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research outputs found

    黄土 - 古土壤中蜗牛化石总数古气候意义探讨

    No full text
    本文通过研究黄土高原西北&mdash;东南断面上三个剖面(渭南、洛川、九州台)末次间冰 期以来的蜗牛化石记录,探讨了黄土 - 古土壤序列中蜗牛化石个体总数可能保存的古气候信息。 研究表明,黄土 - 古土壤中蜗牛化石总数主要受控于研究区域保存条件(温度、降水及相联系的 成壤强度)和生存条件(气候环境条件是否适宜蜗牛的生存)。保存条件为黄土高原南部蜗牛 化石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而黄土高原北部主要受生存条件控制,黄土高原中部则同时受两个 因素的影响。基于洛川蜗牛化石总数的变化特征指出,~400 ka 前后冰期气候状况存在明显差异, 400 ka 前的冰期更加适宜蜗牛的生存,此后洛川地区冰期蜗牛生存的气候环境条件不断恶化。本 研究为利用蜗牛化石探讨黄土高原古气候、古环境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p

    长江第一弯河段阶地特征及年代学研究

    No full text
    通过DEM及野外调查,提取和分析长江第一弯河流阶地的空间位置及分布特征,认为在河流弯曲及宽阔河段阶地的保存范围大于其他河段;根据阶地序列年代学研究提出,长江第一弯河段T_1和T_2堆积阶地分别形成于9~12 ka和15~20 ka,这两级最新阶地分别形成于不同的气候背景。T_2开始堆积于末次冰盛期(LGM),下切于15 ka前后;而T_1堆积于全新世初期的大暖期,下切于9 ka前后。而且,两级阶地均存在向断裂方向的上翘,河谷摆向断裂上升盘的相反一侧;河流下切速率也向着断裂方向增大。因此,河流阶地的形成应该受到构造因素的控制,而气候作用对河流下切有明显的影响

    我国西部新生代磁性地层学研究的若干进展与挑战

    No full text
    磁性地层分析是建立沉积地层年代框架的有效方法,特别为我国西部新生代盆地分析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通过对与青藏高原生长密切相关的柴达木盆地、昆仑山、西宁盆地、祁连山等众多新生代沉积盆地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学术界对中国西部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时代和强度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但是仅仅根据沉积地层的磁极性序列与地磁极性年表对比来确定地层年代学框架的方法也遇到了困扰,例如对比方案不唯一、难以确定部分时段地层是否缺失等问题。本文通过对磁性地层研究中一些问题的分析,论述了对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生物地层学、具有&ldquo;年龄锚点&rdquo;作用的火山灰夹层或者是地层中矿物年代对地层年代限定的辅助作用。同时提出,不同的指标对于同一地质事件的记录在时间上可能有先后,地层对比过程中对于某些地质事件的分析应该考虑一致性悖论的问题。</p

    钱塘江河口周边钻孔磁性地层学研究及意义

    No full text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沉积历史和特征,是揭示我国东部沿海区域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与地理格局形成过程的重要窗口.本文基于磁性地层学方法,结合AMS~(14)C和光释光测年数据以及该地区硬质黏土标志层,对分布于钱塘江河口两侧的五个钻孔建立年代地层框架.结果表明,除河口北部一个钻孔底部年龄至高斯正极性期外,其余钻孔显示南部地区约200 ka BP以来才开始沉积,最南端晚至约60 ka BP.与该地区已有钻孔磁性地层学资料进行对比,认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沉积年龄超过百万年和&ldquo;北厚南薄、东厚西薄&rdquo;的特征,主要是受早期区域构造背景的影响,而长江三角洲大范围的沉积发生自约200 ka BP以来,受构造缓慢沉降和海平面变化控制的细颗粒(黏土-粉砂粒级)从晚更新世才开始沉积,约60 ka BP以后扩大至整个三角洲区域.</p

    三门峡会兴沟剖面黄土一古土壤序列的岩石磁学研究

    No full text
    岩石磁学是古地磁学和环境磁学研究的基础,是鉴定岩石和沉积物中磁性矿物种类、粒度和含量的有效途径。对黄土高原东南部三门峡盆地的水沟一会兴沟旧石器遗址会兴沟剖面黄土一古土壤序列(S_0~S_8)进行系统的岩石磁学研究表明:本剖面沉积物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显示准单畴(PSD)磁性颗粒特征。所有磁学参数曲线均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特征,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能够很好的对应,反映了第四纪以来的冰期一间冰期旋回中,东亚季风影响下的风尘黄土堆积中磁性矿物种类、粒度和含量的周期性变化特征。黄土中高矫顽力磁性矿物的相对含量要高于古土壤中的,而随着成土作用的加强,在古土壤中细粒的低矫顽力磁性矿物显著增加的同时,其中高矫顽力磁性矿物的绝对含量也相应增加。质量磁化率(&chi;)与非磁滞剩磁磁化率(&chi;_(ARM))和饱和等温剩磁(SIRM)及磁粒度参数;&chi;_(ARM)/SIRM和&chi;_(ARM)/&chi;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由成土作用产生的单畴(SD)颗粒和较小PSD颗粒对磁化率增强有显著的贡献。</p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动态特征

