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research outputs found

    「認知障礙症照顧者的需要及社會支援」研究 = Study on the needs and social support of caregivers for people with dementia

    Full text link
    香港認知障礙症(dementia)患者個案持續上升,他們大都在接受家庭成員的照顧。本研究旨在了解照顧者面對的困難及在福利服務制度以外獲得甚麼非正規支援(informal support)以協助他們應付有增無減的照顧工作。研究團隊以半結構性訪談(semi-structured interview)的方法,與18位非正規照顧者(informal caregivers)及20位服務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s)進行深入訪談。研究發現照顧者面對的困難包括欠缺私人空間、因健康狀況差而難以獨自應付照顧工作、照顧開支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以及照顧工作造成的心理及人際關係問題。研究結果顯示因應照顧者身處的人際網絡,他們獲得分別來自兄弟姊妹、子女、朋友、鄰里、教友、教會同工或大廈保安員提供不同的非正規支援。他們除了為照顧者提供情感支持外,也分擔了部份的照顧工作,讓照顧者得以「喘息」。部份人士更協助照顧者處理家居問題及應對突發事件,是獨力或年長的照顧者之重要支援者。研究亦發現,除了部份家人能夠分擔患者的起居生活照顧外,其他非正規支援的提供者只能提供周邊工作的支援、情感支持、以及危機應對。主要的起居生活照顧工作,仍由主要的照顧者承擔。研究團隊建議擴大照顧者津貼計劃的對象及提高津貼金額,並加強支援照顧者的服務,包括推行「長者社區保姆」及「家庭托顧」服務、加強宣傳及改善照顧者身心健康的支援服務及、為患者家人提供家庭輔導。此外,研究團隊建議提供培訓給支援人士及團體以增加對認知障礙症患者及其照顧者需要的知識及技巧,透過這些正規服務的承托,寶貴的社會資本可繼續累積及發揮社區互助精神

    Re-thinking the incrementalist thesis in China: a refle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inimum standard of living schem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Get PDF
    Many commentators contend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dopted an incremental approach to welfare policy reform because its leaders lacked an overall blueprint for it, allowing initiatives to be implemented only after lengthy experimentation. While this perspective has provided an essential account of the implementation and changes of some welfare programmes, it has inadequately addressed the slow progress in rural areas' welfare programmes and the different welfare entitlements for rural and urban residents. Further investigation is therefore required to resolve these anomalies. Using the minimum standard of living scheme (MSLS) as a case example,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how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legitimacy needs,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of its economic reforms, have been the principal motiva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ch schemes. The introduction of an urban MSLS in 1997 aimed to reduce laid-off workers' dissatisfaction following the government's reform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rural MSLS in 2007 was intended principally to minimise conflicts between land-losing farmers and local officials after widespread rural riots. These MSLSs are also minimal and stigmatising public-assistance schemes that fulfil the dual objective of securing a stable political environment for economic reform and maintaining poor people's work ethic for China's mixed economy

    香港鄉村地區長者居家養老的需要:錦田例案報告 = The needs of ageing in place in rural Hong Kong: The case of Kam Tin

