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research outputs found

    中国海及邻近区域碳库与通量综合分析

    Get PDF
    中国海总面积约470万平方公里,纵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北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其中,南海北依\"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南邻\"全球气候引擎\"西太平洋暖池,东海拥有全球最宽的陆架之一,跨陆架物质运输显著,黄海是冷暖流交汇区域,渤海则是受人类活动高度影响的内湾浅海.中国海内有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河输入,外邻全球两大西边界流之一的黑潮.这些鲜明的特色赋予了中国海碳储库和通量研究的典型代表意义.文章从不同海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不同界面(陆-海、海-气、水柱-沉积物、边缘海-大洋等),以及不同生态系统(红树林、盐沼湿地、海草床、海藻养殖、珊瑚礁、水柱生态系统等)多层面对海洋碳库与通量进行了较系统地综合分析,初步估算了各个碳库的储量与不同碳库间的通量.就海气通量而言,渤海向大气中释放CO2约0.22Tg Ca-1,黄海吸收CO2约1.15Tg Ca-1,东海吸收CO2约6.92~23.30Tg Ca-1,南海释放CO2约13.86~33.60Tg Ca-1.如果仅考虑海-气界面的CO2交换,中国海总体上是大气CO2的\"源\",净释放量约6.01~9.33Tg Ca-1.这主要是由于河流输入以及邻近大洋输入所致.河流输入渤黄海、东海、南海的溶解无机碳(DIC)分别为5.04、14.60和40.14Tg Ca-1,而邻近大洋输入DIC更是高达144.81Tg Ca-1,远超中国海向大气释放的碳量.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沉积有机碳通量分别为2.00、3.60、7.40、7.49Tg Ca-1.东海和南海向邻近大洋输送有机碳通量分别为15.25~36.70和43.39Tg Ca-1.就生态系统而言,中国沿海红树林、盐沼湿地、海草床有机碳埋藏通量为0.36Tg Ca-1,海草床溶解有机碳(DOC)输出通量为0.59Tg Ca-1;中国近海海藻养殖移出碳通量0.68Tg Ca-1,沉积和DOC释放通量分别为0.14和0.82Tg Ca-1.总计,中国海有机碳年输出通量为81.72~103.17Tg Ca-1.中国海的有机碳输出以DOC形式为主,东海向邻近大洋输出的DOC通量约15.00~35.00Tg Ca-1,南海输出约31.39Tg Ca-1.综上,尽管从海-气通量看中国海是大气CO2的\"源\",但考虑了河流、大洋输入、沉积输出以及微型生物碳泵(DOC转化输出)作用后,中国海是重要的储碳区.需要指出的是,文章数据是基于中国海各海区碳循环研究报道,鉴于不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所得数据难免有一定的误差范围,亟待将来统一方法标准下的更多深入研究和分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A0601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1751207、91428308、41722603、41606153、41422603);;中央高校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720170107);;中海油项目(编号:CNOOC-KJ125FZDXM00TJ001-2014、CNOOCKJ125FZDXM00ZJ001-2014)资

    Studies on UV-degradation of organic substances in water

    No full text
    当前,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人类的健康面临着巨大的威胁。高级氧化技术作为一 种经济、高效、无二次污染的水体处理方法,一直是水污染控制与治理领域研究的热点。 本文以环境中典型的有机污染物苯酚和水体中主要有机物腐殖酸为研究对象,利用自 制的紫外光(ultraviolet,UV)离线降解装置,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总有机碳(TOC) 分析法分别研究水相中苯酚、腐殖酸的紫外光降解情况,系统地考察不同初始pH值、初始 浓度、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反应容器等因素对光降解效果的影响。为了模拟实际水体条 件和提高光降解效率,在体系中分别加入NaCl、Na2CO3、NaNO3、NaNO2和双氧水等化学 成分,探讨这些化学物质对苯酚、腐殖酸的紫外光降解效率和降解途径的影响。最后,首 次构建了石英螺旋管内壁负载TiO2膜的在线降解装置,结合UV/H2O2/TiO2联用体系,进行 海水中有机物的光降解研究。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光降解速率随初始pH 值的降低而提高,相同条件下苯酚在 酸性溶液中降解速率高于碱性溶液,说明苯酚分子比酚氧离子容易光降解;硝酸钠和亚硝 酸钠有利于苯酚的光降解,说明它们在紫外光下容易分解生成自由基;在苯酚水溶液中加 入双氧水,光照15 min 后,光降解效率达到97%。各种介质中苯酚的降解速率大小依次为: 1.5 mmol/L 过氧化氢溶液 > 1.0 mmol/L 硝酸钠的海水 > 海水 > 纯水 > 0.5 mol/L 氯化钠溶液。然而,TOC 数据显示氯化钠的存在对苯酚的矿化有促进作用;同光谱的降解 速率相比,矿化速率要小。 腐殖酸的光降解效率随初始质量浓度的减小而提高,当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光照 30 分钟后,降解效率高达到88%;初始pH值对腐殖酸的降解效率影响很大,腐殖酸在碱 性条件下比在中性和酸性条件更容易光降解;硝酸钠等盐分对中性和碱性溶液中腐殖酸的 光降解没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对酸性溶液中腐殖酸的光降解促进作用明显。采用UV/H2O2联 合降解时,腐殖酸降解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比离线降解方式,采用石英螺旋管在线降解苯酚和腐殖酸,降解效率均提高了15 倍 以上;海水经过在线降解后,紫外可见光光谱吸光度值缓慢下降;经过多次在线光降解后, 在290 nm波长处出现强烈吸收峰,再次光照后很快消失。这种现象表明海水中可能存在着

