强,测得荧光寿命为35μs。掺钕氟化钇钠晶体的光学特性表明它在中红外激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核磁共振技术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研究中的应用

    No full text
    植物体内的水分状态与传输过程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 SPAC) 水分传输理论的 核心内容,也是研究植物水分利用与调控的基础.植物体内水分的传输过程受外界环境影响 较大,植物需要通过对体内水分状态的适当调整来适应环境变化和维持自身的生长发育.由 于蒸发通量、压力室、高压流速仪、热脉冲等传统检测方法往往会对植株造成破坏和损伤,因 此难以准确反映和定量描述植物体内水分传输的真实过程.核磁共振技术( NMR) 由于其无 损、非侵入的特点,在植物水分分布和传输相关研究中日益得到关注.本文概述了NMR 在检 测植物体内水分分布、传输以及含量测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还分析了目前NMR 技术在 SPAC 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并指出NMR 技术将来可能在植物水分生 理、植物与环境互作以及水分代谢等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NMR 技术在SPAC 系统研究中的 应用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开发户外便携式、开放式检测仪器是NMR 技术在SPAC 研究领 域进一步应用和推广的关键所在.</p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