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research outputs found

    一个用于区域物种多样性综合评价的指数

    Get PDF
    区域尺度物种多样性评价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保护区的建设也具有指导意义.选取全国具有代表性的57处自然保护区,构建大尺度陆栖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数据库,在物种水平上,探讨了一个用于区域物种多样性综合评价的E指数,即给予每个类群相同的权重,由陆栖脊椎动物四大类群综合计算而得.通过对物种丰富度的变形P指数和E指数进行比较,得到以下结论:E指数与物种丰富度有着极显著的相关性,二者都能用来评价物种多样性,但E指数比物种丰富度更能无偏颇地评价区域物种多样性,包含的信息更多,而P指数则会低估两栖类和爬行类物种数量较多的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这种低估对于南方的保护区尤为严重.因此,为使区域尺度物种多样性评价更加科学合理,本文推荐运用E指数

    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70年:发展历程、学术成就概览

    Get PDF
    本文概略评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物理海洋学各分支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若干学术成就。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起步于海浪、潮汐、近海环流与水团,以及以风暴潮为主的海洋气象灾害的研究。随着国力的增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涌现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提出了被国际广泛采用的"普遍风浪谱"和"涌浪谱",发展了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提出了"准调和分析方法"和"潮汐潮流永久预报"等潮汐潮流的分析和预报方法;发现并命名了"棉兰老潜流",揭示了东海黑潮的多核结构及其多尺度变异机理等,系统描述了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提出了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南海分支(或称南海贯穿流);不断完善了中国近海陆架环流系统,在南海环流、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黄海冷水团环流、黄海暖流、渤海环流,以及陆架波方面均取得了深刻的认识;从大气桥和海洋桥两个方面对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洋际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发展了浅海水团的研究方法,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水团的分布和消长特征与机制,在大洋和极地水团分布及运动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阐明了南海中尺度涡的宏观特征和生成机制,揭示了中尺度涡的三维结构,定量评估了其全球物质与能量输运能力;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海洋锋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提出了地形、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等锋面动力学机制;构建了"南海内波潜标观测网",实现了对内波生成–演变–消亡全过程机理的系统认识;发展了湍流的剪切不稳定理论,提出了海流"边缘不稳定"的概念,开发了海洋湍流模式,提出了湍流混合参数化的新方法等;在海洋内部混合机制和能量来源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并阐述了混合对海洋深层环流、营养物质输运等过程的影响;研发了全球浪–潮–流耦合模式,推出一系列海洋与气候模式;发展了可同化主要海洋观测数据的海洋数据同化系统和用于ENSO预报的耦合同化系统;建立了达到国际水准的非地转(水槽/水池)和地转(旋转平台)物理模型实验平台;发展了ENSO预报的误差分析方法,建立了海洋和气候系统年代际变化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中深层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步建成了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网;持续开展南北极调查研究;建立了台风、风暴潮、巨浪和海啸的业务化预报系统,为中国气象减灾提供保障;突破了国外的海洋技术封锁,研发了万米水深的深水水听器和海洋光学特性系列测量仪器;建立了溢油、危险化学品漂移扩散等预测模型,为伴随海洋资源开发所带来的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警预报提供科学支撑。文中引用的大量学术成果文献(每位第一作者优选不超过3篇)显示,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培养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这是最宝贵的成果。这支队伍必将成为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攀登新高峰的主力军

    海平面上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及适应措施

    No full text
    海平面上升导致了海岸线后退、沿海侵蚀、风暴潮加强、生物栖息地改变、湿地变迁等,引起了近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以美国Hillsborough County为研究区域,应用SLAMM模型,模拟了海平面从2010年-2100年上升1m的情景下各类用地面积的变化,利用效益转移法评价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①旱地面积减少3037 hm2,湿地面积增加3037 hm2,其中河口水域、滩涂、盐沼、定期洪水沼泽面积大幅度增加;季节性洪水沼泽、潮汐淡水沼泽、河流潮汐、沙滩面积大幅度减少,其它类型湿地受影响较小。②湿地总面积的增加反而导致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的降低,从2010年的61672万美元降低到2100年的61548万美元,这是由于净水湿地和沙滩大面积损失引起的;其中艺术娱乐、水调节、气候调节、文化精神价值将下降,水供应、栖息地保护、干扰调节和废物处理价值将上升。③防护、适应、后退三种措施分别降低、不影响、提升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应根据其适用范围综合应用以制定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适应性措施

