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research outputs found

    Legal Norms and Judicial Practice: On the Exclusion for Illegally Obtained Evidence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in the View of Corruption and Bribery Cases

    Get PDF
    现代刑事诉讼制度在突出实体正义的同时,也注重程序正义的实现,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程序性权利的保护提升到了应有的高度。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它的诞生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进步。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在刑事诉讼中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此后,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里,其未能充分发挥预设作用,司法实践中成功实现非法证据排除的案件屈指可数。2012年3月,这一规则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 本文通过对我国非法证据排除法律规范的梳理和对相关案例的研究,考察目前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践中运作的一般模式,并试图探寻该模式背后的深层原因。 ...The modern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which has focused more on the protection of criminal suspects and defendant’s procedural rights, not only outstanding the substantive justice, but also the procedural justice. The Exclusionary Rule for Illegally Obtained Evidence is produced just under such background. At the same time, the emergence of the exclusionary rule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学位:法学硕士院系专业:法学院_诉讼法学学号:1362011115019

    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70年:发展历程、学术成就概览

    Get PDF
    本文概略评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物理海洋学各分支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若干学术成就。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起步于海浪、潮汐、近海环流与水团,以及以风暴潮为主的海洋气象灾害的研究。随着国力的增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涌现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提出了被国际广泛采用的"普遍风浪谱"和"涌浪谱",发展了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提出了"准调和分析方法"和"潮汐潮流永久预报"等潮汐潮流的分析和预报方法;发现并命名了"棉兰老潜流",揭示了东海黑潮的多核结构及其多尺度变异机理等,系统描述了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提出了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南海分支(或称南海贯穿流);不断完善了中国近海陆架环流系统,在南海环流、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黄海冷水团环流、黄海暖流、渤海环流,以及陆架波方面均取得了深刻的认识;从大气桥和海洋桥两个方面对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洋际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发展了浅海水团的研究方法,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水团的分布和消长特征与机制,在大洋和极地水团分布及运动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阐明了南海中尺度涡的宏观特征和生成机制,揭示了中尺度涡的三维结构,定量评估了其全球物质与能量输运能力;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海洋锋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提出了地形、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等锋面动力学机制;构建了"南海内波潜标观测网",实现了对内波生成–演变–消亡全过程机理的系统认识;发展了湍流的剪切不稳定理论,提出了海流"边缘不稳定"的概念,开发了海洋湍流模式,提出了湍流混合参数化的新方法等;在海洋内部混合机制和能量来源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并阐述了混合对海洋深层环流、营养物质输运等过程的影响;研发了全球浪–潮–流耦合模式,推出一系列海洋与气候模式;发展了可同化主要海洋观测数据的海洋数据同化系统和用于ENSO预报的耦合同化系统;建立了达到国际水准的非地转(水槽/水池)和地转(旋转平台)物理模型实验平台;发展了ENSO预报的误差分析方法,建立了海洋和气候系统年代际变化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中深层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步建成了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网;持续开展南北极调查研究;建立了台风、风暴潮、巨浪和海啸的业务化预报系统,为中国气象减灾提供保障;突破了国外的海洋技术封锁,研发了万米水深的深水水听器和海洋光学特性系列测量仪器;建立了溢油、危险化学品漂移扩散等预测模型,为伴随海洋资源开发所带来的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警预报提供科学支撑。文中引用的大量学术成果文献(每位第一作者优选不超过3篇)显示,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培养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这是最宝贵的成果。这支队伍必将成为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攀登新高峰的主力军

    前缘结构高超声速气动加热与热应力数值模拟

    No full text
    高超声速气流条件下,尖楔前缘的热环境非常恶劣。物体因其外部约束或者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约束而不能自由膨胀或者收缩所产生的应力也不容忽视。不考虑烧蚀以及质量引射等影响,应用Fluent流体力学计算软件,选用ZrB_2-SiC材料、C/C复合材料,将气动加热流场与结构温度场耦合,考虑材料热导率大小、C/C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效应对结构升温历程影响,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结构在升温历程中内部热应力的变化