    Full text link
    香港面臨人口高齡化,政府統計處(2020)估計65 歲或以上人口會由2019年的120萬增加至2039年252 萬。長者佔總人口比例亦由18.4%上升至33.3%;而老年撫養比率(65 歲及以上人口相對每千名15 至64 歲人口的比率)將由249大幅上升至508。這意味着社會在撫養和照顧長者, 將會面對更大的壓力。另外,老年家庭人口亦不斷增加, 家庭所有成員均為長者的數目從2006年大約18萬上升至2016年超過30萬(增長67.4%);獨居長者佔長者人口的比例亦由11.6%上升至13.1% (政府統計處,2018)。面對人口老化﹑雙老及獨居家庭等問題,社區需要有更全面的支持配套,才能使長者有良好的生活質素。 香港「社區照顧」(community care)政策源於政府於1977年發佈的《老人服務綠皮書》,強調居家安老為服務原則。該綠皮書(政府社會事務科,1977,頁5)指出,在社會及財政上而言,最可行的辦法就是提供適當的社會服務以幫助老年人能繼續與社會接觸在一起…當一個家庭在照顧老年人方面感到吃力時,政府便提供各種服務作爲對家庭一種的支持和協助。使老年人能繼續在家庭生活。 儘管政府一直強調「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但多年來的資源分佈仍是以院舍照顧服務佔較大比例 (香港政策研究所,2017;羅致光,2018)。政府近年開始作出規劃上的調整,安老事務委員會(2017)於2017年發佈《安老服務計劃方案》建議加大社區照顧服務的比例,將社區照顧服務及院舍照顧服務的名額比率 由2016 年的1:1.3 加大至2031年的1:1.1(安老事務委員會,2017;羅致光, 2018)。因此, 加強「居家安老」政策,將會是政府其中一個安老服務規劃方向。 雖然政府及不同的社福機構在「居家安老」方面都有提供長者服務,但服務主要仍集中在城市,居住鄉村的長者因缺乏資源和渠道,較難得到協助。以居於元朗錦田 的長者為例,公營長者日間護理服務單位,全部位於元朗、天水圍或朗屏市區(社會福利署,2021),與他們的住處有一段距離。此外,針對鄉郊長者情況的「居家安老」服務規劃,亦未有在《安老服務計劃方案》中提及。因此, 本研究選取錦田區的長者作為主要訪談對象, 以了解鄉郊長者的「居家安老」情況。 錦田有悠久歷史,為最早來港定居的鄧氏族人居住地,有相當豐富的歷史建築群(陳天權,2016)。錦田面積龐大,近年開始規劃的錦田南和錦田北,佔地約1,400 公頃 (政府新聞公報,2014),佔元朗區14,430 公頃約一成面積,但人口只有 13,489,佔元朗人口約2% (政府統計處,2017;民政事務署,2021)。政府在錦 田規劃大綱中,仍保留不少地帶作「農業」、「自然保育區」或「鄉村式發展」用途(政府新聞公報,2014,2018)。因此,錦田仍然是本港主要的鄉郊地區之一。 本研究希望了解錦田長者的居家養老狀況和需求,為發展鄉郊長者服務的提供參考 資料。研究團隊探討長者於三個範疇的狀況,包括「社交支持」、「居所及社區支援 服務」和「長期護理服務的認識及意見」,並針對這三部分的發現提供相關建議

    「社交媒體、視訊會議平台和樂齡產品在長者院舍的應用情況」研究簡報

    Get PDF
    香港的老年人口增長迅速,從1988年至2018年間,老年人口由46萬增加到127萬(政府經濟顧問辦公室, 2019)。隨著人口老化,長期護理服務需求也相對增加。資助安老院舍的平均等待時間長達20個月(香港政府, 2021)。在2017至2018年間,有40,000人在輪候資助安老院舍,其中6,600人在等候期間去世(香港政府, 2018)。安老服務業一直面臨人力短缺的問題,2017年的相關職位空缺率為15-20%(香港政府, 2017)。2013年的研究統計發現超過一半的安老服務前線員工超過50歲(勞工及福利局, 2019)。隨著退休潮的來臨,人力短缺的問題會進一步加劇。因此,科技與安老服務的結合被視爲減輕人手壓力的方向。結合科技和院舍服務不僅可以減輕工作量,還能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社交媒體和視訊會議平台可以減少在訊息傳遞上的時間和人力成本。樂齡科技產品,諸如可穿戴設備和遠程監控傳感器,可以讓護理人員更快捷和系統化地掌握服務對象的狀態,從而減少親自監測的次數(Chen, 2020)。因此,自2017年起,香港政府與各部門積極推廣樂齡科技,並於2018年設立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幫助合資格的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購置、租借和試用科技產品。香港政府於2022年更將此計劃擴展至其他非資助的私營或自負盈虧的安老院舍及殘疾人士院舍。在過去三年的新冠疫情影響下,大部分安老院舍因為防疫工作量的增加而面臨更嚴重的人手短缺,不少院舍開始將科技融入服務,以應對疫情衍生的需求和改善現有服務質素。然而,香港院舍對於如何應用社交媒體、會議平台和樂齡科技產品的研究甚少。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瞭解院舍應用相關科技的情況,並提供應對有關障礙的政策建議

