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research outputs found

    BRT路面快速修复和养护技术研究

    Get PDF
    快速公交BRT自2005年引入我国,现已在多个城市建成运营,但基于BRT完全渠化的运营方式及公交车大、重、长的特点,在已建成BRT的车站和进、出站路段的路面发现不同程度的车辙、推移等病害。比较了国内外当前对于BRT路面养护修复技术的发展进程,包括传统方法与目前出现的新技术,并以厦门BRT为例,提出合适的病害修复措施,探讨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160004

    近海生态系统碳汇过程、调控机制及增汇模式

    Get PDF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发挥着全球气候变化缓冲器的作用.蓝色碳汇,简称蓝碳,即由海洋生态系统捕获的碳(主要是有机碳),是海洋储碳的重要机制之一.; 蓝碳最初认识的形式是可见的海岸带植物固碳.其实之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看不见的微型生物(浮游植物、细菌、古菌、病毒、原生动物)占海洋生物量90%; 以上,是蓝碳的主要贡献者.中国陆架边缘海占国土总面积的1/3,碳汇潜力巨大,亟待研发.本文以近海生态系统碳汇过程、调控机制及增汇模式为主线,论述; 了近海生态系统结构与碳循环功能特征、碳汇形成过程与机理,并结合近海碳汇在沉积记录中的地史过程演变探讨了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碳汇的可能影响,展望了; 碳汇工程在增加近海海洋储碳能力方面的应用前景.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海洋局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项

    鲫疱疹病毒ORF31R(CaHV-31R)的特征及其编码蛋白与细胞器共定位

    No full text
    鲫疱疹病毒(Carassius auratus herpesvirus,CaHV)是一种引起鲫急性鳃出血症和高死亡率的病毒病原。病毒要借助功能基因与细胞组分(如细胞器)的相互作用才能完成感染与复制。本实验通过生物信息分析、PCR扩增、重组质粒构建及其与细胞器标记质粒共转染鱼细胞(epithelioma papulosum Cyprinid,EPC)的荧光观察,对预测鲫疱疹病毒基因CaHV-31R编码蛋白的特性、亚细胞定位及与细胞器共定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鲫疱疹病毒编码蛋白CaHV-31R由313个氨基酸组成,含一个跨膜结构域(248~270 aa)和一个RNase E/G家族蛋白的典型结构域(40~182 aa);与5种来源鲤疱疹病毒同源蛋白多重比对发现,与鲤疱疹病毒II型中的日本株ST-J1和中国株SY-C1的同一性较高(分别为100%和80.7%),与鲤疱疹病毒I型代表株CyHV-1的同一性居中(为26.5%),而与鲤疱疹病毒III型中的德国株CyHV-3(或称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KHV)和中国株CyHV-3-GZ11 的同一性最低(分别为20.7%和18.2%);经基因扩增和构建真核重组质粒pEGFP-31R,当用其单独转染EPC细胞,绿色荧光信号主要在细胞质中呈弥散分布,少量在细胞质中或在细胞核外围呈点状分布;当用pEGFP-31R与内质网标记质粒pDsRed2-ER或与高尔基体标记质粒pDsRed2-Golgi共转染细胞,绿色荧光信号在胞质中的分布情况与单独转染时不同,分别能与2种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定位。研究表明,CaHV-31R是鲫疱疹病毒中一个能编码与细胞器共定位蛋白的基因

    BRT路面铺装方案研究

    No full text
    BRT特有的渠化交通方式和较重的车辆荷载容易使BRT路面在运营较短时间内就出现车辙等病害。文章在对比现有施工方案不足的基础上,借鉴北京BRT铺装案例,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试验分析,针对厦门BRT高架段路面提出TX铺装新方案的设想。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1600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72016007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项目(2016-K4-046

    基于Pro/E和Abaqus的弧齿锥齿轮建模与动态接触分析

    No full text
    基于弧齿锥齿轮的成型原理,得到了弧齿锥齿轮齿面三维坐标方程。依照Gleason公司所提供的弧齿锥齿轮计算调整卡,编写MATLAB程序,求解出各齿面离散点的三维坐标,运用三维造型软件,建立弧齿锥齿轮副的三维模型。把三维模型导入到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创建了弧齿锥齿轮副的有限元模型,完成了弧齿锥齿轮副的接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获得某一对轮齿在一个完整的啮合周期内,齿面啮合点处接触正压力的变化情况,并用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为弧齿锥齿轮的设计、制造、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持

    重载荷RV减速机基于动力学模型的固有频率特性及灵敏度分析

    No full text
    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了16自由度的重载RV减速机动力学模型。以RV-550E型重载减速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求解动力学方程得到减速机的固有频率,分析了针齿壳刚度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为针齿壳的设计提供依据。为了揭示系统参数的变化对整机固有特性影响的规律,进一步分析整机固有频率对系统的转动惯量和刚度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低阶固有频率对曲柄轴转臂轴承刚度、行星架支撑轴承刚度以及曲柄轴转动惯量的灵敏度较大。研究结果为该类重载减速机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Cu-Ce复合氧化物的低浓度CH_4催化燃烧性能及微观机理

