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research outputs found

    苯氧异丁酸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糖尿病活性(英文)

    Get PDF
    目的设计及合成新型苯氧异丁酸类抗糖尿病化合物。方法关键步骤采用亲核取代反应或M itsunobu缩合反应把亲脂性片段和酸性片段连接成一体,共合成了8个新目标物。用核磁共振、红外、质谱进行结构确认。结果体外胰岛素增敏活性测试(3T3-L1脂肪细胞)结果显示,分别将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目标物A和B加入已经存在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培养液中,用GOD-POD方法分析得到上清液葡萄糖浓度分别为5.942,6.339,6.226和6.512mmol.L-1。结论目标物A在胰岛素抵抗实验(3T3-L1脂肪细胞)中抗糖尿病活性介于市售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之间,而目标物B的活性略低于吡格列酮

    陕西省靖边县沙地水分与植被建设

    No full text
    根据毛乌素沙地靖边县海则滩镇钻孔剖面沙层水分含量的测定,研究了该区沙地剖面水分分布特点、沙层水分存在形式、水分平衡、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以及植被建设等问题。结果表明,该区500 cm深度范围内沙层剖面含水量的变化特点是草地0-200 cm和灌木林地0-300 cm含水量较低,草地200-500 cm和灌木林地300-500 cm含水量较高;草地沙层含水量明显高于灌木林地,草地含水量变化范围为1.0%~6.0%,平均为3.4%;灌木地含水量变化范围为0.7%~2.8%,平均为1.5%。草地沙层剖面200 cm以下有含量大于3%的高含量薄膜水和含量大于5%的重力水存在,显示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较强。灌木林地沙层中一般缺少重力水和高含量薄膜水,指示灌木林地降水对地下水补给较弱。该区水分为正平衡,其原因除了降水较多之外,沙层入渗率高和受蒸发消耗较少也是重要原因。由于靖边县沙地区降水量较多,沙地水分活跃层分布深度在200~300 cm之间,较沙漠区分布深度增加了100-200 cm。沙层水分含量的剖面变化表明,该区沙层水分能够满足耐旱灌木林生长的需要,适于发展防风固沙效果好的灌木林。</p

    榆林地区与关中平原清代旱灾对比研究

    No full text
    通过对榆林地区和关中平原清代(1644-1911年)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这两个地区旱灾进行了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在清代的268年里,榆林地区发生旱灾66次,平均每4.1年发生1次,其中轻度旱灾、中度旱灾、大旱灾和特大旱灾各发生22次、38次、4次和2次。关中平原发生旱灾89次,平均每3.0年发生1次,其中轻度旱灾、中度旱灾、大旱灾与特大旱灾分别为29次、41次、14次和5次。关中平原旱灾频次是榆林地区的1.3倍。榆林地区清代旱灾主要发生在秋季,关中地区的旱灾主要发生在夏季,两个地区清代旱灾均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为旱灾少发阶段,晚期为旱灾多发阶段。年平均降水量显著减少是造成这两个地区旱灾发生的主要原因。</p

    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清代蝗灾研究

    No full text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对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榆林地区清代(1644- 1911年)蝗灾的变化规律、蝗灾等级、发生条件及其预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清代的268a里,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地区共发生蝗灾16次,平均每16. 8 a发生1次。该区清代中期是蝗灾较少发生期,早期和晚期为蝗灾较多发生期。在晚期阶段1850- 1879年间的30a里,平均4. 3a发生1次,且蝗灾规模大而严重,为蝗灾大爆发期。该区的蝗灾主要是由当地生长的蝗虫造成的,少数规模较大的蝗灾是省外蝗虫迁移至该区造成的。研究地区夏蝗和秋蝗发生较多,并且夏蝗发生次数略高于秋蝗。该区清代发生最多的是中度蝗灾,其次为轻度蝗灾,重度蝗灾发生最少。降水量与蝗灾发生频次的相关系数较气温的大,降水偏少年易于发生蝗灾,轻度和中度旱灾是蝗虫猖獗的最佳条件,大旱和特大干旱并不利于蝗灾发生。根据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地区清代蝗灾发生的自然条件预测,在该区降水偏少年,特别是夏季出现轻度、中度旱灾的年份容易发生蝗灾,这时要加强蝗灾的预防。</p