    沒有年齡的課室 : 成效評估研究報告

    Get PDF
    背景 香港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持續加劇,傳統的家庭照顧模式已難以滿足老年人和幼童在身心發展上的需求,需要探索新的跨代互助模式。因此,和悅社會企業於2023 年夏季舉辦了一項名為「沒有年齡的課室」的計劃(以下簡稱「計劃」/「課程」)。該課程旨在為長者及幼童提供共學的機會,推動跨代連結與互惠。為了更客觀地檢視「沒有年齡的課室」的實施情況與成效,以及探討在香港推行跨代共學的可行性,和悅社會企業委託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對該課程進行了評估研究,並撰寫了此報告以供相關持分者參考。 研究方法 2. 研究採用定量研究及定性研究的數據收集和分析的混合研究法 (Mixed Methods) 進行。除了透過問卷調查和聚焦小組去收集參加者對課程的看法外,同時分析課程的數據、進行實地觀察,以及檢視相關文獻資料,從而更全面地瞭解整個課程的實施情況、對參與者的影響,以及探討計劃未來的發展方向。 研究結果 3. 本研究於2023年6月至9月期間成功對實驗組及對照組參加者進行了兩輪問卷調查,收集參加者的意見。調查結果顯示,長者及幼童的家長讓他們的孩子參與計劃的最主要原因是為了「想學習新知識 」(長者學員:72%;幼童:73%),其次為「進行跨代接觸交流」 (長者學員:60%;幼童家長:54%),第三個主要原因是可以「嘗試新事物」(長者學員:40%;幼童:54%),以及可以「認識新朋友」 (長者學員:36%;幼童家長:50%)。至於計劃對參加者的影響方面,本研究透過比較實驗組 (即參加「沒有年齡的課室」的長者及幼童學員) 與對照組 (即課程無長幼共學成份)參加者在對雙方態度、自尊心及自信、社交技巧等方面的前後變化。從分析結果顯示,長幼學員在修畢本課程後,對彼此的態度 (長者學員對幼童態度:實驗組增長17%,對照組下降1%;幼童學員對長者態度:實驗組增長19%,對照組增長7%) 及幼童學員的社交技巧 (實驗組增長9%,對照組增長1%) 之增長達統計學顯著程度,足見本課程成功透過長幼共學的方式去改善長幼對彼此的觀感和態度。至於對課程的體驗方面,長者學員及幼童學員之家長均給予高度評價和評分,以1-7分為量表去評價,參加者普遍對課程感到十分滿意 (長者學員:平均分為6.07分;幼童學員:6.29分)、並表示若和悅社會企業日後舉行類似課程會再次參加(長者學員:平均分為5.33分;幼童學員:6.41分) 和向別人推薦此類課程 (長者學員:平均分為5.33分;幼童學員:6.29分)。概括而言,從統計結果反映了課程為參加者帶來很多正面影響,特別是長者或幼童態度之改善比沒有跨代共學成份的課程更為顯著。 4. 此外,本研究邀請了參與課程的長者、幼童家長、和推行「沒有年齡的課室」計劃的同工進行了3 場聚焦小組以深化對問卷調查結果,並進一步探討可如何改善計劃之推行及在社區推廣跨代共學的模式。從結果顯示,長幼學員透過參與本課程互相接觸及互動,增加彼此了解,使彼此的觀感及態度亦變得正面,達到促進跨代共融的目標。同時,幼童的社交技巧、接觸長者的動機及幼童的個人成長亦有所提升。長幼學員、課程導師及項目統籌人員均表示參加者能愉快地學習和十分享受參與本課程。 5. 從不同的的數據作綜合分析,促進「沒有年齡的課室」的成功因素包括: (i) 1對1的長幼配對,增加長幼學員之互動機會以便建立互信關係以及日後的情感聯繫; (ii) 課程時間節數安排要配合幼童的學習時間表 (如與暑假活動分開、每堂時數能讓幼童學員專心等) ;及 (iii) 招募適合的參加者,以其年齡、興趣喜好及性別進行配對 (如女性參加者明顯更為適合參與此類以幼童為對象的活動計劃)。 6. 關於課程的未來發展,研究建議推行機構可考慮以下5 個要點:(i) 除以1對1長幼配對外,亦可考慮同時加入1位長者對數名幼童,或1名幼童對數名長者的混合模式,這樣可以增加長幼學員與不同參加者的互動機會,進一步培養社交技巧;(ii) 可增加針對長者學員的課程內容 ,讓長者以學生身份投入各個課程活動;(iii) 讓一些能力比較高的長者參與課程設計及教材 (如讓長者準備自己過去相片與幼童分享過去時代點滴生活),為長者充權;(iv) 微調課堂時間以配合長者的活動時間表 (如可參考現時日間長者中心的活動時間);及 (v) 增加人手安排編制至5至8人,以便在推行活動過程中提供適時的支援 (如增設社工以應付課堂上幼童學員突發的情緒問題)。 總結 7. 綜合各種數數據證明「沒有年齡的課室」有效促進跨代共學與互助,為長者建立正面形象、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亦能令幼童認識如何與長者溝通,改善社交技巧以及提升自尊感等。因此,其他長者服務機構、企業及教育團體可以仿傚此活動,在幼稚園 (即幼兒期) 便引入跨代共學的元素,促進代際間情感、知識與文化的傳遞,重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價值觀,建立一個強調代間互助和共融的社會

