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research outputs found

    雇佣契约制度研究

    Get PDF
    雇佣契约萌芽并发展于罗马法,劳动契约是雇佣契约社会化的产物。劳动关系虽受一定程度的国家干预,但仍属私权关系,劳动契约的有关规范仍属私法范畴。中国未来民法典合同篇中应规定雇佣契约一章,作为劳动契约法制的基础,以解决学理与实务适用上的困难

    合同权利让与仲裁条款之效力

    Get PDF
    目前各国对于合同权利让与仲裁条款效力问题的处理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规则。以仲裁条款独立性理论来反对自动转让规则,不符合该理论的本意。在没有具体的程序法规则时,一些实体法规则可以由于类推而适用的;目前仲裁协议的人身因素已基本不复存在;仲裁义务的移转对权利人获得履行的可能性并不会有影响。因此,以上关于仲裁条款定性的三方面并不足以构成反对自动转让规则的理由。此规则已基本得到了两大法系各国司法实践的一致认可。我国在立法上也应确立自动转让规则。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2005年度中青年项目“债权让与制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05SFB3015

    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鸟类多样性与区系组成

    No full text
    生物多样性编目是自然保护地有效管理与政策制定的基础。本研究收集整理了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简称钱江源国家公园)内的鸟类记录,数据来源包括专项鸟类调查、红外相机调查、自动录音调查、公众科学活动4大类。共记录到分属17目64科的252种鸟类。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为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和白鹤(Grusleucogeranus),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34种;在IUCN物种红色名录和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受威胁(即极危、濒危、易危和近危)的分别有10种和34种:共计有46种鸟类为需受重点关注的物种,占总物种数的18.25%。记录到4种浙江省鸟类新记录,分别为黄嘴角鸮(Otus spilocephalus)、方尾鹟(Culicicapa ceylonensis)、远东苇莺(Acrocephalus tangorum)和蓝短翅鸫(Brachypteryx montana)。钱江源国家公园内鸟类组成兼具古北界和东洋界成分,东洋种(45.24%)占比略高于古北种(42.46%);留鸟和迁徙性鸟类的物种数近似;繁殖鸟类中以东洋种为主(68.79%),冬候鸟中则以古北种占绝对优势(94.83%)。本研究结果表明,钱江源国家公园虽然面积有限(252 km2),但记录鸟种数占浙江全省的52%,在鸟类多样性保护中有重要价值;同时本研究的结果将为该国家公园管理以及未来的鸟类监测和研究提供基础本底

    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功能分区对黑麂保护的有效性评估

    No full text
    功能分区是统一协调国家公园不同保护管理目标的主要措施,对于国家公园的有效管理有重要意义。钱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首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被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4个部分,对应不同的保护管理措施。本研究分析了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现有功能分区与其首要保护对象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的适宜栖息地之间的空间关系。在红外相机调查获取的94个黑麂分布点的基础上,结合海拔、地形、植被特征、人为活动干扰等15个环境特征变量,采用MaxEnt模型预测国家公园内黑麂适宜栖息地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黑麂倾向于出现在森林较为原始和道路密度较低的区域,其适宜栖息地面积42.5 km~2,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16.9%。其中,69.3%的黑麂适宜栖息地位于核心保护区,30.4%位于生态保育区,表明国家公园现有功能分区能很好地满足黑麂栖息地保护的需求。此结果也证明黑麂可以作为其分布范围内保存较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指示性物种。通过生境恢复、廊道建设和跨省共建促进黑麂栖息地的完整性保护,是加强该区域黑麂栖息地保护的关键措施

    利用红外相机网络调查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的兽类及雉类多样性

    No full text
    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采用红外相机技术系统地调查了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中型地栖兽类和鸟类的多样性组成。调查共获得244个有效位点的数据,其中兽类和雉类的照片和视频共67 086份,有效探测数16 129次,包括分属6目15科的野生兽类21种、野生雉类5种、家畜及家禽4种。记录到雉类以外的其它鸟类52种,分属6目15科。在野生兽类和雉类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分别为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合计占物种总数的35%。IUCN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易危VU"的物种2种,"近危NT"的物种5种,合计占物种总数的27%。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的动物1种,"易危"7种,"近危"5种,合计占物种总数的50%。独立探测数最高的兽类为小麂(Muntiacus reevesi),雉类为白鹇(Lophura nycthemera)。调查显示古田山保护区内受威胁的野生兽类和雉类的比例较高。本次调查将红外相机均匀布设于整个保护区,持续时长一年,全面监测保护区内兽类和雉类的物种组成与相对多度,为古田山保护区后续的科研项目和科学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白鹇日活动节律研究

