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research outputs found

    Expression and Recognition of Deception through Individuals' Bodily Kinematic Information

    No full text
    欺骗行为在社会中是一种常见并且人们习以为常的行为。成功的欺骗行为不仅能帮助个体争取更多的资源,协助个体回避真实行为可能导致的惩罚,而且在人际交往活动中扮演着促进平衡与和谐的角色(例如善意的谎言)。然而,除善意的谎言以外的欺骗行为,被欺骗的个体往往处于某种不利之势,也因此人们一生中不仅会学习如何欺骗他人,同时也会学习如何识别欺骗行为以防自己成为欺骗行为的受害者。自古至今,学者们不断地寻找能有效区分真实与欺骗行为的非言语视觉线索,然而结果不尽一致。近十年的元分析结果也指出,以往研究中所关注或观测的非言语视觉欺骗线索有将近半数以上与欺骗行为无关。 本研究基于前人文献对以往欺骗行为表达与识别研究中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发现以往探讨非言语视觉欺骗线索的研究中缺乏进一步细分个体姿态和动作的客观量化与精准测量的方法,并且提出借助运动捕捉技术解决姿态和动作的量化与精准测量的问题,从以往研究未曾关注的视角观测及分析人们的欺骗行为,考察通过肉眼所无法精准测量的运动信息及其与欺骗行为的关系。 实验内容分为研究一和研究二两部分,一共包括两个实验。研究一主要关注个体欺骗时人体运动信息的表达与识别,借助运动捕捉技术考察个体在欺骗与基线条件下所产生的行为,考察两种条件下人体运动信息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并同时考察人体运动信息作为非言语视觉欺骗线索的可行性,最后讨论基线与欺骗条件之间人体运动信息表达上的差异及其背后所对应的心理因素及心理过程。研究二主要探讨个体在识别他人欺骗行为时关注哪些人体运动信息,通过眼动技术进一步探讨哪些身体线索有助于个体正确识别欺骗行为。本研究得出以下的主要结果: 1.发现个体欺骗时全身(除了左腰、右手腕以及右手肘)的关节点和头部的速度以及总位移量都显著少于基线条件。此结果表明,个体欺骗与基线条件下的人体运动信息确实存在差异。 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个体识别欺骗行为时关注手部的注视点个数以及注视时长与识别欺骗正确率负相关,同时也发现个体关注躯干的注视点个数以及注视时长与识别欺骗正确率正相关。 3. 综合考虑研究一与研究二的结果可发现,研究一中在欺骗与基线条件之间不存在差异的身体部位,即右手腕及手肘的运动信息,在研究二中与个体识别欺骗行为的正确率负相关。反之,研究一中在欺骗与基线条件之间存在差异的身体部位的运动信息(例如与躯干有较大关系的左右肩膀),在研究二中发现与个体识别欺骗行为的正确率正相关。根据以上的结果,本论文从人体运动信息表达及识别两方面的结果,验证了人体运动信息作为有效的非言语视觉欺骗线索的可能性。 本论文结合运动捕捉数据以及眼动数据,验证了人体运动信息作为有效的非言语视觉欺骗线索的可能性,拓展现有对非言语视觉欺骗线索的认识与理解。<br /

    The Nonverbal Visual Cues to Deception

    No full text
    说谎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及时有效地识别说谎,在人际交往和司法安防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说谎的自主性,将说谎研究的实验范式分为被动说谎范式、主动说谎范式和混合说谎范式三大类。个体说谎时具有较高的认知负荷、较强的情绪唤醒和刻意的自我控制等心理活动特点,这些心理活动会导致眼睛运动、面部表情、姿态动作等非言语视觉线索的变化,且非言语视觉线索存在个体差异。未来研究应深入考察说谎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非言语视觉线索的心理意义,加强真实情境下说谎行为的研究,并借助新技术实现对非言语视觉线索的精准测量和分析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