    精神病及癌症照顧者的社會支持及需要研究報告

    Full text link
    本研究旨在探討非正式照顧者在照顧60歲或以上受精神病或癌症困擾的家庭成員時遇到的困難、長時間照顧工作帶來的問題和他們的非正式社會支持。同時亦針對他們的需要提出相關建議。受精神問題及癌症困擾的年長患者數字持續上升,這兩類患者的非正式照顧者(下文統稱為照顧者)多面對因患者的情緒起伏和病情轉變化而帶來的巨大壓力。為深入了解他們的現況和為制定相關政策及服務提供參考,研究團隊以半結構性訪談的方法搜集了15位精神病及癌症患者的照顧者和17位服務提供者的意見。 研究結果發現,精神病患者照顧者常遇到的困難包括:缺乏私人空間、經濟壓力大、對相關疾病資訊不了解和因社會的負面標籤不願向外界求助。同時,他們因要長時間照顧患者,人際關係、身體狀況和就業狀況均受到負面影響。對於照顧癌症家屬的照顧者,他們多不了解現有的支援服務,而且需要面對沉重的經濟壓力。由於需要長時間照顧患者,照顧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狀況皆受到影響,他們與患者的關係轉差。這兩類照顧者的非正式社會支援網絡主要為家人、朋友及教會會友。 針對照顧者的需要,研究團隊提出了五個建議。一、加強公眾教育以去除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負面標籤,減低患者家人及照顧者對尋求外界協助的顧慮。二、增加暫託服務的資源和人手以縮短輪候時間,並推行以地區為本的照顧者「社區保姆」計劃,提供空間予照顧者暫時離開患者,以處理突發或私人事務。三、設立地區性照顧者服務中心,提供輔導服務,推行照顧者技巧培訓、經濟諮詢、喘息活動和「社區保姆」計劃,令到照顧者可以在同一個服務單位獲得所需的服務。四、政府可透過線上資源整合平台為照顧者提供相關照顧資訊,讓照顧者及其家庭更易知悉社會支援服務。對於年長的照顧者,建議政府可以在他們常出現或較容易接觸到的地方擺設攤位街站,派發相關小冊子。五、增加照顧者的經濟支援,提供「喘息及活動津貼」,並且將「照顧元素」融入經濟援助項目,使到綜援申請人和長者生活津貼領取人可獲得一定比率的照顧者津貼金額

