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research outputs found

    人工藻结皮形成过程中表土非降雨型水分吸收的变化情况

    Get PDF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土非降雨型水分吸收对于植物、生物结皮以及一些小型动物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库布齐沙漠中各种水分吸收类型进行了调查,并对人工结皮形成过程中水分吸收的变化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发现,在实验区,从空气中吸收的水分占表土水分吸收量的25.07%~39.83%,其主要是通过水汽吸附机制进行.相比之下,表土从深层土壤吸收的水分更多,大约占到水分吸收量的60.17%~74.93%.人工结皮的形成促进了表土水分的吸收,但吸收水分的增加并非在接种后或结皮形成后立即表现出来,而是在结皮形成后,结

    对应偏差的跨文化研究述评

    No full text
    对应偏差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现象,这一现象在其他文化中是否也普遍存在引起广泛关注。该文综述了对应偏差的跨文化研究,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嵉鼻岸杂&zeta;畹目缥幕芯咳允直&cup;酰⒉荒艿贸鍪裁唇崧坌怨鄣恪6越吹难芯刻岢隽藣三点建议:1.王位研究与客位研究相结合;2.直接测量隐含理论,3.注重亚文化间的比较研嵕俊</p

    不同有机溶剂萃取生物结皮中叶绿素a效率的比较研究

    No full text
    参照水体中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萃取测定方法,运用丙酮、乙醇、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4种有机溶剂对不同土质不同发育阶段自然和人工生物结皮中叶绿素a的萃取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有机溶剂从生物结皮中萃取叶绿素a的效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lt;0.001),而乙醇法的离散度最低;取样量对萃取效率总体上没有显著影响(P&gt;0.05),但在具体的测定中与萃取效率之间存在负相关。4种方法中,DMSO法对藻类占优势的结皮萃取率最高,DMF法对自然结皮的萃取率仅次于DMSO法,在人工结皮中最低

    藻结皮、地衣结皮光合特性对比研究

    No full text
    本文以蓝藻结皮、蓝藻地衣结皮、绿藻地衣结皮为材料,以叶绿素荧光为手段,研究其光合日进程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一天中三种类型结皮的光合活性均呈现一个先下降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当结皮处于在高光强时,其光合活性降低,但高光强并不对光合系统造成损害,当光强降低时,结皮光合活性均能恢复到较高值。一天中绿藻地衣结皮的光合活性始终高于另两种结皮,且绿藻地衣结皮没有出现&quot;午休&quot;现象;蓝藻地衣结皮的光合活性低于蓝藻结皮,而二者的Etr值无显著性差异,两种结皮同时出现了&quot;午休&quot;现象,而且蓝藻结皮的&quot;午休&quot;时间要长于蓝藻地衣结皮

    Integrated cassava projects: a methodology for rural development

    No full text
    为了解南四湖近几年沼泽化加剧的现状及其根源,2008年8月,2009年6月,2009年8月,2010年6月和2010年8月先后多次对南四湖全湖,及21条主要入湖河道河口区进行调查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调查的25个样点中除微山岛保护区附近和船舶密集的界河口附近4个样点无沼泽化表征,运输繁忙的老万福河入湖口和南阳湖敞水区2个样点为轻度沼泽化外,其它样点中6个中度沼泽化,12个重度沼泽化,1个极重度沼泽化;沼泽化程度与植被类型、淤泥深度和淤泥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pH和溶解氧呈显著负相关;而植被丰度与水深、pH和溶解氧呈显著负相关;淤积程度与TN、TP、淤泥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与COD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局部表征上是外源污染物的输入和湖泊营养水平的提高导致了沼泽化,但整体上是流域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进一步加剧了沼泽化的进程

    南四湖沼泽化现状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No full text
    为了解南四湖近几年沼泽化加剧的现状及其根源,2008年8月,2009年6月,2009年8月,2010年6月和2010年8月先后多次对南四湖全湖,及21条主要入湖河道河口区进行调查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调查的25个样点中除微山岛保护区附近和船舶密集的界河口附近4个样点无沼泽化表征,运输繁忙的老万福河入湖口和南阳湖敞水区2个样点为轻度沼泽化外,其它样点中6个中度沼泽化,12个重度沼泽化,1个极重度沼泽化;沼泽化程度与植被类型、淤泥深度和淤泥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pH和溶解氧呈显著负相关;而植被丰度与水深、pH和溶解氧呈显著负相关;淤积程度与TN、TP、淤泥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与COD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局部表征上是外源污染物的输入和湖泊营养水平的提高导致了沼泽化,但整体上是流域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进一步加剧了沼泽化的进程

    干旱与重吸水对人工藻结皮光合特性的影响

    No full text
    通过接种蓝藻构建人工藻结皮促进荒漠地区生物结皮的生长发育以及整个荒漠生态系统的恢复,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荒漠化控制方法。在构建藻结皮过程中,接种的蓝藻以及形成的藻结皮,经常遭受干旱等环境条件的胁迫。本研究通过室内人工构建藻结皮,对形成的藻结皮进行干旱及重吸水处理,在此过程中监测结皮光合生物量、多糖含量以及结皮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干旱处理1_d后,结皮蓝藻胞外多糖的分泌明显增加(p<0.05);当结皮完全进入干燥状态后,结皮蓝藻停止所有代谢活动,结皮生物量及胞外多糖含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在结皮重吸水后,结皮初始荧光F_o能够迅速恢复,并在10 min内达到最大;之后F_o逐渐下降,同时结皮光合活性(F_v/F_m)按照函数y=ax/(b+x)逐渐上升并达到稳定。此外,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结皮光合活性随着水分的增加逐渐增加;然而结皮净光合速率(P_n)却随着水分的增加先增加后又下降,呈现单峰变化模式。该研究表明结皮蓝藻的代谢调节在人工藻结皮适应荒漠干旱环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对于进一步理解蓝藻乃至蓝藻结皮对干旱胁迫的适应,以及荒漠化防治中人工藻结皮的构建、维护、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干旱与盐胁迫对人工蓝藻结皮的影响

    No full text
    为了探讨生物结皮在荒漠地区对胁迫因子的适应性;我们通过人工方法构建了荒漠蓝藻结皮;并对比研究了干旱与盐胁迫对结皮生物量、光合活性与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两种胁迫条件下;结皮生物量15天后都明显低于对照;干旱胁迫下结皮停止生长;而在盐胁迫下结皮则出现了死亡状况;呼吸强度在低盐处理下(0.1%NaCl和0.2%NaCl)没有明显变化;在高盐处理(0.5%NaCl和1%NaCl)15天后出现明显下降;与呼吸强度相比;光合活性对胁迫条件更为敏感;在低盐分处理下结皮光合活性有所升高(15天后);而在高盐分处理下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在干旱状态下;结皮的光合活性与呼吸强度都停止;重吸水后测其恢复活性得到;干旱胁迫30天后;结皮的呼吸强度仍能够恢复到胁迫之前的水平;但光合活性却受到了严重的胁迫;在干旱与盐双重作用下;干旱降低了盐分对结皮的损伤;保存了更多的生物量;这对于荒漠地区结皮的生存有着积极的意义。此外;我们还发现;在胁迫条件下;结皮中积累大量的多糖物质;但当胁迫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多糖的积累反而会下降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