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research outputs found

    (農業試驗所特刊第221號)作物土壤管理與施肥技術 果樹與茶作篇(電子書)

    No full text
    作物施肥手冊自1972年編印出版,歷經1975,1983、1987、2005等年度修訂再版,已10餘年。近年推動合理化施肥與田間調查過程,發現推薦施肥量與農友實際施肥量產生差距,且與品質密切相關之次要與微量要素之土壤管理,很少著墨,以至於農友參考使用與閱讀率低

    文旦柚果園合理化施肥

    No full text

    嘉義地區土壤性質與施肥特性

    No full text

    平地桃果園土壤肥培之健康管理

    No full text

    果園合理化施肥

    No full text

    果園土壤管理與合理化肥培之實施

    No full text

    葉片及土壤分析營養診斷之解釋與應用

    No full text

    Nutrient Diagnosis and Fertilization Improvemetns for Lychee (Lichi chinensis Sonn.) in Taiwan

    No full text
    本省荔枝之栽培面積為一萬2仟餘公頃,具特殊風味,因產期短及保鮮問 題,外國不易引進競爭,為我國加入WTO組織後,尚具競爭力之重點產業 。栽培歷史雖長達約200餘年(黃,1966),惟有關荔枝營養及肥培之研究 相當有限。本研究目的希望建立荔枝園營養診斷與肥培管理方法,應用葉 片與土壤分析,針對中部約30個荔枝園,於1997年起進行營養與肥培管理 調查。品種主為黑葉,次為糯米滋。另擇其中5處黑葉荔枝園(位於神岡鄉 、草屯鎮、南投市),設置施肥管理方法比較試驗,處理為:1.農家實際 與慣用施肥法(FFP),2.農家實際施肥加苦土石灰(FFP+Dolomite),3.設 定施肥管理(DFP)。產量調查及葉片分析結果顯示,產量與葉片氮含量呈 負相關,尤其花期(包括始花,2-4月)葉氮高於1.90%以上時收量減低,由 迴歸程式求得最高產量90%之花期葉片氮素含量範圍為1.50-1.90%。至於 葉片磷、鎂、鈣及硼含量與收量之迴歸分析則呈正相關,其相關r值(52 株)分別為0.498**、0.561**、0.444**、0.543**,達極顯著1%差異水準 。收量60公斤/株以上之植株,其花期(包括始花,2-4月)至謝花著果(5 月)之葉片養分狀況,通常磷、鎂、鈣及硼分別為0.09%,0.30%,0.90% 及25mgkg-1以上。分析顯示供試果園土壤約85%以上屬強酸性(pH<5.00)而 鈣鎂含量甚低,分別低於500mgkg-1及50mgkg-1,因此不同肥培方法比較 試驗之苦土施用處理與設定施肥處理(鈣鎂之補充或磷酸鉀之葉面施肥)之 收量反應均優於對照農家施肥者。檢討黑葉荔枝葉片之養分季節性變化, 花期至謝花著果期間甚平穩,且由於花期之葉片氮、磷與收量之迴歸相關 值較謝花著果與著果後一個月者(6月初)大,故選擇花期(2-4月)花穗下段 成熟葉片為葉片營養診斷之採樣適期與部位。以葉片要素對收量之影響為 基礎,並參酌國內外之文獻,修訂黑片荔枝葉片養分適宜濃度範圍: N:1.60-1.90%,P:0.12-0.27%,K:0.70-1.00%,Ca:0.60-1.00%, Mg:0.30-0.50%,Fe:50-100 mgkg-1,Mn:100-250 mgkg-1,Cu:10-25 mgkg-1,Zn:15-30 mgkg-1,B:25- 60 mgkg-1。不同施肥法試驗之結果, 苦土及設計施肥處理之收量均優於農家實際或慣用施肥者,設計施肥管理 之增產更優於苦土處理,且達5%顯著差異水準。設定施肥管理之改進其要 點為(1)施肥宜分次適期施用以符合個別生育期階段之養分需求。(2)不忽 略酸性土壤改良及兼顧鈣、鎂之營養。(3)考量養分補充時效及施肥之土 壤水分問題,實施葉面施肥。(4)適當使用有機堆肥可幫助農產廢棄物之 處理,不僅回歸土壤或可兼收改善根系環境,提高果實品質之利。藉由田 間不間斷之追蹤檢討,可改進肥培管理,增進或穩定荔枝生產

    認路障礙評估工具之發展

    No full text
    [[abstract]]因為失智症而導致迷路的問題,在新聞媒體上已有大篇幅的報導,但是除 了老年人較容易迷路外,有一些年輕人也很常在日常生活中迷路,這一群常常 迷路的年輕人被稱為“路癡”,而是否有一套測驗可以評估哪一些人在日常生活 中有較高迷路的風險嗎?為了探討上述問題,在本研究中為了評估參與者是否 有較高的迷路風險,將進行兩項實驗,並編製一份認路障礙評估工具。在實驗 一中,首先透過問卷及訪談的方式蒐集迷路者的各項行為特徵,並再了解迷路 者的各項行為特徵後,發展出一套認路障礙評估工具。認路障礙評估工具分為 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有 30 題問題,在問題中描述參與者可能在日常生活中 遇到的情境。第二部分則為三個自陳式問題,分別詢問參與者在日常生活中記 路的方法、如何規劃前往陌生地的路線、再次進入某建築物內覺得自己是否會 迷路,並請參與者依照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狀況進行填答。實驗二將利用實驗 一發展出的認路障礙評估工具,將參與者分為會迷路組與不會迷路組後,並參 考 Piccardi 等人(2008)的實驗,利用 CBT 來測量不同年齡層參與者地域工作 記憶的表現。實驗的結果顯示,老年組的參與者在 CBT 中有較差的地域工作記 憶表現,而在自陳式報告中,如果參與者報告在日常生活中覺得自己會迷路, 則在認路障礙評估工具及 CBT 皆有較差的表現能力

    認路障礙評估工具之發展

    No full text
    [[abstract]]因為失智症而導致迷路的問題,在新聞媒體上已有大篇幅的報導,但是除 了老年人較容易迷路外,有一些年輕人也很常在日常生活中迷路,這一群常常 迷路的年輕人被稱為“路癡”,而是否有一套測驗可以評估哪一些人在日常生活 中有較高迷路的風險嗎?為了探討上述問題,在本研究中為了評估參與者是否 有較高的迷路風險,將進行兩項實驗,並編製一份認路障礙評估工具。在實驗 一中,首先透過問卷及訪談的方式蒐集迷路者的各項行為特徵,並再了解迷路 者的各項行為特徵後,發展出一套認路障礙評估工具。認路障礙評估工具分為 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有 30 題問題,在問題中描述參與者可能在日常生活中 遇到的情境。第二部分則為三個自陳式問題,分別詢問參與者在日常生活中記 路的方法、如何規劃前往陌生地的路線、再次進入某建築物內覺得自己是否會 迷路,並請參與者依照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狀況進行填答。實驗二將利用實驗 一發展出的認路障礙評估工具,將參與者分為會迷路組與不會迷路組後,並參 考 Piccardi 等人(2008)的實驗,利用 CBT 來測量不同年齡層參與者地域工作 記憶的表現。實驗的結果顯示,老年組的參與者在 CBT 中有較差的地域工作記 憶表現,而在自陳式報告中,如果參與者報告在日常生活中覺得自己會迷路, 則在認路障礙評估工具及 CBT 皆有較差的表現能力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