    No full text
    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系统调查和分析了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的性比、集群方式和日活动节律。调查期间共获得244个有效位点的数据,累计58 890个工作日,收集到33 276份白鹇的照片和视频,有效探测5 687次,统计出雄性成体(含亚成体)3 946只次,雌性4 179只次,雌雄性比为1.06︰1。记录到群体大小从2至12只不等,群的组成方式多样。日活动节律分析的结果显示,白鹇的日活动时间段为5:00~18:00时,于6:00时、11:00时和16:00时有3个活动高峰,其间于10:00时和14:00时出现两个活动的低谷。雌雄个体的日活动节律基本一致,但雄性个体相比雌性清晨的活动高峰延长1 h(雌性6:00~8:00时,雄性6:00~9:00时),而午后的静息低谷推后1 h(雌性14:00时,雄性15:00时)。日活动节律密度函数分析结果显示,白鹇的日活动节律存在季节性变化。白鹇在春季和冬季存在早晚两个明显的活动高峰,而夏季和秋季在6:00~18:00时都较为活跃。同时,相比其他季节,白鹇在冬季早晨开始活动的时间推迟,傍晚结束活动的时间提前。不同季节的比较表明,白鹇在冬季和春、夏季的日活动节律重叠程度最低。白鹇日活动节律在低海拔带(200~700 m)和高海拔带(700~1 200 m)上存在差异,低海拔带个体在夏季和冬季的傍晚比高海拔带个体活跃。本研究结果为保护区内白鹇的保护管理提供了基础的科学依据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的分布格局及其季节变化

    No full text
    为了解浙江省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的分布格局和季节变化, 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我们对其进行了为期2年的网格化监测。共有44个公里网格拍摄到白颈长尾雉,独立探测数量为211次,雌雄性比为1:1.64。白颈长尾雉主要分布在实验区和缓冲区,其探测率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林、针阔叶混交林、人工油茶(Camelliaoleifera)林和常绿阔叶林中依次递减,主要分布在海拔600–800 m。冬、春两季,白颈长尾雉活动强度和区域相对较小,而夏、秋两季活动强度和区域相对增加,其分布在海拔段(F_(4,12)=3.76, P 0.05)。这表明白颈长尾雉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海拔和气温影响,随月平均气温的升高有向高海拔迁移的趋势。模型选择和多模型推断显示,最优模型仅保留"100 m内水源"这一个变量,次优模型是"100 m内水源×海拔",最优和次优模型的权重分别为0.18和0.14,"100m内水源"和"海拔"是影响白颈长尾雉在保护区内分布的重要因子,重要值分别为0.82和0.51。因此,白颈长尾雉的分布并非仅由某一个或几个环境变量决定,而是由多个环境变量共同决定。气温的变化和对不同海拔段的选择是导致白颈长尾雉形成不同季节分布格局的原因

    基于MAXENT模型的古田山保护区黑麂生境适宜性评价

    No full text
    浙江开化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的集中分布区之一。近年来,保护区内黑麂面临着生境丧失和破碎化的威胁。本研究应用MAXENT模型,结合古田山保护区2014—2017年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和主要环境变量数据,对保护区内黑麂生境适宜性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距阔叶林距离、海拔两个变量对黑麂生境适宜性的季节性变化影响最为显著。古田山保护区不同季节黑麂的适宜生境面积为:春季2 086.38 hm~2、夏季2 608.74 hm~2、秋季2 502.27 hm~2和冬季1 746.27 hm~2,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5.74%、32.18%、30.87%和21.54%。从空间分布来看,黑麂适宜生境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和北部区域。建议加强对保护区的核心区和北部区域自然植被的保护与恢复,以及对保护区人为干扰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钱江源国家公园红外相机监测平台进展概述

    No full text
    钱江源国家公园红外相机监测平台由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大学合作建立,覆盖了钱江源国家公园全域和毗邻的安徽及江西省的部分区域。其中,钱江源国家公园古田山片区的监测始于2014年5月,其他区域的监测始于2018年7月;毗邻的江西、安徽区域的监测分别始于2017年11月和2018年3月。截至2020年5月,共在343个公里网格内完成了1,033个有效位点的调查,总有效相机工作日331,834d,共获得兽类、鸟类的照片和视频718,515份,独立有效探测数151,221次。其中, 658,644份照片和视频可鉴定到物种,对应133,204次独立有效探测。记录到分属7目15科的野生兽类23种,分属9目27科的野生鸟类75种。通过覆盖全域的长期监测,完成了钱江源国家公园大中型兽类的本底调查,开展了关键物种栖息地利用和种群动态等研究,为国家公园的规划、保护管理措施的制定和保护管理成效的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持。今后,本监测平台将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进一步拓展,以服务于国家公园主要保护目标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的案例和素材

    利用红外相机公里网格调查钱江源国家公园的兽类及鸟类多样性

    No full text
    2014年5月至2019年4月,作者采用红外相机技术调查了浙江省钱江源国家公园的兽类及鸟类多样性。将整个国家公园划分为267个1km×1km的调查网格,每个网格内设置3个固定调查位点,使用1台红外相机定期在同一网格内的位点之间进行轮换。其中,古田山片区在5年内共完成14轮次调查,古田山以外的区域自2018年7月纳入调查范围,何田、长虹片区完成2次轮换,齐溪片区完成1次轮换。在253个网格内的741个有效位点上共获得140,413个相机工作日的数据,采集兽类和鸟类的照片和视频268,833份,有效探测数74,368次,鉴定出21种野生兽类, 72种野生鸟类, 5种家畜及家禽。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即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种,合计占野生物种总数的20.4%。被IUCN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易危(VU)的5种,近危(NT)的4种,合计占物种总数的9.7%。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的1种,易危(VU)的9种,近危(NT)的10种,合计占物种总数的21.5%。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大中型兽类为小麂(Muntiacus reevesi),鸟类为白鹇(Lophura nycthemera)。本次调查获得了国家公园内兽类和鸟类的多样性组成、空间分布和相对多度,为长期科研监测和科学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