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research outputs found

    Effect of relieving fever and reducing plasmas glucose of 3 kinds of Digupi on albino rats

    Get PDF
    作者简介: 黄小红(1966- ) , 女, 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 动物生物化学.用 3种地骨皮 (枸杞根皮、宁夏枸杞根皮、北方枸杞根皮 )原生药总提取物灌喂大、小白鼠 ,测定它们对白鼠的解热和降血糖作用 .结果表明 :枸杞根皮和宁夏枸杞根皮对角叉菜胶致热的大白鼠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北方枸杞虽也有明显解热作用 ,但其作用强度弱于枸杞和宁夏枸杞 .3种枸杞根皮中仅枸杞根皮对四氧嘧啶小白鼠有明显降血糖作用 ,其余 2种地骨皮降血糖作用不甚明显

    背光面为广谱吸收层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No full tex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掺杂广谱吸收层作为太阳能电池背光面的结构。该掺杂广谱吸收层,包括凹凸不平的晶锥掺杂黑硅、熔融凝固后的掺杂准平面硅,以及离子注入掺杂退火后的平面硅。本发明同时公开了一种制作背光面广谱吸收硅基太阳能电池结构的方法。本发明能有效提高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新疆内陆干旱区不同灌水量对长绒棉光合特性的影响

    No full text
    为探索新疆内陆干旱区不同灌水量对长绒棉新海14号光合特性的影响,利用小区试验,在5种灌水量(W)条件下,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灌水量为7650m3/hm2时,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随着灌水量的降低,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新海14号的光补偿点为50μmol/m2·s;灌水量为2850(m3/hm2)时,其光饱和点为310μmol/(m2·s),灌水量为5475m3/hm2以上时,其光饱和点为1280μmol/(m2·s)。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随灌水量的升高而增加,气孔阻力随灌水量的升高而降低。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水量的降低而提高,呈极显著负相关;棉花产量对灌水量极为敏感。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气孔阻力呈极显著负相关;蒸腾速率与气孔阻力呈显著负相关。新海14号的光合作用最适宜灌水量为6945m3/hm2;灌溉的临界值为5250m3/hm2

    干旱区灌溉量对长绒棉蕾铃脱落的影响

    No full text
    通过对地面灌溉条件下不同灌溉量和灌水量下长绒棉蕾铃脱落情况的调查,研究了灌溉量、灌水量对长绒棉全生育期、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果枝节位蕾铃脱落的影响。结果显示灌溉量过少或过多,棉花蕾铃脱落都较严重,只有灌溉量达到适宜水平,同时能够及时补充水分,蕾铃脱落才相对较低。在南疆阿克苏地区灌溉量6 000~6 200 m3/hm2蕾铃脱落率最小。棉花蕾铃脱落在花铃期比较严重,所以应注意此时棉花对水分和养分的供应。棉花中部脱落比较严重,尤其是第7果节位达到8%~9%以上

    干旱区葡萄园漫灌和滴灌压盐效果比较

    No full text
    针对干旱区葡萄园春季压盐问题,通过对漫灌和滴灌两种不同的压盐方式下土壤剖面不同深度电导率测定,研究比较了两种方式的压盐效果。结果表明,大水漫灌压盐效果显著,在灌水量1 500 m3/hm2时垂直压盐深度达100~120 cm。而滴灌方式压盐时,灌水量为600 m3/hm2即可以在以滴头为中心的水平半径200 cm、深度60 cm的半椭球状土体内形成盐分淡化区,从而满足葡萄生长需要。但要注意如果是长期的滴灌洗盐必然在田间形成条带状的盐分淡化区和集盐区

    低能碳离子束沉积(111)织构的立方SiC薄膜

    No full text
    在硅衬底上利用具有质量选择功能的低能离子束沉积技术沉积碳离子制备出除碳、硅之外无其他杂质元素的纯净的立方SiC薄膜.利用X射线光电子谱、俄歇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常温和400℃制备的样品为非晶结构,在800℃制备的样品由一富碳的表面层和有着良好化学计量比的SiC层组成,碳化硅晶体薄膜是(111)织构的.通过分析可知衬底温度、离子沉积能量和样品保温扩散时间等因素综合在一起对于在硅上沉积SiC薄膜起着重要作用.远远大于TRIM预测厚度的SiC薄膜的获得是高的衬底温度、一定注入能量的碳离子引起的增强扩散以及通道注入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干旱荒漠区土地生产力培植与生态安全保障技术