    鄂尔多斯高原清代风灾

    No full text
    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利用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了鄂尔多斯高原清代的风灾。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高原清代发生风灾51次,平均每5.3 a发生1次。其中轻度风灾16次、中度风灾34次、大风灾1次,分别占风灾总数的31.3%、66.7%、2.0%。研究区清代风灾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1644&mdash;1783年,发生风灾24次,平均每5.8 a发生1次,为风灾频次居中的多发阶段。第2阶段为1784&mdash;1843年,发生风灾4次,平均每15 a发生1次,为风灾频次最少的低发阶段。第3阶段为1844&mdash;1911年,发生风灾23次,平均每3.0 a发生1次,为风灾频次最高的多发阶段。从清代早期到晚期,鄂尔多斯高原风灾频次呈上升趋势。鄂尔多斯高原清代有4次风灾爆发期,分别为公元1708&mdash;1710年、1851&mdash;1853年、1878&mdash;1884年和1908&mdash;1910年。在1878&mdash;1910年间有2次风灾爆发期,对应于中国东部和北半球的低温期。鄂尔多斯高原清代风灾有6 a左右的短周期和23 a左右的长周期,其中23 a的周期是第一主周期。该区风灾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强冬季风的活动,在气候寒冷期或干旱期发生频率较高。</p

    磁场对大鼠肾上腺一氧化氮和神经肽Y含量的影响

    No full text

    鄂尔多斯高原清代霜雪灾害研究

    No full text
    根据历史文献统计分析,并应用最小二乘法和小波分析法,研究了鄂尔多斯高原清代霜雪灾害发生频次、等级、阶段、周期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 鄂尔多斯高原清代发生霜雪灾害75次,平均每3.5a发生1次,其中轻度霜雪灾害13次、中度霜雪灾害53次、重度霜雪灾害9次,分别占灾害总数的17.3%、70.6%、12.1%。鄂尔多斯高原清代霜雪灾害变化可分为5个阶段,分别在1644~1753年、1754~1783年、1784~1803年、1804~1863年、1864~1911年。第1、3、5阶段为霜雪灾害低发期,第2、4阶段是霜雪灾害高发期。霜雪灾害发生频次和强度显示,研究区清代发生了两个霜雪灾害爆发期,代表了两次寒冷气候事件,分别发生在公元1764~1783年和1834~1863年。研究发现该区西部清代霜雪灾害主要为发生在冬季的强冷空气引起气温降至-6.4℃以下的强低温型霜冻灾害,东部地区主要是发生在秋季偏暖月份冷空气引起的气温降至0℃以下的弱低温型霜冻灾害。研究区清代霜雪灾害变化主要有40~45a的长周期,16~18a、11~15a的中周期和5~8a的短周期。该区的霜雪灾害发生周期可以作为霜雪灾害预防的参考依据。</p

    陕西省榆林地区1644-1949年旱灾与干旱气候事件

    No full text
    [目的]揭示榆林地区1644&mdash;1949年干旱灾害等级、时间变化及成因。[方法]根据历史文献统计分析,并应用小波分析等方法。[结果]在1644&mdash;1949年的306a里,榆林地区有明确记载的旱灾86次,平均每3.6a发生1次。其中轻度旱灾发生32次,中度旱灾发生41次,大旱灾发生7次,特大旱灾发生6次,分别占旱灾总数的37.2%,47.7%,8.1%和7.0%。榆林地区1644&mdash;1949年旱灾变化可分为2个阶段,第Ⅰ阶段为1644&mdash;1829年,为旱灾少发阶段;第Ⅱ阶段为1830&mdash;1949年,为旱灾多发阶段。该区1876&mdash;1879年、1899&mdash;1901年和1928&mdash;1931年连年发生严重旱灾,代表了3次干旱气候事件的存在,在此期间,榆林地区的气候性质发生了改变,由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转变为温带干旱非季风气候。榆林地区1644&mdash;1949年的旱灾有7a左右的短周期,14a左右的中周期,36a左右的长周期。[结论]榆林地区旱灾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当年降水量的减少,大旱灾和特大旱灾发生年的降水量分别减少100mm余和150mm余,中小规模的旱灾部分是降水量集中造成,部分是年降水量减少造成的。旱灾等级与频次指示,1644&mdash;1829年为气候较湿润阶段,1830&mdash;1949年为气候较干旱阶段。</p

