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research outputs found

    近海生态系统碳汇过程、调控机制及增汇模式

    Get PDF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发挥着全球气候变化缓冲器的作用.蓝色碳汇,简称蓝碳,即由海洋生态系统捕获的碳(主要是有机碳),是海洋储碳的重要机制之一.; 蓝碳最初认识的形式是可见的海岸带植物固碳.其实之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看不见的微型生物(浮游植物、细菌、古菌、病毒、原生动物)占海洋生物量90%; 以上,是蓝碳的主要贡献者.中国陆架边缘海占国土总面积的1/3,碳汇潜力巨大,亟待研发.本文以近海生态系统碳汇过程、调控机制及增汇模式为主线,论述; 了近海生态系统结构与碳循环功能特征、碳汇形成过程与机理,并结合近海碳汇在沉积记录中的地史过程演变探讨了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碳汇的可能影响,展望了; 碳汇工程在增加近海海洋储碳能力方面的应用前景.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海洋局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项

    中国海及邻近区域碳库与通量综合分析

    Get PDF
    中国海总面积约470万平方公里,纵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北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其中,南海北依\"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南邻\"全球气候引擎\"西太平洋暖池,东海拥有全球最宽的陆架之一,跨陆架物质运输显著,黄海是冷暖流交汇区域,渤海则是受人类活动高度影响的内湾浅海.中国海内有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河输入,外邻全球两大西边界流之一的黑潮.这些鲜明的特色赋予了中国海碳储库和通量研究的典型代表意义.文章从不同海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不同界面(陆-海、海-气、水柱-沉积物、边缘海-大洋等),以及不同生态系统(红树林、盐沼湿地、海草床、海藻养殖、珊瑚礁、水柱生态系统等)多层面对海洋碳库与通量进行了较系统地综合分析,初步估算了各个碳库的储量与不同碳库间的通量.就海气通量而言,渤海向大气中释放CO2约0.22Tg Ca-1,黄海吸收CO2约1.15Tg Ca-1,东海吸收CO2约6.92~23.30Tg Ca-1,南海释放CO2约13.86~33.60Tg Ca-1.如果仅考虑海-气界面的CO2交换,中国海总体上是大气CO2的\"源\",净释放量约6.01~9.33Tg Ca-1.这主要是由于河流输入以及邻近大洋输入所致.河流输入渤黄海、东海、南海的溶解无机碳(DIC)分别为5.04、14.60和40.14Tg Ca-1,而邻近大洋输入DIC更是高达144.81Tg Ca-1,远超中国海向大气释放的碳量.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沉积有机碳通量分别为2.00、3.60、7.40、7.49Tg Ca-1.东海和南海向邻近大洋输送有机碳通量分别为15.25~36.70和43.39Tg Ca-1.就生态系统而言,中国沿海红树林、盐沼湿地、海草床有机碳埋藏通量为0.36Tg Ca-1,海草床溶解有机碳(DOC)输出通量为0.59Tg Ca-1;中国近海海藻养殖移出碳通量0.68Tg Ca-1,沉积和DOC释放通量分别为0.14和0.82Tg Ca-1.总计,中国海有机碳年输出通量为81.72~103.17Tg Ca-1.中国海的有机碳输出以DOC形式为主,东海向邻近大洋输出的DOC通量约15.00~35.00Tg Ca-1,南海输出约31.39Tg Ca-1.综上,尽管从海-气通量看中国海是大气CO2的\"源\",但考虑了河流、大洋输入、沉积输出以及微型生物碳泵(DOC转化输出)作用后,中国海是重要的储碳区.需要指出的是,文章数据是基于中国海各海区碳循环研究报道,鉴于不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所得数据难免有一定的误差范围,亟待将来统一方法标准下的更多深入研究和分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A0601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1751207、91428308、41722603、41606153、41422603);;中央高校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720170107);;中海油项目(编号:CNOOC-KJ125FZDXM00TJ001-2014、CNOOCKJ125FZDXM00ZJ001-2014)资

    1978~2008年中国湿地类型变化

    Get PDF
    分别基于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 MSS/TM/ETM+)和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B)影像数据,以人工目视解译为主,完成了中国1978~2008年4期(基准年分别为1978,1990,2000和2008年)湿地遥感制图,并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外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湿地现状及近30年来湿地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ⅰ)截止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约为324097km2,其中以内陆沼泽(35%)和湖泊湿地(26%)为主.(ⅱ)1978~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减少了约33%,而人工湿地增加了约122%.过去30年里湿地减少的速度大幅降低,由最初5523km2/a(1978~1990年)降为831km2/a(2000~2008年).(ⅲ)减少的自然湿地(包括滨海湿地和内陆湿地),其类型变化由湿地向非湿地转化的比例逐渐降低.初期(1978~1990年)几乎全部(98%)转换为非湿地;在1990~2000年间减少的自然湿地约有86%转化为非湿地,而在2000~2008年,这一比例下降为77%.(ⅳ)气候变化和农业活动是中国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湿地变化在中国分为三大不同特征区域,即西部三省/自治区(西藏、新疆和青海)、北部两省/自治区(黑龙江和内蒙古)和其他省市区.其中西部区域尤其是青藏高原,湿地变化的驱动因子以气候增温为主;新疆湿地由于气候增温和农业活动共同作用造成变化不大.北部省/自治区的湿地变化则主要由农业活动引起;而其他省市区的湿地变化几乎完全受控于人类的农业经济活动

