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research outputs found

    稀薄大气密度涨落对高空超高速飞行器气动性能的影响

    Get PDF
    地球周围的大气环境特性,随高度的上升,显著变化。对于本文关心的高度100km附近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特性而言,稀薄大气密度涨落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按照大气层划分,高度100 km属于热层。热层的下界高度约86 km,上界高度与太阳活动有关,在太阳宁静期约为200 km,太阳活动期约500 km。热层下接中间层(高度50~86 km),上连电离层(高度80~1000 km),大气研究已知,中间层主要受重力波和湍流影响,电离层主要受太阳活动和地磁效应影响。高度100 km附近空域,处在热层下界,重力波、湍流、太阳活动和地磁效应等均有影响,理论上需要Navier-Stokes方程和Maxwell方程..

    CuCe1-xMnxOy复合氧化物催化氧化碳烟颗粒性能的研究

    Get PDF
    利用反向共沉淀法合成CuCe1-xMnxOy复合氧化物催化剂,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拉曼(Raman)表征结果表明,反向共沉淀法可以将Cu、Mn离子在CeO2晶格中有效掺杂并形成晶体粒径较小的固溶体。程序升温还原(H2-TPR)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结果表明,Cu、Mn、Ce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有效提升了氧化物的氧化还原性能。所合成的CuCe1-xMnxOy复合氧化物系列催化剂在碳烟颗粒催化氧化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反应活性,其中CuCe0.8Mn0.2催化剂表现出最佳活性,T50仅为354℃,并且在循环测试中也基本保持稳定。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J05033)厦门大学校长基金(20720170043

    超声速平板绕流激波与边界层相互作用研究

    No full text
    本文采用直接数值模拟(DNS)的方法,在等温壁和绝热壁两种典型的边界条件下,分析了超声速平板绕流的激波层结构,对两种边界条件下激波层的差异做出了物理解释。此外,发现了等温壁边界条件下,流场内存在一条最大温度线,其位置基本不随来流马赫数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在这条最大温度线上,流场量出现令人惊奇的震荡和跳跃。最后,在等温壁边界条件下,考察了壁面温度对激波层结构的影响,特别是对最大温度线的影响,并由此揭示等温壁边界条件和绝热壁边界二者的本质联系

    大气环境对空间红外探测影响的研究

    No full text
    空间红外探测主要研究空间目标体红外辐射的产生、传输、探测、识别和应用,如同步轨道天基预警卫星、低轨道全球跟踪与监视系统和红外导引头等,是当今国际军事战略和战术重要的手段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大气层内空间目标的远距离探测中,目标经光学系统在探测器单阵元上成像,同时,相应瞬时视场内背景辐射投射到该探测单元上形成背景噪声,其耦合系统噪声形成总的噪声信号。对探测系统而言,只有接受辐射超过阵元的测量阈值,并且探测信噪比大于最小检测值,方可实现目标探测。因此,空间目标红外探测分析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1)目标红外辐射特性;(2)目标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3)地球、大气背景红外辐射特性;(4)..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中的非平衡蒸气射流输运模型

    No full text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是现代功能薄膜制备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对EBPVD 中蒸气粒子的非平衡输运模型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对工程中广泛应用的自由分子流假设的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自由分子流假设失效的判别准则。当蒸发速率增大,自由分子流假设不再成立时,目前最有力的跨流域分析工具是直接模拟Monte Carlo(DSMC)方法,因此第二个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金属蒸气粒子的碰撞参数。再者,完成了多源蒸发大面积钇钛薄膜中三维低密度非平衡射流的DSMC 模拟,及薄膜检测结果和多种测量数据的对比。最后,针对多源EBPVD,给出了一个可以制备大面积多组分均匀薄膜的优化方案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钇钛合金薄膜的组分和厚度分布

    No full text
    大面积薄膜的组分和厚度分布是实际工艺中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利用实验和直接模拟Monte Carlo(DSMC)方法,分别研究了双电子束和三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中,钇和钛蒸气原子的三维低密度、非平衡射流,获得了它们在100和150mm单晶硅基片表面的沉积厚度和组分的分布.DSMC结果与钇和钛的蒸发速率的石英晶振探头原位测量值,沉积薄膜厚度分布的台阶仪和Rutherford背散射仪的测量数据,沉积薄膜组分分布的Rutherford背散射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量值,均相符甚好.这表明通过DSMC方法与精细测量相结合,可在原子水平上实现EBPVD输运工艺的定量预测和设计

    大气边缘超高速飞行的质量矩控制方法研究

    No full text
    20世纪60年代Nelson等提出了航天器质量矩控制方法,90年代以来再入体质量矩控制取得了显著进展。近年来,我国研究者对高速飞行器的质量矩控制日趋重视,在质量矩方法的动力学、控制律和弹体控制机构设计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质量矩控制方法通过主动调整质心与气动压心的相对位移,产生气动力矩并用于飞行姿态的控制。与传统的气动舵控制相比,质量矩控制方法具有气动外形简单、无舵面烧蚀等优点;与直接力控制相比无需工质消耗,因此在大气层内高超声速飞行控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p

    临近空间大气密度时空扰动规律及建模研究

    No full text
    大气密度是飞行器能源动力设计、飞行控制中的重要输入参数.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对于临近空间高层大气,常用经验模型如USSA-76, NRLMSISE-00的密度预示值偏大.另外,随着飞行器精细化设计趋势,要求经验模型可预示不同纬度、昼夜和季节条件下的密度特性.基于此,本文利用卫星观测数据全面分析了临近空间大气密度随纬度、地方时、日期的变化规律,包括变化模式和变化幅度.纬度、日期引起的变化幅度大于地方时引起的变化幅度.纬度、日期引起的密度变化在不同高度范围表现出不同模式;变化幅度在78 km附近达最大值,在22 km和92 km附近达局部极小值.地方时引起的密度变化随高度递增.根据大气密度的时空变化特性,本文提出了临近空间大气密度的时空扰动模型,该模型能描述临近空间大气密度及其随纬度、地方时、日期的变化规律.与以往经验模型相比,时空扰动模型可更好地描述不同高度下密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在相同误差带条件下,本文模型的置信度明显优于NRLMSISE-00.本文建模方法合理,模型结果对临近空间飞行器设计有应用价值

    a component model support declarative presentation layer integration

    No full text
    从可重用组件或者模块中构造应用是软件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中在应用集成相关的领域中,研究工作多集中在数据和业务层上。然而在表示层进行集成可以重用子模块的数据、业务逻辑和界面等多个层面,故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开发代价,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针对当前表示集成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个新的面向表示层集成的组件模型。该组件模型支持层次化、声明式的组件组合,并设计了一个领域特定语言(DSL)PIDL用来描述组件及其组合。核高基(2010ZX01045-001-010-4,2009ZX01043-003-001)|科技支撑计划(2009BAG18B01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