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research outputs found

    海洋污损硅藻附着强度的定量测定

    Get PDF
    以海洋底栖硅藻新月菱形藻MMDL533作为模型污损物种,利用显微镜-图像分析软件、平行平板流动装置测定了其在羟基化玻璃表面及改性玻璃上的附着性质。研究表明,环境温度为20℃时,新月菱形藻MMDL533在羟基化玻璃表面的附着量最大,在1 h的接触时间后达到87±9/mm2;同时,其附着量随着接触时间延长而变大,并在3 h后达到一个较为稳定的值(110±15/mm2左右);当用水流冲刷后细胞的移除率来表征细胞在特定表面的附着强度时,新月菱形藻MMDL533的附着强度随着表面接触角逐渐增大,并在80°左右达到最大值,然后呈下降趋势

    海洋硅藻附着研究进展

    Get PDF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的人工设备用于水下操作,而海洋生物污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这些设备的应用,给人类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海洋生物污损的形成机制与防治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海洋硅藻是海洋生物污损过程中形成生物膜的主要物种,其在水下固相表面的附着可诱导大型污损生物的附着,从而影响生物污损群落的形成。本文综述了硅藻在固相表面的附着机理、固相表面性质对硅藻附着的影响及具有应用前景的广谱抗污损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海洋硅藻附着研究前景

    闽江下游及河口溶解无机氮的季节分布及组成

    Get PDF
    为研究闽江下游及河口区溶解无机氮(DIN)的季节分布及组成,采集并分析了四季的表层水样。平面分布上,NO3-N不同季节有所不同;NH4-N及NO2-N不同季节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仓山区、鼓楼区附近的站位受城市污水影响而含量偏高。季节变化上,NO3-N南北段春季最高,河口段冬季最高;NH4-N南北段秋季远高于其它三个季节,河口段季节变化不大;NO2-N南北段及河口段季节变化不大。DIN组成上,南北段不同季节占比相似,DIN组成上未达到热力学平衡;河口段DIN组成季节变化不大,三态间基本达到热力学平衡。DIN[2]转化上,北段三氮之间相关性总体较弱,且与DO的相关性变化较大,三氮关系受复杂的来源、人类活动及生物化学过程影响;南段三氮之间的相关性较显著也较复杂;河口段三氮及DO之间的关系季节差异比较明显。此外,闽江下游及河口DIN年际增高及超标现象较严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6050

    SDF-1α/CXCR4信号通路对轴向应力刺激促进骨再生中影响的实验研究

    Get PDF
    目的 通过轴向应力刺激促进骨再生,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趋化因子CXC亚族受体4(stromal cell-derived-factor-1α/cysteine X cysteine receptor 4,SDF-1α/CXCR4)信号通路变化,探讨轴向应力刺激促进骨再生的机制。方法 取7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于右后肢胫骨近端内侧制备直径8 mm圆形皮质骨缺损并脱蛋白松质骨支架修复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n=24)。A组腹腔注射PBS,B组术肢给予应力刺激治疗+腹腔注射PBS,C组术肢给予应力刺激治疗+腹腔注射CXCR4拮抗剂(AMD3100)。术后2、4、8、12周,摄X线片并采用Lane-SandhuX线评分标准评价骨愈合情况,取标本行HE染色观察新生骨组织及支架降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VEGF、CXCR4表达水平;4、8周取标本Western blot检测SDF-1α及CXCR4蛋白表达水平。12周行Micro-CT检查,计算新生骨体积及新生骨密度。结果 X线片检查示,除术后2周各组骨缺损区及支架无明显变化外,4、8及12周时B组骨愈合评分均优于A、C组(P<0.05)。12周时Micro-CT扫描可见B组骨缺损修复、髓腔再通,新生骨体积及骨密度均高于A、C组(P<0.05)。HE染色显示,术后4周开始B组骨再生及支架降解均明显快于A、C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各组VEGF及CXCR4阳性表达均在4周时达峰值;各时间点B组VEGF及CXCR4表达量均显著高于A、C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4、8周时B组SDF-1α与CXCR4表达量均显著高于A、C组(P<0.05)。结论 轴向应力刺激促进骨再生可能与其促进骨缺损区组织高表达SDF-1α,激活与其下游调控BMSCs募集的CXCR4信号有关

    SDF-1α/CXCR4信号通路在轴向应力刺激促进骨再生中的作用研究

    Get PDF
    目的通过轴向应力刺激促进骨再生,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趋化因子CXC亚族受体4(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α/cysteine X cysteine receptor 4,SDF-1α/CXCR4)信号通路变化,探讨轴向应力刺激促进骨再生的机制。方法取7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于右后肢胫骨近端内侧制备直径8 mm圆形皮质骨缺损并脱蛋白松质骨支架修复模型,随机分为3组(n=24)。A组腹腔注射PBS,B组术肢给予应力刺激治疗+腹腔注射PBS,C组术肢给予应力刺激治疗+腹腔注射CXCR4拮抗剂(AMD3100)。术后2、4、8、12周,摄X线片并采用Lane-Sandhu X线评分标准评价骨愈合情况,取标本行HE染色观察新生骨组织及支架降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VEGF、CXCR4表达水平;4、8周取标本Western blot检测SDF-1α及CXCR4蛋白表达水平;12周行Micro-CT检查,计算新生骨体积及新生骨密度。结果 X线片检查示,除术后2周各组骨缺损区及支架无明显变化外,4、8及12周时B组骨愈合评分均高于A、C组(P<0.05)。12周时Micro-CT扫描可见B组骨缺损修复、髓腔再通,新生骨体积及骨密度均高于A、C组(P<0.05)。HE染色显示,术后4周开始B组骨再生及支架降解均明显快于A、C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各组VEGF及CXCR4阳性表达均在4周达峰值;各时间点B组VEGF及CXCR4表达量均显著高于A、C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4、8周时B组SDF-1α与CXCR4表达量均显著高于A、C组(P<0.05)。结论轴向应力刺激促进骨再生可能与其促进骨缺损区组织高表达SDF-1α,激活与其下游调控BMSCs募集的CXCR4信号有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01783);;\n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J05208);;\n军队后勤科研项目基金(CNJ16C013);;\n军队青年医学科技培育项目(19QNP046)~

    SDF-1α/CXCR4信号通路在轴向应力刺激促进骨再生中的作用研究

    Get PDF
    目的 通过轴向应力刺激促进骨再生,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趋化因子CXC亚族受体4(stromal cell-derived-factor-1α/cysteine X cysteine receptor 4,SDF-1α/CXCR4)信号通路变化,探讨轴向应力刺激促进骨再生的机制..

    新一轮教育改革和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三)

    Get PDF
    正如很多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所认为的,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十年之际,讨论普通高校远程教育的发展问题,系统的总结与深入的反思是不可回避的。试点目标的实现与落实情况如何,十年试点中积累的主要经验、形成的主要特色有哪些,试点过程中遭遇的深层次问题是什么、有哪些矛盾至今尚未解决,远程教

    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触发地震的初步讨论

    No full text

    地球自转9天周期地学证据一例

    No full text

    与L.Mansinha结论相悖的两个事实

    No full text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