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research outputs found

    封面学者:黄萍教授

    No full text
    第一次见到黄萍教授就被她的气质所吸引。在进一步的交流中,不难发现,她从容优雅的外在之下,拥有一颗坚毅而执著的内心。踏入学术界之前,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在黄萍教授看来,这些经历与她最终的选择并不断层,她说正因为有了过去的积淀,才能够做今天想做的事情,这种偶然中的必然,就是机缘

    克利福德·格尔兹列传

    No full text
    克利福德·格尔兹是美国人类学家,阐释人类学的提出者。格尔兹一生所出版的著作非常丰富,《文化的解释》(1973)和《地方性知识》(1983)是他的代表著作。"阐释人类学"是格尔兹最主要的学术贡献。他的"阐释人类学"从意义角度赋予文化以新的诠释,同时还提出了"深描"的民族志表达方式,并重视研究地方性知识。国内外学者对格尔兹的研究做出了评价,他们的评论强调了格尔兹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也探讨了"阐释人类学"所引发的争论

    关于文化转型问题的一场争论——第十一届人类学高级论坛述评

    No full text
    第十一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及第十一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海峡两岸圆桌论坛就从社会转型到文化转型、什么是文化转型、还是文化变迁、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关系、以及人类学家要投身文化强国建设的现实关怀等问题展开了认真、激烈的讨论

    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之后是文化高峰

    No full text
    一个社会的转型从原有的发展轨道进入新的发展轨道,往往是跨栏式的"惊险一跳"。这"惊险一跳"带来文化上的转型,往往会造就出一个新的文化高峰。本文试就中国历史上的汉唐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造就的文化高峰,来论述这种现象,以窥视当下中国社会转型而导致的文化转型可能出现的前景,就教于大方之家。一、从社会转型研究的文化图像说起社会转型是社会学视野中研究中国现代社会变迁中提出并引入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本来

    甘肃小陇山暖温带针阔混交林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

    No full text
    处于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区的甘肃小陇山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之一。以甘肃小陇山建立的6 hm~2暖温带针阔混交林森林动态样地为基础,以样地中所有胸径(DBH)≥1 cm的木本植物为对象,分析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探讨物种对不同生境的选择偏好。结果表明:样地内共有木本植物41735株,除去分枝和萌生的独立个体有29251株,共计124种,包含33科65属,其中重要值≥1的树种有28个,占总多度的82.9%。样地中重要值最大的前4个种依次是锐齿槲栎、白桦、小叶乌药和榛,也是该群落乔木层与灌木层的优势树种。样地内所有植株的径级分布整体表现为倒"J"型,群落自我更新良好。指示种分析发现,样地中有11个物种对不同生境表现出一定的偏好,其中2个物种(铁木和四蕊枫)表现出明显的生境偏好。冗余分析和偏分析表明,样地内的物种多度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

    用PAA模板法实现硅基纳米孔阵列结构

    No full text
    用二次阳极氧化方法制备出分立、双向贯通并且超薄(500-1000 nm)的多孔阳极氧化铝膜,贴合到硅片上进行干法刻蚀,实现图形转移,得到了硅基纳米孔阵列结构,并对工艺中影响图形转移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探索.扫描电镜(SEM)测试结果表明该途径得到的纳米结构孔形态均匀且大面积有序,孔深度可达到125 nm.对该样品进行热氧化处理后进行光致发光(PL)测试,结果表明其光致发光机理是基于通常较微弱的TO声子辅助的硅带边发光,并实现了显著发光增强,对这种增强效果的物理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该结构具有的独特光学特性为利用这一途径改变硅的弱发光性质,乃至实现硅基高效发光带来曙光

    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海峡两岸圆桌论坛·实录

    No full text
    徐新建(四川大学教授、人类学高级论坛副秘书长):大家好。今天的话题围绕"文化转型"展开。据我所知这既是人类学圈的一个新提法,也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我想请徐杰舜教授首先交代一下议题的来源和这次圆桌对话的意义。虽然在座有部分学者参与谋划了很久,但多数人是没有参与的。今天上午周大鸣教授做了简短的表态,强调提"文化转型"的目的是一种抗争,也就是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抗争,后者提出的"社会转型"几乎主导了现实社会的思想和实践。我想,这已涉及了知识生产和学术政治,值得各位关注。下面就请徐杰舜老师做简要说明

    地表过程研究进展与趋势/Studies of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Progress and Prospect[J]

    No full text
    地表过程复杂多样、涉及广泛.针对当前地表过程研究现状,从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变化的视角讨论了与地表过程相关的一些概念及研究内涵.在分析单要素地表过程和多要素地表过程的基础上,从研究内容的综合性、多国合作的国际性、针对区域突出问题的区域性、以过程变化为核心的动态性及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论述了地表过程研究的特点,总结性地给出了国内外研究的总体趋势.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进一步从国际科学发展趋势、国家需要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地表过程研究所面临的机遇;从多学科交叉、自然与人文过程的定量与有机耦合等方面讨论了地表过程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