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research outputs found

    中能重离子反应中靶碎片的质量分布研究

    No full text
    本文利用核化学方法研究了中能重离子反应机制。在135MeV/u~(12)C + Fe反应中鉴别了39个放射性核素,并得到了这些靶余核的生成截面,通过电荷分布假设导出了该反应中靶余核的质量分布。结果表明,中能重离子与非裂变靶核相互作用中靶余核质量分布的形状相似,随着入射能的增加,质量分布曲线变得更加平缓。同时,在低质量区(A < 30)反应产物的产额明显增加,且产物有偏向丰中子一侧的趋势。利用熔合碎裂统计模型和级联两体统计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两种理论模型都能较好地符合实验数据的总体趋势,但考虑了多重碎裂衰变模式的熔合碎裂统计模型的计算结果再现了A < 30质量区产额的回升现象,而级联两体模型更好地符合了蒸发余核的质量分布,预示着在很高入射能的情况下,多重碎裂成为靶余核形成的主要反应机制之一。在20MeV/u~(40)Ar引起~(238)U的裂变反应中测到了101个核素的生成截面,通过高斯电荷分布曲线拟合得到了各同量民位素的独立产额以及各质量链的质量产额。从电荷分布曲线中可以看出,裂变碎片来源于两种不同的反应机制,即丰中子产物来自高激发核的裂变过程,而缺中子产物来自低能裂变过程。质量分布曲线在裂变质量区(80 < A < 140)有一很宽的对称裂变峰而在近靶区的重靶余核也能以很高的截面通过周边碰撞产

    Bio-refinery of waste biomass obtained from fruit trees using steam explosion

    No full text
    目前果树废弃生物质缺乏有效的利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论文以无花果落叶和修剪枝条为果树废弃生物质的代表,首先研究落叶和修剪枝条原料的成分和结构特性,进而探索以汽爆为核心的果树废弃生物质汽爆炼制过程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 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针对无花果落叶富含黄酮类活性物质的特点,首先研究了汽爆强化无花果落叶黄酮提取过程,提出了提取的有限厚度反应模型;其次,为提高提取液中黄酮浓度,建立了高固蠕动黄酮高效提取新方法,最后对提取残渣进行了纤维素酶解性能的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汽爆处理显著提高了无花果落叶中黄酮的提取量。比表面积(SSA)测定和形态学分析表明,不同处理强度的汽爆落叶,其比表面积均比原料增加4-7倍,多孔性增大,有利于溶剂的渗透和提取过程的进行。基于此,首次引入了有限厚度反应模型对汽爆落叶活性物质提取的扩散过程进行模拟。 蠕动强化提取结果表明,蠕动对未汽爆落叶的黄酮提取强化作用优于汽爆落叶。提取前后无花果落叶的形貌变化表明,蠕动对未汽爆无花果落叶的结构产生了一定的破坏,从而强化了黄酮分子的内扩散。汽爆落叶的结构在预处理过程中已经被破坏,导致其黄酮提取过程受蠕动的影响较小。因此,对于未汽爆无花果落叶,蠕动提取将“预处理”与“提取”过程合二为一,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提取新方法。 提取残渣酶解实验结果表明,各组提取残渣的酶解率比原料提高12.0-51.2%。其中,0.4 MPa汽爆无花果落叶和相应提取残渣的酶解率接近100%。黄酮提取工艺和提取残渣纤维素酶解过程的耦合,为无花果落叶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思路。 (2)针对果树的实际修剪情况,选取并系统研究了不同枝龄(0.5, 1, 3年生)无花果修剪枝条的化学成分、结构、纤维素酶解性能的差异性及其在汽爆前后结构和成分的变化规律,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比表面积(SSA)、木质素分子量测定、纤维细胞形态分析和近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表征。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0.5-3年)内,葡聚糖、木聚糖以及阿拉伯聚糖的含量随枝龄的增加而上升,总木质素含量在26.9-27.7%范围内变动。通过对无花果不同枝龄修剪枝条的近红外光谱(FTIR)分析及木质素分子量的测定,发现不同枝龄修剪枝条木质素结构相同,但分子量分布差异明显。汽爆处理后,无花果修剪枝条的比表面积(SSA)则随枝龄增加而上升,且酶解率随SSA的增加而升高。其中,1年生枝条的酶解率最高,为47.9%,其SSA达到0.4391 m2/g。 基于对无花果不同枝龄修剪枝条的结构、成分和纤维素酶解性能的差异性分析,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利用途径。0.5年生修剪枝条量少、质轻,一般可用作生物质燃料;1年生枝条量大、酶解性能优异,可用于制备生物基产品;3年生枝条径级较大,具有一定的硬度,适宜制作刨花板、纤维板等人造板材。这种差异化利用有助于实现修剪枝条等果树废弃生物质的综合炼制

