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o-German Cooperative Researches 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olicies

Abstract

一、 開放農產品自由進口經常導致國內遭受各方面的衝擊,但是近年來國內研究貿易自由化之課題,多專注於經濟方面的研究,可能是因為我們日常生活已由市場經濟所主導之故,其實環境方面的衝擊可能較經濟衝擊更重要,也會造成鉅額的經濟損失.因此,充分瞭解農產品自由進口所引發的公害甚為迫切,而且政府機關更應列入行政考量,本研究強調這種市場失靈所導致之問題,可望成為農業環境經濟研究在理論與實證上之先驅. 二、 1、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為: (1) 了解歐聯對農業非貿易事項的看法 (2) 探討歐聯農產貿易自由化對農村發展的可能調適政策,以及 (3) 探討歐聯農產貿易自由化對農村發展在WTO農業談判的立場及其對臺灣的應用性. 2、 為能達到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內容為: (1) 瞭解歐聯對農業非貿易事項中有關農村發展所持的立場 (2) 研究歐聯農產貿易自由化對農村發展的可能衝擊及其調適政策 (3) 探討歐聯在未來農業談判中有關農村發展議題的立場 (4) 探討歐聯農產貿易自由化對農村發展調適政策對臺灣的應用性. 3、 經由上述研究內容的完成,本研究可獲得如下預期成果: (1) 瞭解歐聯對農業非貿易事項的看法與談判立場 (2) 瞭解歐聯農產貿易自由化對農村發展的調適政策 (3) 研擬我國未來因應農產貿易自由化對農村發展調適的可能做法. 三、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將面對自由貿易之衝擊,有機農產品是一具競爭力之產業.評估有機農業對食品安全與環境之效益,可以確定有機農業發展之重要性及政府投資於其中之必要性,以作為政府擬訂政策及預算之參考.因德國有機農業之發展較我國先進,其有機農業發展政策及補貼措施值得我國參考.本研究首先蒐集研習德國相關領域如何認定及評估有機農業之效益,並了解德國各級政府如何就環境保護之功能對有機農業加以補貼.其次,因有機農產品為一市場財,故本研究擬利用消費者調查,採聯合分析(Conjoint Analysis)方法,以補償變量探討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所產生之食品安全與環境保護效益所願支付的價格,計算有機農業之經濟效益,並據以提出對政府施政之參考. 四、 農業之密集生產方式會造成水質與土壤之污染,在歐聯各國已有相當共識.這種農業污染主要是氮化物,其來源則包括化學肥料無機物與畜牧業之有機排泄物.其中最明顯且嚴重的是畜牧業之排泄物.而德國此種經驗正是我國當前面臨環保意識高漲與農產貿易自由化所需借鏡的.尤其是未來WTO協商已將環境問題列入討論之議題,我國更須未雨綢繆,藉由他國之經驗,制訂我國的因應措施.這種因應措施將對我國兼顧農業在�篕矬v爭力與環境品質上有所幫助.本研究之結果將可幫助我國預期在未來面臨更嚴格的環境保護措施壓力下,其對我國農業資源使用、生產、與農產品出口競爭力之影響,進而引申可能之因應措施. 五、 (一) 計畫目的:本研究計畫的主要目的,係在探討我國農地政策中不利於使用權流通的法規和制度,同時參酌德國農地租佃的相關法令與作法,以及其處理國有農場所採用的信託方法,希望能夠提出一套有助於農地使用權流通的措施,作為我國貫徹「農地農用」政策主張的依據,並且提高農地使用的效率.且具體的研究目的有下列數項: 1. 探討三七五減租條例、土地法及民法等相關法規中不利於農地使用權流通的因素. 2. 瞭解現行農地委託經營所遭遇的困難. 3. 研析德國農地租賃的相關法規及實際作法. 4. 瞭解德國如何利用信託制度解決農地利用問題. (二) 重要工作項目及實施方法: 1. 蒐集並研讀國內外相關文獻. 2. 實地訪問業務相關的各級行政主管機關和研究單位,同時和相關人員進行討論. 3. 建立本研究的分析架構和理論基礎. 4. 資料整理和分析. 5. 撰寫研究報告. (三) 預期成果:依據研究結果,提出有助於農地使用權流通的具體建議. 六、 德國農村社區更新已有一段很長的歷史與發展經驗.因此探討德國農村社區更新之措施及其實施概況與問題,進而分析其可供我國借鏡之處,至為重要.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1. 探討德國聯邦政府以及各邦攻府農村社區更新之政策目標與實施策略. 2. 探討德國聯邦政府以及各邦攻府農村社區更新之實施概況、成效與問題. 3. 探討德國農村社區更新之經驗可供我國借鏡之處. 4. 瞭解德國農村社區更新之政策、法制與施行經驗,可供我國擬定農村規劃建設調適策略之參考. 七、 本計畫擬至德國蒐集動物廢棄物化製之相關設備、安全衛生要求、監督輔導之法律規定、作業場之設立與操作執照要求、營運處理成本與減廢成效等,以為台灣畜產廢棄物以化製再利用之成本效益評估之用

    Similar 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