    ZrB2-SiC和C/C复合材料高超声速气动加热与热应力分析

    No full text
    <正>高超声速气流条件下,尖楔前缘的热环境非常恶劣。物体因其外部约束或者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约~4束而不能自由膨胀或者收缩所产生的应力也不容忽视。不考虑烧蚀以及质量引射等影响,应用Fluent流体力学计算软件,选用ZrB_2-SiC材料、C/C复合材料,将气动加热流场与结构温度场耦合,考虑ZrB_2-Si

    Field heating test device suitable for tidal salt marsh wetlands

    No full tex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潮汐盐沼湿地温室气体研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潮汐盐沼湿地的野外增温试验装置。包括开顶箱、底部支撑固定件及固定杆,其中底部支撑固定件插入潮汐盐沼湿地土层内,且上端高于潮汐盐沼湿地土层上表面,开顶箱设置于底部支撑固定件上、且通过沿周向布设的多个固定杆与底部支撑固定件连接。固定杆竖直设置,且上端设有弯钩,弯钩钩挂在开顶箱的顶部,固定杆的下端插入潮汐盐沼湿地土层内。本实用新型中的整套试验装置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且易于安装,适用于潮汐盐沼湿地的野外增温控制实验

    一种高分辨率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的研究

    No full text
    文章介绍了一种高分辨率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该系统利用光波在光纤中传输时的拉曼散射效应,探测其背向拉曼散射光强度,并根据反射光强与温度的关系来进行传感光纤沿途温度的探测。文章详细探讨了系统的工作原理,搭建了实验平台,并进行了温度传感实验。实验证明,系统的温度精度达到0.1℃,空间定位分辨率为1 m

    轻质复合材料高温隔热性能

    No full text
    设计了一套隔热材料高温(>1200℃)隔热效果的测试装置,可对隔热材料进行快速、低成本的有效测试和筛选。采用本装置在材料热面中心温度为1600℃±10℃时,考察了碳/酚醛复合材料和ZrO2纤维板材料背部升温历程,评价了2种材料的隔热性能,并采用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了ZrO2纤维板材料背部升温历程,预测其有效导热系数。研究表明,在加热初期400 s时间内,碳/酚醛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优于ZrO2纤维板的隔热性能,后期则相反;ZrO2纤维板的隔热性能与体积密度有关,有效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非线性地增大

    轻质复合材料高温隔热性能

    No full text
    设计了一套隔热材料高温(〉1200℃)隔热效果的测试装置,可对隔热材料进行快速、低成本的有效测试和筛选。采用本装置在材料热面中心温度为1600℃±10℃时,考察了碳/酚醛复合材料和ZrO2纤维板材料背部升温历程,评价了2种材料的隔热性能,并采用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了ZrO2纤维板材料背部升温历程,预测其有效导热系数。研究表明,在加热初期400 s时间内,碳/酚醛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优于ZrO2纤维板的隔热性能,后期则相反;ZrO2纤维板的隔热性能与体积密度有关,有效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非线性地增大

    轻质复合材料高温隔热性能

    No full text
    设计了一套隔热材料高温(〉1200℃)隔热效果的测试装置,可对隔热材料进行快速、低成本的有效测试和筛选。采用本装置在材料热面中心温度为1600℃±10℃时,考察了碳/酚醛复合材料和ZrO2纤维板材料背部升温历程,评价了2种材料的隔热性能,并采用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了ZrO2纤维板材料背部升温历程,预测其有效导热系数。研究表明,在加热初期400 s时间内,碳/酚醛复合材料的隔热性能优于ZrO2纤维板的隔热性能,后期则相反;ZrO2纤维板的隔热性能与体积密度有关,有效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非线性地增大

    新型超远程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

    No full text
    基于光中继传感技术提出一种超远程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方案,采用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多段传感光缆之间嵌入多级光中继放大传感装置的方式,利用中继放大传感装置的增益克服光纤损耗,增强了光纤中自发拉曼散射光的强度,传感光缆分段分时进行测量。当在多段传感光缆之间引入N个远程光中继放大传感装置进行级联时,可实现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N×L(L为每段传感光纤的长度)超远程监测。文章最后给出了实际测量结果,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在60 km的传感探测长度上获取具有较高信噪比的传感信号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