    分子镀法制备厚镅(~(241,243)Am)靶

    No full text
    研究了异丙醇 -硝酸介质中镅 ( 2 4 1,2 4 3Am)的分子镀过程和实验条件。在保持电压为 550 V、电流密度为 4~ 6m A/ cm2 的条件下电镀 1h,通过一次分子镀过程就能在薄铝箔 (厚度 7μm)衬底材料上制备出厚度为 0 .6~ 1.2 mg/ cm2的 2 4 1,2 4 3Am靶

    Simulation of Gas Chromatographic Processes by Monte Carlo Method

    No full text
    Based on Monte Carlo method the microscopic gas-phase adsorption chromatographic behaviors of volatile chemical compounds were simulated,and the migration process of those compounds followed by the carrier gases along the chromatographic surface and the process of adsorption-desorption were also described.The programs have been compiled to simulate the processes of thermochromatography and isothermal chromatography with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nd properties.The calculated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中文摘要: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易挥发化合物的气相色谱微观动力学行为,描述了化合物随气流在固体色谱柱表面的迁移以及吸附-解吸等过程。按气相色谱微观动力学模型编译的计算机程序模拟了超重元素化合物在等温色谱及热色谱的动力学过程,并根据不同实验条件进行了大量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吻合。讨论了超重元素的半衰期、吸附态的周期、载气流量以及化合物的质量密度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及该理论模型的优点和待改进的地方

    Gas-jet Recoil Transport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Nuclear Science

    No full text
    The gas-jet recoil transport technique is developed and improved as a new rapid and effective on-line and off beam method following "rabbit" apparatus in the study of short lives nuclei. It can transport the short half-life nuclear reaction products far from high radioactive area for collection and measurement at low background area. This techniqu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researches with accelerator and reactor. It is indispensable basic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tool applied to nuclear reaction, spec...中文摘要:气体喷嘴反冲传输技术是继"跑兔"装置之后发展和完善起来的适合于短寿命核素研究的一种快速而有效的在线脱束方法。它能够将短寿命核反应产物传输至远离高辐射区的低本底场所进行收集和测量。该技术已在加速器和反应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种研究核反应、核谱学和合成与鉴别新元素、新核素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基本实验技术和工具。描述了气嘴系统的结构、基本原理、设计要求以及它的主要特性,特别是对系统的气体动力学机制以及各种参数对系统特性的影响等进行了讨论。最后,综述了它在核物理、核化学以及质谱学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且给出了几个应用的典型例子

    多重示踪技术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No full text
    简要阐述了多重示踪技术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内容有多重示踪剂的制备和分离,检测植物对金属离子的吸收和在体内的分布状况,以及在植物体细胞胚发生中对金属离子吸收的动态变化

    碳化铀核燃料缺陷结构的研究现状

    No full text
    与传统的氧化型核燃料相比,碳化铀因其有潜力用于第四代反应堆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了安全有效地利用这种先进核燃料,有必要对它的结构、体性质和缺陷形成机制充分认识,从而了解随着裂变反应的进行裂变产物对核燃料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对铀碳系列化合物(UC、UC_2和U_2C_3)实验和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其缺陷结构下的化学和力学性能,同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目的在于帮助核能领域的研究者厘清碳化铀的服役行为,同时为燃料设计者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利用多重示踪技术研究正常鼠和肿瘤鼠的微量元素代谢(英文)

    No full text
    利用25 MeV/u40Ar +Se中能重离子核反应,制备包含24种元素在内的多重示踪剂,通过对元素γ谱的分析,研究了正常鼠和肿瘤鼠体内微量元素的分布及代谢。Mg,Sr, Ga, As,Sc, V, Cr, Mo, Co,Fe, Y,Zr, Nb和Ru等元素在肿瘤鼠的粪便和尿液中的排泄时间与正常鼠不同。肿瘤鼠与正常鼠相比,Na, Mn,Fe和Co的排泄变化较大,肿瘤鼠的排泄率较正常鼠高;而Ca, Y,Zr和Mo的排泄率肿瘤鼠则较正常鼠低;在正常鼠脏器、组织和血液样品中测出了Na,Rb,Ga,Sc, As,Zn, V,Cr, Mn,Co,Fe、Y,Zr, Tc, Ru, Ag和In等17种元素,肿瘤鼠检测出了除Zn和As之外的其它15种元素。几乎所有的元素在正常鼠中的吸收均比肿瘤鼠高。大部分元素分布在肝、肾和毛皮以及实体瘤中,而Fe和Na在肿瘤组织则没有检测到

    Screening of Marine Bacterium Producing Noval CMCase and Preliminary Studies on Its Enzymatic Properties

    No full text
    从病烂的海洋植物中分离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TX-12,革兰氏阴性,经鉴定为噬纤维菌属(Cellulophaga sp.)中的一个种.该菌株在温度25℃、培养基起始pH 8.0条件下培养56 h产生碱性纤维素酶活力高达354.8 U/mL.酶学性质初步研究显示,TX-12产生的纤维素酶最适反应pH值为8.0,最适反应温度为60℃,在0~100℃酶活均能保持最高酶活的70%以上.酶液在100℃时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Fe2+、Cu2+、Mn2+对酶反应有一定促进作用,Hg2+和Pb2+对酶反应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