    No full text
    为掌握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不同植被类型下 0 ~ 500 cm 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 特征及其剖面变异规律,采用定位观测和经典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研究了陕西神木六 道沟小流域老爷满渠 4 种不同植被类型(杏树、杨树、沙蒿以及柠条)下的土壤水分状况。 结果表明:在气象、地形、地貌、土壤等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同种植被下土壤含水 量的变化趋势具有较高一致性,表层(0 ~ 40 cm)土壤含水量在雨季显著大于旱季,并且上 层土壤水分(0 ~ 40 cm)的变异程度大于下层(40 ~ 500 cm);不同植被类型间,杏树地土 壤含水量在垂向的变化趋势最稳定,杨树地和沙蒿地次之,柠条地最剧烈。不同植被类型下 的土壤水分动态特征与剖面分布具有明显差异。</p

    晚中新世-上新世黄土高原佳县红粘土剖面碳同位素记录与C4植被演化

    No full text
    新生代C_4植被开始扩张的年代、过程和驱动机制是全球古气候变化研究的焦点问题。中国黄土高原的黄土-红粘土剖面保存了连续的古生态演化记录,是研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的理想载体。本文选择黄土高原北部佳县厚达64m的红粘土剖面(8.2~2. 7Ma),对190个层位的次生方解石矿物进行了无机碳同位素测试,由此分析了晚中新世-上新世末的C_4植被扩张和演化过程。C_4植被持续增长与全球冰盖的扩张基本一致,表明气候变冷很可能导致了黄土高原区域气候的干旱化与降雨季节性的增强。C_4植被的扩张存在明显的3个阶段,分别以6.6Ma和3.6Ma为界限,每一次扩张增加10%左右,暗示了全球性的构造事件对黄土高原植被演化的控制。此外,佳县红粘土剖面呈现10次持续时间为10~20万年的碳同位素正漂移事件,平均每40万年发生一次,说明40万年轨道周期也控制着C_4植被的演化。</p

    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遗址MIS 3阶段的植被与环境

    No full text
    鄂尔多斯高原拥有我国最早发现的水洞沟和萨拉乌苏旧石器遗址,是系统研究东亚现代人演化及动因的重要地区。乌兰木伦遗址位于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乌兰木伦河岸,发掘出大量石制品、动物化石和炭屑,遗存埋藏的~(14)C年代在41.4~33.1 cal ka BP 之间,属MIS 3阶段中期。花粉和木炭化石记录显示,早期为灌丛- 草原,晚期为典型草原植被,气候温凉偏干,较现今相对温暖湿润,胡颓子属和霸王属等小乔木和灌木作为先民使用的薪材。 MIS 3阶段相对暖湿气候有利于人类的繁衍、扩散和交流,可能是我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大量人类活动的重要原因。</p

    伊犁风成黄土不同组分对磁化率的影响

    No full text
    为了研究中亚黄土中的碳酸盐、有机质和可溶性盐等不同组分对磁化率的影响,本文对伊犁黄土样品分别进行盐酸、醋酸、蒸馏水和双氧水等处理,并与黄土高原黄土样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盐酸不但可以溶蚀样品中的碳酸盐而且还可以与磁性矿物中的铁离子反应,分解超顺磁性颗粒(SP)中细颗粒组分,造成磁化率降低.与原样相比,中亚和黄土高原醋酸样品质量磁化率(&chi;_(lf))和频率磁化率(&chi;_(fd))分别增加20.3%、53.4%和4.8%、13.0%,说明中亚黄土碳酸盐对磁化率影响远大于黄土高原,醋酸对SP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很小.双氧水和蒸馏水样品&chi;lf变化幅度小于4%,说明黄土中有机质和易溶组分对磁化率的影响均非常小.此外,通过对中亚和黄土高原盐酸和醋酸样品的温度磁化率(TDS)曲线对比分析,表明黄土高原黄土退热过程磁性矿物的转化可能主要是SP组分中的细颗粒成分,伊犁黄土中纤铁矿和磁赤铁矿或针铁矿含量较黄土高原低.</p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