    No full text
    我国每年通过乏风瓦斯排放大量CH_4,造成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催化燃烧法因其工作温度低、效率高,被认为是去除甲烷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uO-CeO_2、CuO和CeO_2三种催化剂,考察CH_4在(1%CH_4,78%N_2和21%O_2)气氛下的催化燃烧活性,并利用XRD、XPS、H_2-TPR、O_2-TPD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物理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e离子不但促进Cu物种在催化剂表面高度分散,并且其三价(Ce~(3+))和四价(Ce~(4+))之间转换提高了催化剂储放氧能力,有利于CuO-CeO_2提高催化剂活性。通过催化剂活性评价,得出3种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CuO-CeO_2>CuO>CeO_2,再对活性最高的CuO-CeO_2催化剂开展分压反应动力学研究,确定甲烷在不同氧气/甲烷分压比下的反应速率,表明吸附的CH_4与吸附的O_2发生反应,CH_4在催化剂表面的氧化反应遵循L-H机理。基于原位红外光谱分析,提出了甲烷在CuO-CeO_2催化剂上的微观反应机理:CH_4吸附在CuO-CeO_2表面,再与CuO-CeO_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甲氧基物质(Cu-OCH_3)和甲酸盐物质(Cu-OOCH),最后中间产物分解生成CO_2和H_2O,以达到完全氧化反应的目的

    坡面侵蚀过程中泥沙有机碳流失特征分析

    No full text
    以野外布设的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降雨方法研究随机条件下降雨侵蚀过程中泥沙有机碳 含量及流失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降雨侵蚀过程中泥沙有机碳含量随降雨的进行逐渐降低 并趋于平稳,与坡面土壤有机碳含量相比显著增高(p<0.01),有机碳在泥沙中明显富集,富集比最大值达 1.780,泥沙中有机碳含量及富集比随侵蚀速率的增加明显减小且趋于稳定;(2)泥沙有机碳流失速率随降 雨的进行先波动增大,达到最大值后又波动减小,最后逐渐趋于准稳定,整个过程呈单峰分布;(3)泥沙有 机碳流失强度与土壤侵蚀强度呈显著性线性正相关(p<0.01),说明土壤侵蚀量决定侵蚀过程中有机碳流 失量,准确获取土壤侵蚀强度是估算坡面有机碳流失量的基础。 关键词:坡面侵蚀;模拟降雨;土壤有机碳流失.</p

    Causes of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in children and specialist nursing interventions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原因分析及专科护理)

    No full text
    By reviewing the studies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in children and experience of clinical practice,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d the potential causes of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in children, and specialist nursing interventions were provided for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otolaryngology specialist care. (通过文献检索结合专科护理防治特色, 浅析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 总结专科护理措施, 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防治提供参考意见。

    Protonation Tuning of Quantum Interference in Azulene-Type Single-Molecule Junctions

    Get PDF
    单分子尺度电输运性质的研究为从分子水平计分子材料和器件提供了直接实验依据。在单分子尺度,因电子不同传输路径引起的量子干涉效应对单分子尺度电输运性质有显著影响,而如何有效调控量子干涉效应从而控制分子器件电输运性质仍然是分子电子学领域重大挑战之一。在该项研究工作中,通过对奥甘菊系列分子单分子尺度电输运性质研究发现,5,7位取代的奥甘菊电输运能力低于其他取代位点奥甘菊分子,存在明显的相消量子干涉效应。奥甘菊系列分子作为刺激响应结构单元在未来分子器件和材料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同时基于质子化地量子干涉效应调控也为单分子器件电输运性质的未来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这一跨学科研究工作是在我院洪文晶教授、中科院化学所张德清研究员及刘子桐副研究员、英国Lancaster大学Colin Lambert教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的。我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杨国钢、英国Lancaster大学物理系博士后Sara Sangtarash博士作为共同第一作者,我院研究生李晓慧、谭志冰、李瑞豪、郑珏婷等共同完成,师佳副教授、刘俊扬特任副研究员和微纳院杨扬助理教授也参与了部分研究工作。【Abstract】The protonation of azulene derivatives with quantum interference effects is studied by the conductance measurements of single-molecule junctions. Three azulene derivatives with different connectivities are synthesized and reacted with trifluoroacetic acid to form the protonated states. It is found that the protonated azulene molecular junctions produce more than one order of magnitude higher conductance than the neutral states, while the molecules with destructive interference show more significant changes. Thes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are supported by our recently-developed parameter free theory of connectivity,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largest conductance change occurs when destructive interference near the Fermi energy in the neutral state is alleviated by protonation.这一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204902)、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673195,21190032,21372226,21503179)、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2011-iChEM)以及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的支持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