    西安周至渭河漫滩沉积特征与洪水变化

    No full text
    揭示近120年来渭河周至段洪水发生特点与规律以及洪水产生原因。采用了野外考察、区域地貌对比法和激光粒度仪分析法。周至渭河ZZ1漫滩沉积剖面为近120年来形成的,剖面中的洪水沉积厚度为2.2 m,可以分为14层。该剖面中的河漫滩洪水沉积物粒径较下游明显大,以粗砂和中砂为主,仅在顶部30 cm厚度范围内以粉砂与粘粒成分为主。剖面中的粗砂含量一般在50% ~ 65%之间,中砂含量一般在15% ~ 30%之间。周至渭河河漫滩洪水沉积物粒径比下游显著大,指示该剖面沉积物形成时洪水动力强。该区渭河近120年来至少发生了14个洪水事件,这14个洪水事件漫滩洪水深度和洪水规模由大到小的变化顺序依次为第9次洪水&gt;第5次洪水&gt;第6次洪水&gt;第4次洪水&gt;第7次洪水&gt;第3次洪水&gt;第14次洪水&gt;第8次洪水&gt;第1次洪水&gt;第10次洪水&gt;第11次洪水&gt;第13次洪水&gt;第12次洪水&gt;第2次洪水。西安周至ZZ1剖面洪水沉积指示的洪水事件主要是当时夏季风活动增强和年水量增加到了800 ~ 900 mm造成的。</p

    关中平原黄土中第1层古土壤发育时的土壤水分研究

    No full text
    根据关中平原西安地区和宝鸡地区调查和实验分析资料,研究了该区黄土中第1层红褐色古土壤发育时的土壤有效水含量、重力水分布、水循环和水分平衡等问题。结果表明,该层古土壤CaCO_3与元素Sr迁移深度达到了4.2 m,位于古土壤黏化层底界之下的风化黄土层发育厚度为2.2 m,淋滤裂隙发育深度为3.9 m,Fe_2O_3含量较高的红色铁质黏土胶膜迁移到了土壤黏化层底界之下约1 m深处的黄土中,迁移到了4.2 m深处的CaCO_3结核中方解石结晶良好。这些指标显示,在西安和宝鸡地区该层古土壤发育的最温湿阶段,土壤重力水带分布深度至少达到了4.2 m,当时该区4.2 m深度范围内土层水分充足,在植被生长季节和每年绝大部分时间里土层平均含水量一般为22%左右,在蒸发与植被吸收、树冠截留以及地表径流损失之后剩余的可利用有效水含量为14%左右,当时土壤水分充足,没有土壤干层发育,能够满足茂盛森林植被发育的需要。西安和宝鸡附近S_1古土壤发育时的最湿润时期土壤重力水带分布深度比现今大2 m左右,土壤水是酸性的。在关中平原S_1古土壤发育时,土壤水分的收入量大于支出量,土壤水分为正平衡,土壤水循环正常,每年雨季一般有较多的水分通过土壤入渗补给地下水,这也是当时土层含水量高的原因。关中平原与洛川等地2003丰水年的重力水分布深度与含水量证实了S_1古土壤发育时的土壤水研究结果是可靠的。多项指标显示,在S_1古土壤发育的最温湿阶段,夏季风气团能够频繁越过秦岭山脉到达关中平原地区,秦岭南北均为亚热带气候,这表明当时秦岭失去了温带与亚热带气候分界线的作用。S_1古土壤发育过程经历了5万余年的漫长时间,在最温湿阶段之外的其它阶段,发育森林草原等植被是可能的。本项研究确定的土壤古水分水指标对国内外的研究有重要应用价值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