    Preparation of composite adsorbent with high performance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No full text
    为解决吸附剂强化传热和强化传质之间的矛盾,以氯化钙和木屑为原料,采用炭化活化造孔的方法强化传质,通过加入膨胀石墨强化传热,考察了炭化活化温度和膨胀石墨加入比例对复合吸附剂性能的影响。宏观的吸氨性能测试以及微观的参数表征表明炭化活化法制备的吸附剂孔隙发达,氯化钙含量高而且分布均匀,强化了吸附氨气过程中的传质速率;炭化活化温度对样品的氯化钙含量和结晶度,吸附量以及吸附速率都有重要的影响。膨胀石墨的加入强化了吸附剂的传热,提高了吸附速率。实验结果表明,500℃温度下制备的吸附剂,在膨胀石墨含量为30%时,其在0.5h内的吸附速率较快,在吸附时间分别为10,20和30min时,其吸附量达到0.37, 0.47和0.53 g/g,而且解决了氯化钙吸氨过程中的膨胀结块问题

    高传热和传质性能复合吸附剂的研发

    No full text
    为解决吸附剂强化传热和强化传质之间的矛盾,以氯化钙和木屑为原料,采用炭化活化造孔的方法强化传质,通过加入膨胀石墨强化传热,考察了炭化活化温度和膨胀石墨加入比例对复合吸附剂性能的影响。宏观的吸氨性能测试以及微观的参数表征表明炭化活化法制备的吸附剂孔隙发达,氯化钙含量高而且分布均匀,强化了吸附氨气过程中的传质速率;炭化活化温度对样品的氯化钙含量和结晶度,吸附量以及吸附速率都有重要的影响。膨胀石墨的加入强化了吸附剂的传热,提高了吸附速率。实验结果表明,500℃温度下制备的吸附剂,在膨胀石墨含量为30%时,其在0.5h内的吸附速率较快,在吸附时间分别为10,20和30min时,其吸附量达到0.37, 0.47和0.53 g/g,而且解决了氯化钙吸氨过程中的膨胀结块问题

    独居石的分解方法

    No full text

    双模式功率分流无级变速器的分析与设计

    No full text
    提出了一种系统方法,用于双模式功率分流无级变速器的分析与设计。建立了基于机械点的功率分流无级变速器的速比、转矩比、功率分流比特性方程。通过对速比、转矩比、功率分流比设定限值,获得机械点可行域。给定功率分流无级变速器的结构简图,由机械点可行域得到基本速比可行域,采用2K-H(NGW)型简单行星齿轮组,获得可行结构方案。建立了模式切换条件,使输入分流与复合分流在低速比机械点进行同步切换,获得了3个结构简图。设定两个机械点为0.66和1.33,获得了双模式功率分流无级变速器的结构方案。通过模式切换,该结构方案能有效减小无级变速支路的功率、转速、转矩,当速比范围为0.4<τ<1.8时,系统效率高于90%

    余热制冷用氯化钙/硅胶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No full text
    为了开发出利用余热进行吸附制冷的高性能吸附剂,采用浸渍法在真空下将氯化钙担载于粗孔硅胶上,制备了硅胶/氯化钙复合吸附剂,测试了复合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速率,测试结果表明:浸渍法得到的复合吸附剂对水具有更大的吸附能力,在20%的湿度下,复合吸附剂在2h的吸附量为15.64g/100g吸附剂,是单一硅胶在相同条件下吸附量的8.06倍。用制备的复合吸附剂制作了一台小型吸附制冷机并进行了测试,当热源温度为90℃,冷却水温度为35℃时,在整个循环周期内(15rain),制冷功率为0.705kW,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功率(SCP)为70.51W/kg,COP为0.25

    新型复合吸附剂传热性能的强化

    No full text
    以氯化钙和杉木屑为原料,通过炭化活化的方法制备具有发达孔隙结构的吸附剂,然后加入膨胀石墨以强化吸附剂的传热性能。石墨的含量从0%到50%变化,通过氨吸附性能实验考察石墨含量对吸附量和吸附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四个小时内,复合吸附剂对氨气的吸附量随着膨胀石墨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吸附速率随膨胀石墨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而导热系数随膨胀石墨含量的增加单调的增加。对吸附制冷而言,膨胀石墨含量为30%的复合吸附剂具有最佳性能,其导热系数达到0.1937W/(m·K),吸附时间为15min时对应的吸附量达到0.431g/g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非线性效应研究

    No full text
    文章介绍了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受激布里渊散射(SBS)、四波混频(FWM)效应和自相位调制(SPM)效应这几种重要的非线性效应,分析了其产生机理及在实际应用中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从几种非线性效应的基本原理出发,采用理论分析与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影响几种非线性效应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抑制消除方法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