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research outputs found

    氧氯化锆生产中转型料酸解与絮凝脱硅过程

    No full text
    以锆英石碱分解所得烧结料经水洗、转型后的转型料为原料,研究其盐酸酸解与酸解液絮凝脱硅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对脱硅效果的影响,并采用红外与核磁共振表征水洗料转型、转型料酸解及酸解液絮凝过程中硅酸聚合状态.实验获得优化的酸解与絮凝条件为:酸解温度微沸,酸解时间5 h,酸解酸度5.20 mol/L(以HCl计),锆液浓度125 g/L以Zr(Hf)O2

    氧氯化锆生产中转型料酸解与絮凝脱硅过程

    No full text
    以锆英石碱分解所得烧结料经水洗、转型后的转型料为原料,研究其盐酸酸解与酸解液絮凝脱硅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对脱硅效果的影响,并采用红外与核磁共振表征水洗料转型、转型料酸解及酸解液絮凝过程中硅酸聚合状态.实验获得优化的酸解与絮凝条件为:酸解温度微沸,酸解时间5 h,酸解酸度5.20 mol/L(以HCl计),锆液浓度125 g/L[以Zr(Hf)O2计],絮凝温度40℃,絮凝时间1 h,絮凝剂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类CPAM-1,絮凝剂浓度1%(ω),加入量4%(φ).在该条件下进行5 L规模实验,氧氯化锆水溶液硅含量稳定降至(35~50)×10-6(ω),锆含量及酸度分别为120 g/L[以Zr(Hf)O2计]和5.10 mol/L(以HCl计),由该水溶液蒸发浓缩结晶所得氧氯化锆产品指标与市售普通级产品相当

    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海峡两岸圆桌论坛·实录

    No full text
    徐新建(四川大学教授、人类学高级论坛副秘书长):大家好。今天的话题围绕"文化转型"展开。据我所知这既是人类学圈的一个新提法,也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我想请徐杰舜教授首先交代一下议题的来源和这次圆桌对话的意义。虽然在座有部分学者参与谋划了很久,但多数人是没有参与的。今天上午周大鸣教授做了简短的表态,强调提"文化转型"的目的是一种抗争,也就是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抗争,后者提出的"社会转型"几乎主导了现实社会的思想和实践。我想,这已涉及了知识生产和学术政治,值得各位关注。下面就请徐杰舜老师做简要说明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