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research outputs found

    丹江口水库鲤肠道寄生蠕虫群落结构与季节动态

    Get PDF
    2004年2月到2005年11月在丹江口水库库区206尾鲤(Cyprinus carpio)肠道中检获蠕虫11种,其中复殖吸虫3种,线虫5种,棘头虫2种,绦虫1种。总体感染率为45.63%,平均感染丰度为4.23±12.65,平均感染强度为9.29±17.48,其中饭岛盾腹吸虫(Aspidogaster ijimai)的总感染率(25.24%)和平均感染丰度(1.76±6.46)最大,瓣睾鲫吸虫(Carassatrema lamellorchis)的感染强度(25.00±46.68)最大。除部分平均感染丰度较低的线虫如鲤带巾线虫(Cucullanus cyprini)外,其他蠕虫的分布类型均为聚集分布,蠕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为4.63,均匀度指数为0.60,对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动态分析表明,各季节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波动较大,并无明显变化规律。每尾鲤感染蠕虫种数多在1—4种之间,所有感染的11种蠕虫中优势种为饭岛盾腹吸虫;次优势种为日本侧殖吸虫(Asymphylodora japonica)、中华许氏绦虫(Khawia sinensis)、瓣睾棘吸虫和鲤长棘吻虫(Rhadinarhynchus cyprini);非优势种为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sp.)、鲤带巾线虫、鲤杆咽吸虫(Rhabdochona cyprini)、黄颡刺盖线虫(Spinitectus gigi)、毛细线虫(Capillaria sp.)和木村小棘吻虫(Micracanthorhynchina motomurai)。在种间协调关系方面,鲤杆咽线虫和瓣睾鲫吸虫、鲤长棘吻虫和饭岛盾腹吸虫、对盲囊线虫和木村小棘吻虫、鲤长棘吻虫和木村小棘吻虫之间分别存在显著正关联。对优势种和次优势种蠕虫中种群的季节动态分析表明,鲤寄生蠕虫各组分的感染率和平均感染丰度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在秋、冬季节的感染水平普遍比较高,而到春夏则急剧下降,但中华许氏绦虫无显著季节变化

    2016年夏季南海海盆水体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

    Get PDF
    颗粒物粒径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PSD)代表了颗粒物浓度与颗粒物粒径之间的关系,影响着海洋生态环境和水体光学特性等。文章基于2016年夏季航次调查的生物光学剖面数据,研究了南海海盆海域PSD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幂律函数可以较好地拟合南海海盆区域的PSD,对数空间中的实测的PSD与模拟的PSD平均决定系数高达0.95。PSD斜率(ξ)的分布范围为[1.27,7.65],均值为3.93±0.56。南海海盆区域表层水体的ξ均值与全球大洋表层水体的ξ均值相近,但高于海湾等表层水体的ξ均值。ξ能较好地表征颗粒物平均粒径DA的大小,两者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即ξ值越高,DA越小;反之,DA越大。通过分析T1断面的生物光学剖面数据及总体平均的PSD剖面数据,发现PSD剖面分布特征如下:1)表层水体的ξ值相对较高,且DA值相对较低,推测可能是由于微微型藻类为主导颗粒物所致;2)ξ值极小值层出现在次表层叶绿素浓度极大值层(Subsurface Chlorophyll Maximum Layer,SCML)中,并伴随DA极大值层的出现,其原因可能是SCML中的大粒径浮游植物占比显著增加;3)弱光层中的ξ值较SCML中的高,但略低于表层的ξ值,而DA则位于表层与SCML的DA之间,这可能与浮游植物及其碎屑的絮凝、分解、沉降等过程相关。PSD特征影响着海水的固有光学特性,分析发现:由于SCML中的叶绿素浓度增加,颗粒物散射系数(bp(532))和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bbp(532))也相应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弱光层中的平均bp(532)与平均bbp(532)最小。ξ与颗粒物衰减光谱斜率之间呈高分散性,Boss等(2001b)的模型适合用于粗略估算区域性的ξ分布范围及均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6030,41431176,4176045,4176044,41376042);;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LTOZZ1602);;广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504010034,201707020023,201607020041);;广东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6A020222008);;中科院A类先导专项(XDA11040302)~

    武陵山地区鱼类寄生线虫区系的研究

    No full text
    作者于1988年先后两次在武陵山地区的9个点,进行了鱼类寄生线虫的调查。共检查鱼类59种,929尾;发现线虫共24种。分隶于8科13属。其中白甲鱼杆咽线虫(Rhabdochona onychostomi)、短咽杆咽线虫(Rhabdochona brevichoni)沅江刺盖线虫(Spinitectus yuanjiangensis)、鲿刺盖线虫(Spinitectus bagri)、武陵刺盖线虫(Spinitectus wulingensis)为5新种。尾冠杆咽线虫(Rhabdochona coronacaude)和卡斯杆咽线虫(Rhabdochona cascadilla)分别为中国和中国大陆的新纪录。本文还对鱼类寄生线虫的感染情况及其种类组成作了必要的分析;并对线虫可能对当地渔业造成的影响以及杆咽属和刺盖属线虫的某些生态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养殖鱼类的防疫策略及健康管理

    No full text
    随着我国捕捞生产“零增长”战略的实施,为保障水产品供给,水产养殖的地位日趋重要,近来已出现加快发展的势头,但水产疫病的威胁也因此而加大了。本文介绍了当前主要的水产疫病及防制策略

    灾后主要经济鱼类疫情控制对策

    No full text

    有关锚头鳋病防治的几个问题

    No full text
    <正>到目前为止,确实缺乏杀灭锚头鳋成虫的药物。但不管是鲤锚头鳋(Lernaea cyprinacea)还是草鱼锚头鳋(Lernaea ctenopharyngondontis),它们的防治方法应该是类似的,而且与寄生在鲢、鳙鱼身上的多态

    范尼道佛吸虫的生活史研究

    No full text
    范尼道佛吸虫的生活史包括毛蚴、胞蚴、尾蚴、囊蚴和成虫 5个阶段。它的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壳菜 ,第二中间宿主为多种小型鲤形目和鲇形目鱼类 ,终末宿主是鳜。文中对这种吸虫的胞蚴、尾蚴、囊蚴和成虫的形态特征以及尾蚴的行为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在用人工方法成功地将尾蚴感染青后 ,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囊蚴在鱼体内的形态变化和器官发育进行了观察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