    一种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No full text
    本发明涉及三聚氰胺的检测,具体地说是一种食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方法及其装置。具体为将待测样品经预处理去除蛋白质,所得清液以恒定流速流过一阴阳离子交换串联柱,而后将待测清液和缓冲溶液移入待测试样池中,将以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的离子选择性电极插入其中,产生电位信号,再根据标准曲线通过电位差值得待测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装置为阴阳离子交换串联柱的一端、第二流动注射装置和待测试样容器分别与三通阀相连接,阴阳离子交换串联柱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流动注射装置连接有超微孔蛋白质滤器,第二流动注射装置上连接有缓冲溶液池;在待测试样容器内插有分子印迹聚合物膜修饰的离子选择性电极。本发明检测三聚氰胺,具有灵敏度高、操作成本低以及适合现场监测等优点

    Preparation of Ag@AgCl and visible light-catalyzed degradation of melamine

    No full text
    在超声波辅助作用下制备了Ag@AgCl可见光催化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电镜(SEM)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该催化剂在可见光区有较强的吸收;粒径在微米级.以三聚氰胺为模型化合物测试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发现;该催化剂在可见光照下;不仅可以使三聚氰胺发生脱氨基反应;而且能使其环结构破坏;但却不能催化氰脲酸降解.通过除氧实验、空穴捕获、顺磁共振等实验测试;对其可能的催化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

    Halogenated silver nano-particles and synthesis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No full tex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卤化银纳米粒子及合成方法和应用。在超声辅助条件下,利用含卤表面活性剂的卤素离子作为卤素来源,有机物部分对卤化银的粒径进行控制,制得粒径在50-500nm的卤化银纳米粒子。由于本发明的卤代银纳米粒子为纳米级尺寸,表面能高,比表面积远大于普通材料,同时材料表面存在大量配位不足的原子,这为杀菌离子提供了理想的附着环境,所以能有效地提高抗菌剂的使用效果,经对比试验,本发明的卤代银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抗菌效果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tripolycyanamide

    No full text
    本发明涉及三聚氰胺的检测,具体地说是一种食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检测方法及其装置。具体为将待测样品经预处理去除蛋白质,所得清液以恒定流速流过一阴阳离子交换串联柱,而后将待测清液和缓冲溶液移入待测试样池中,将以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的离子选择性电极插入其中,产生电位信号,再根据标准曲线通过电位差值得待测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装置为阴阳离子交换串联柱的一端、第二流动注射装置和待测试样容器分别与三通阀相连接,阴阳离子交换串联柱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流动注射装置连接有超微孔蛋白质滤器,第二流动注射装置上连接有缓冲溶液池;在待测试样容器内插有分子印迹聚合物膜修饰的离子选择性电极。本发明检测三聚氰胺,具有灵敏度高、操作成本低以及适合现场监测等优点

    一种卤代银纳米粒子及合成方法的应用

    No full tex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卤代银纳米粒子及合成方法和应用。在超声辅助条件下,利用含卤表面活性剂的卤素离子作为卤素来源,有机物部分对卤化银的粒径进行控制,制得粒径在50-500nm的卤化银纳米粒子。由于本发明的卤代银纳米粒子为纳米级尺寸,表面能高,比表面积远大于普通材料,同时材料表面存在大量配位不足的原子,这为杀菌离子提供了理想的附着环境,所以能有效地提高抗菌剂的使用效果,经对比试验,本发明的卤代银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抗菌效

    varbift: variable backup at instruction-level for fault tolerance

    No full text
    为了解决空间辐射对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正确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的问题,基于典型的编译级容错技术,在编译器LCC上实现了基于有向无环图的编译级容错检测方法VarBIFT。该方法可以有效的保护由于粒子效应所引起的瞬时硬件故障,并可针对不同的目标机自动生成容错代码。实验结果表明,VarBIFT使源程序的平均段错误率从32.3%降到了13.9%,平均错误输出率从28.6%降到了9.2%;而其时间开销和空间开销仅为0.7%和36%

    Screening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cold-active chitinase-producing bacteria from Antarctica

    No full text
    从南极普里兹湾深海底泥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批嗜冷细菌,对这些嗜冷细菌进行了产几丁质酶菌株的筛选,对其中一株具有较高产酶活性的菌株AC167所分泌的几丁质酶进行了性质分析,并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了菌株的分子鉴定。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10℃,最高生长温度为25℃,是典型的嗜冷菌,经16S rDNA序列比较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该菌株只在低于25℃的条件下分泌几丁质酶,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C,属于低温酶。An amount of psychrophilic bacteria was isolated from deep sea sediment collected from Prydz Bay,Antarctica.The strain AC167,which showed high cold-active chitinase activity,was screened from these bacteria.It was identified as a Pseudomonas species by 16S rDNA sequence comparison.The optimal and highest temperatures for the growth of Pseudomonas strain AC167 were 10℃ and 25℃ respectively,indicating that it was a typical psychrophilic bacterium.The chitinase produced by Pseudomonas strain AC167 belonged to cold-active enzyme because it was most active at 30℃ and was secreted only at temperatures under 25℃.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4406029);; 国家海洋局青年基金资助项目(98310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