    孫輩照顧者面對的挑戰研究報告

    Full text link
    背景和目的香港人口老齡化和長期病患者的增加,令到更多老年人需要人照顧。現時社會對孫輩照顧者的認識不足,使到他們缺乏適切支援服務。本研究旨在探索孫輩照顧殘疾或患有慢性疾病的祖父母的情況,並提出政策與服務建議。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聯同救世軍護老者協會及救世軍護老者服務於2024年4月25日舉辦了「孫輩照顧者的需要、實踐及政策」研討會,各方持份者分享他們對支援孫輩照顧者的經驗和看法,共同尋找方案支援這類照顧者。 研究方法本研究於2023年4月至12月期間,採用深度訪談 (in-depth interview) 方式,訪問了共40位年齡介乎13至63歲的孫輩照顧者,瞭解他們成為照顧者的主要原因、提供了甚麼照顧,以及照顧過程中面對的困難。 研究結果 大部分受訪的孫輩照顧者 (67.5%) 為次照顧者,近半受訪者每周提供20小時以上的照顧工作。 共有47位祖父母/外祖父母受到照顧,年齡介乎62至99歲。大部分被照顧者 (91.5%) 行動不便,或患有長期病患 (76.6%)。被照顧祖父母當中過半 (57.4%) 沒有與孫輩同住,8.5%為獨居。 孫輩成為照顧者有數個原因,包括家庭成員無法提供照顧、減輕父母的壓力和回饋祖父母過往照顧之恩。 孫輩照顧者的照顧角色與他們的年齡、生活狀態、能力,以及被照顧者的需要有關。大部分孫輩照顧者和家人分擔照顧工作,並得到他們的協助。孫輩照顧者會主動運用各種輔助設備,以提高照顧成效。 孫輩照顧者除了要面對一般照顧者的困難外 (如支援服務及資訊不足、身心壓力和社交限制),他們面對的壓力還包括學業及就業、家庭角色的衝突、「夾心」照顧者面對多重壓力,以及缺乏社會的認同。 政策建議研究報告建議政府須加強院校對就學照顧者的支持、提供額外假期予在職照顧者、將照顧者主題納入中學課程、推廣朋輩支援小組、提供線上及晚間照顧技巧課程、開發多元化暫託服務、建立個案管理制度,以及推動樂齡科技之運用

    香港居家安老面對的挑戰 : 服務提供者及使用者之經驗

    Get PDF
    隨著人口老化,居家安老成為香港社會重大的挑戰。政府多年來提倡「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的政策方針,透過加強社區照顧服務,以減少院舍入住率。然而,政策需要由家居環境、以至社區支援互相配合,創造可供市民居家安老的先天條件方能成事。本研究旨在探討香港推行居家安老時所面對的困難與挑戰。研究團隊訪問了30名60歲或以上、曾經或正在使用長者服務的使用者和19名從事長者社區照顧及支援服務行業的服務提供者,從不同的角度探討長者居家安老的狀況和社區照顧及支援服務的成效。 研究團隊綜合了長者居家安老的狀況,提出了幾方面的改進建議。在家居環境和社區設施方面,建議 (1) 政府應主動協助長者改善「居住環境」和安裝「緊急呼叫系統」,並(2) 建設合適長者的公共交通工具和道路設施和交通配套。在醫療層面方面,建議 (3) 資助有緊急需要的長者使用私營醫療服務、(4) 擴展醫療券計劃至購買坊間藥物和 (5) 改善普通科門診醫療預約系統和公開長者預約專籌的數量及其使用狀況。在長者社區照顧及支援服務方面,建議 (6) 檢視社區照顧服務券的宣傳和使用狀況、(7) 對長者家庭進行家訪,及早識別有需要個案和 (8) 檢視未來各區長者比例,規劃長者設施服務。 研究團隊分析了社福機構人員在提供長者服務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後,提出了四方面的建議,分別爲 (1) 改進安老服務人員資歷架構和服務外包、(2) 簡化並加強服務資訊的宣傳、(3) 優化一站式服務平台及個案管理和 (4) 制訂長遠的安老政策方向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