    No full text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属于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领域。1.主要科学内容:该项目面向国家两部大开发生态综合治理目标,以干旱荒漠区水土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新疆干旱荒漠区新垦土地贫瘠、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绿洲-荒漠过渡带萎缩、绿洲外围荒漠生态系统受损等以及绿洲农业面临的干旱、盐碱、风沙三大环境问题,在新垦绿洲区重点开展了以土壤盐渍化治理与功能改善、土地生产力提升、地表水、地下水联合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绿洲生产力培植与水土生态安全调控技术的研发与试验示范;在绿洲-荒漠过渡带重点开展了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建植微咸水利用技术、绿洲-荒漠过渡带逆境造林技术以及以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的互存、荒漠植被与人工植被的生态融合、绿洲边缘荒漠林与人工防护林体系生态整合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融合技术的研发与试验示范;在绿洲外围荒漠生态脆弱区,重点开展了包括荒漠植被保育恢复、退化生态系统改造恢复等为主要内容的干旱荒漠区退化牛态系统综合治理技术的研发与试验示范;在区域尺度上,提出了集绿洲外围风沙沉降带、绿洲边缘骨干防护林、绿洲内部林网等于一体的干旱荒漠区绿洲防护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模式。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该项成果研发提出干旱荒漠区绿洲土地生产力培植与水土生态安全技术模式7套;研究确立了保障绿洲水土生态安全和维系绿洲-荒漠过渡带环境稳定的生态水位阈值;研发提出绿洲-荒漠过渡带生态融合与荒漠植被恢复与建植技术3套;研发提出荒漠区退化荒漠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4套;构建新垦绿洲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技术1套;制定技术标准4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3项(其中授权5项),软件登记11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4部,提交绿洲发展战略和生态安全问题咨询报告3份;培养博士7人,硕士19人和一批中青年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3.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及应用推广该项成果对干旱荒漠区新垦绿洲土地开发与合理利用和荒漠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治理等重大科学问题的探索以及一系列成果的发表丰富了干旱荒漠区绿洲生态学、荒漠环境学和干旱区地理学研究的科学内涵,促进了学科发展,提高了干旱荒漠区水土资源开发的科学性。干旱荒漠区土地开发保护技术与绿洲土地生产力培植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推广,为干旱荒漠区新垦绿洲的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生产力提升提供了科技示范,3年推广约307万公顷,促进了农牧民致富和生态改善,实现了经济高效与生态安全。同时,也为新疆未来3000万亩荒漠土地的开发提供了相关技术储备。绿洲-荒漠过渡带生态保育技术、绿洲外围荒漠植被恢复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治理技术以及绿洲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技术的研发提出与成功实践,大大提高了绿洲-荒漠过渡带的生态功能,增强了荒漠环境的稳定性,促进了绿洲生态安全,为脆弱区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技术成果在新疆干旱区累计推广2170万公顷

    绿洲农业高效用水技术集成与示范

    No full text
    简要技术说明: 该成果围绕棉花、葡萄、小麦3大作物,从干旱绿洲区作物高效用水和提高作物水分生产效率的目标出发,研究形成了棉花高效用水技术模式3套、葡萄高效用水技术模式1套、小麦优化灌溉节水及配套栽培技术模式1套、干旱绿洲区农业高效用水管理技术模式1套,开发了15项农业节水关键技术和1套“农业灌溉决策支持系统”,筛选出节水配套抗旱小麦品种2个、抗旱棉花品种1个,制定了农业高效用水技术规程7项,研发了专利产品1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人才培养12名、发表论文45篇。通过对高效灌溉技术、农艺高效用水技术、高效用水管理技术等3方面的关键技术的集成与创新,研究形成了干旱绿洲区特色作物(棉花、葡萄、..

    干旱内陆河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研究与集成

    No full text
    本课题从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三个方面,集成了农业高效节水、水肥盐调控、生态保护、监测与管理等关键技术,提出了干旱内陆河灌区农业节水技术集成体系与应用模式。提出了仅需根据水流推进过程确定土壤入渗参数和田面糙率系数的新方法,简化了地面灌溉设计。提出了根据土壤剖面含水率变化估算柽柳生长条件下潜水蒸发的理论方法与数学模型,为解决天然植被实际生态耗水问题提供了简易可行的方法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