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research outputs found

    基于肠肝轴研究栀子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影响

    Get PDF
    目的观察栀子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大鼠的影响,并基于肠肝轴探讨栀子苷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5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7只。即正常组、模型组、栀子苷组、盐酸吡格列酮组及培菲康组。除正常组外,其余28只大鼠采用高脂饮食16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在造模第9周开始给药,共治疗8周。第16周末经腹主动脉取血,生化法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肝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终点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LPS)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显示出典型的NASH组织学特征,经栀子苷干预后,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浸润较模型组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上皮细胞少量脱落,肠黏膜机械屏障受损。经栀子苷干预后,回肠黏膜结构完整,未见明显肠上皮细胞脱落。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脂肪重量、肝湿重、肝指数、肝脏TG含量、血浆LPS水平、肝组织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1)。经干预后,栀子苷组大鼠脂肪重量、肝湿重、肝指数、肝脏TG含量、血浆LPS水平、肝组织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P<0.01)。结论栀子苷能明显改善大鼠肠黏膜组织结构,保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显著降低血浆LPS水平,显著降低NASH大鼠肝组织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提示栀子苷治疗NASH的作用机制与调节肠肝轴、改善肠黏膜屏障、减少内源性LPS产生、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有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673660)2017、2018厦门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课题(No.2017X0547; No.201810384230

    基于肠肝轴研究栀子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影响

    Get PDF
    目的 观察栀子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大鼠的影响,并基于肠肝轴探讨栀子苷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5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7只。即正常组、模型组、栀子苷组、盐酸吡格列酮组及培菲康组。除正常组外,其余28只大鼠采用高脂饮食16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在造模第9周开始给药,共治疗8周。第16周末经腹主动脉取血,生化法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肝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终点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LPS)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显示出典型的NASH组织学特征,经栀子苷干预后,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浸润较模型组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上皮细胞少量脱落,肠黏膜机械屏障受损。经栀子苷干预后,回肠黏膜结构完整,未见明显肠上皮细胞脱落。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脂肪重量、肝湿重、肝指数、肝脏TG含量、血浆LPS水平、肝组织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0.01)。经干预后,栀子苷组大鼠脂肪重量、肝湿重、肝指数、肝脏TG含量、血浆LPS水平、肝组织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P<0. 01)。结论栀子苷能明显改善大鼠肠黏膜组织结构,保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显著降低血浆LPS水平,显著降低NASH大鼠肝组织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提示栀子苷治疗NASH的作用机制与调节肠肝轴、改善肠黏膜屏障、减少内源性LPS产生、降低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基于内毒素血症探讨皂术茵陈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影响

    Get PDF
    目的 基于内毒素血症探讨皂术茵陈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大鼠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皂术茵陈方组、盐酸吡格列酮组及培菲康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2只大鼠采用高脂饮食16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在造模第9周开始,皂术茵陈方组给予皂术茵陈方水提液60 mg/(kg·d)灌胃,盐酸吡格列酮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10 mg/(kg·d)灌胃,培菲康组给予培菲康210 mg/(kg·d)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均给予双蒸水10 mL/(kg·d)灌胃,共治疗8周。第16周末经腹主动脉取血,生化法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终点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LPS)含量。ELISA法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显示出典型的NASH组织学特征,出现重度脂肪变性,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和坏死灶。大鼠肝湿重、肝指数、肝脏TG含量、血浆LPS水平、肝组织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

    辛酸对电渗析异相阴离子交换膜污染特性的研究

    No full text
    阴离子交换膜有机污染是电渗析用于焦化废水等工业废水脱盐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以废水中常见有机物辛酸为模型污染物,考察污染物质量浓度、pH、电流密度、盐摩尔浓度等对电渗析异相阴离子交换膜污染的影响,表征污染前后离子交换膜的电阻、接触角、离子交换容量等性质变化.结果表明,当溶液中辛酸达到一定质量浓度(约300~400mg/L)时出现阴离子交换膜污染,且随着污染物质量浓度升高而更显著;对比不同pH的影响,发现酸性条件下由于抑制辛酸解离会造成膜污染较为严重,而碱性条件下未观察到明显的膜污染;随着电流密度增大膜污染明显加剧,且该体系中辛酸主要造成异相阴离子交换膜的淡室面发生污染.可通过减小污染物质量浓度、...</p

    北京地区尘暴过程的气溶胶特征

    No full text

    工业废水电渗析过程中膜污染研究进展

    No full text
    综述了工业废水电渗析体系膜污染类型、性质、影响因素等的研究进展. 无机污染主要是Ca~(2+), Mg~(2+)或其他高价离子在离子膜表面或内部形成的结垢现象,原理是极化或溶液过饱和形成沉淀. 有机污染是由蛋白、腐植酸、表面活性剂及大分子有机物在离子膜表面沉积或渗透到膜内部而形成,原因主要是带负电荷的有机物与阴膜荷正电基团的静电作用及带苯环有机物与基膜的亲和作用,其次是有机物分子大小与膜的网络结构的作用. 膜污染形成及其性质与施加电流、共存组分、温度、pH值和运行时间等密切相关,可造成离子膜导电性、离子交换容量、水含量和极限电流密度等减小,且有机污染对电渗析性能的影响比无机污染更严重. 由有机物凝胶层形成的膜污染可用电渗析膜污染指数定量描述

    工业废水电渗析过程中膜污染研究进展

    No full text
    综述了工业废水电渗析体系膜污染类型、性质、影响因素等的研究进展. 无机污染主要是Ca~(2+), Mg~(2+)或其他高价离子在离子膜表面或内部形成的结垢现象,原理是极化或溶液过饱和形成沉淀. 有机污染是由蛋白、腐植酸、表面活性剂及大分子有机物在离子膜表面沉积或渗透到膜内部而形成,原因主要是带负电荷的有机物与阴膜荷正电基团的静电作用及带苯环有机物与基膜的亲和作用,其次是有机物分子大小与膜的网络结构的作用. 膜污染形成及其性质与施加电流、共存组分、温度、pH值和运行时间等密切相关,可造成离子膜导电性、离子交换容量、水含量和极限电流密度等减小,且有机污染对电渗析性能的影响比无机污染更严重. 由有机物凝胶层形成的膜污染可用电渗析膜污染指数定量描述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