    关节中线缆的动力学建模和布置方案研究

    No full text
    机械关节位置通常伴随着出现线缆、管道类的柔性负载部件,该类部件会随着关节的运动产生较大的变形,但却难以估算其运动过程中的变形状态和产生的阻力,因而会对设计和装配过程带来困难。多体系统动力学中的ANCF法通常用作大变形柔性件的动力学计算,基于该方法建立含柔性负载部件的机械关节动力学模型,可以对运动过程中的变形和受力进行仿真。以该种建模方法为

    Double-module unfoldable stretch-draw integral structure with self-unfolding folding hinge

    No full tex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张力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展开折叠铰链的双模块可展开张拉整体结构。包括下模块单元和上模块单元;下模块单元包括三根下折叠杆;上模块单元包括三根上折叠杆,三根下折叠杆沿周向分布,且下端通过旋转铰链与底座连接,三根上折叠杆与三根下折叠杆通过张力绳连接,形成可展开张拉整体结构。三根下折叠杆通过一组竖索依次首尾连接;三根上折叠杆通过另一组竖索依次首尾连接;三根上折叠杆的上端通过水平索依次连接。本发明占用空间小,适用于航天器运载,节约质量和体积;可在空间上建造大型、轻型结构

    一种摩擦轮驱动的空间移动平台

    No full text
    本发明涉及载人航天空间站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摩擦轮驱动的空间移动平台。包括圆弧轨道及设置于圆弧轨道上的移动平台;移动平台包括基座及平行设置于基座上的上驱动组件和下驱动组件,上驱动组件和下驱动组件分别压紧在圆弧轨道的上、下侧,上驱动组件和下驱动组件通过反向运动产生的反作用摩擦力推动移动平台向前或向后运动。本发明作为舱外机械臂的移动基座,采用摩擦轮驱动方式,可实现零间隙传动,使机械臂具备高精度位置控制能力,并且加工制造简单,也便于实现轻量化设计

    摩擦轮驱动的空间移动平台

    No full tex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人航天空间站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摩擦轮驱动的空间移动平台。包括圆弧轨道及设置于圆弧轨道上的移动平台;移动平台包括基座及平行设置于基座上的上驱动组件和下驱动组件,上驱动组件和下驱动组件分别压紧在圆弧轨道的上、下侧,上驱动组件和下驱动组件通过反向运动产生的反作用摩擦力推动移动平台向前或向后运动。本实用新型作为舱外机械臂的移动基座,采用摩擦轮驱动方式,可实现零间隙传动,使机械臂具备高精度位置控制能力,并且加工制造简单,也便于实现轻量化设计

    一种具有冗余供电的空间站舱外移动式机器人系统

    No full text
    本发明涉及载人航天空间站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冗余供电的空间站舱外移动式机器人系统。包括移动平台、弧形轨道系统、收放线机构、空间站暴露平台舱段及六轴机械臂,其中弧形轨道系统设置于空间站主舱段和空间站暴露平台舱段之间,移动平台设置于弧形轨道系统上,六轴机械臂设置于移动平台上,移动平台可沿弧形轨道系统运动,从而实现六轴机械臂在空间站暴露平台舱段所有象限内的连续可达;收放线机构设置于弧形轨道系统的底部,且与移动平台连接,用于为移动平台供电。本发明采用摩擦轮驱动的移动平台作为机械臂的基座,使机械臂在暴露平台全象限可连续可达、定位,操作过程中不需要重新更换基准点,易于保证精度

    一种机械触发式解耦机构

    No full tex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天产品机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触发式解耦机构。包括大端盖、锁紧杆支架、锁紧杆、驱动弹簧、小端盖及锁紧销组件,其中锁紧杆支架的侧壁上设有锁紧孔;大端盖和小端盖分别连接在锁紧杆支架的腔体两端;锁紧杆可滑动地设置于锁紧杆支架的腔体内,驱动弹簧套设于锁紧杆上,且两端分别与锁紧杆和小端盖抵接;锁紧销组件设置于锁紧杆的圆柱槽内,并且具有沿垂直于锁紧杆轴线方向滑动的趋势;当锁紧销组件与锁紧杆支架上的锁紧孔相对应时由该锁紧孔伸出,实现锁紧杆与锁紧杆支架的锁定。本实用新型在机械触发下实现与该机构相配合两部件运动耦合保持与解除的转换,具有重量轻、成本低及高可靠性的特点

    一种机械触发式解耦机构

    No full tex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天产品机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触发式解耦机构。包括大端盖、锁紧杆支架、锁紧杆、驱动弹簧、小端盖及锁紧销组件,其中锁紧杆支架的侧壁上设有锁紧孔;大端盖和小端盖分别连接在锁紧杆支架的腔体两端;锁紧杆可滑动地设置于锁紧杆支架的腔体内,驱动弹簧套设于锁紧杆上,且两端分别与锁紧杆和小端盖抵接;锁紧销组件设置于锁紧杆的圆柱槽内,并且具有沿垂直于锁紧杆轴线方向滑动的趋势;当锁紧销组件与锁紧杆支架上的锁紧孔相对应时由该锁紧孔伸出,实现锁紧杆与锁紧杆支架的锁定。本实用新型在机械触发下实现与该机构相配合两部件运动耦合保持与解除的转换,具有重量轻、成本低及高可靠性的特点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