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research outputs found

    基于Windows CE的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研究与实现

    Get PDF
    后PC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嵌入式产品,嵌入式技术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和消费热点.视频监控在各行各业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应用范围的差异、传输条件的限制等因素,嵌入式监控系统必将成为开发及应用的新热点.本文立足于嵌入式系统、Windows CE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等技术,根据现实应用,在eBoxII平台下研究和实现了视频监控系统E-Life,有机地结合了嵌入式终端设备和网络传输,符合嵌入式和网络结合的发展趋势,同时,这一系统架构也为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

    Transition from tunneling leakage current to molecular tunneling in single-molecule junctions

    Get PDF
    数十年来,半导体工业一直遵循基于“摩尔定律”所设定的发展蓝图,逐步提升集成电路芯片上晶体管的集成度和运行速度,减小器件尺寸。为探索这一尺寸极限,课题组基于机械可控裂结技术自主开发了具有飞安级电学测量和亚纳米级位移控制灵敏度的科学仪器,在国际上首次获取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重复单元的寡聚苯乙炔类分子电导随电极间距的演变关系,并发现随着电极间距的缩小,器件电输运由通过分子器件电流占主导逐步转变到由隧穿漏电流占主导。对于本研究中具有最小尺寸的寡聚苯乙炔分子器件,其由于隧穿漏电流所制约的尺寸极限可小至0.66 nm,预示了有机分子器件在未来电子器件小型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这一研究工作是在化学化工学院洪文晶教授、萨本栋微纳研究院杨扬助理教授以及英国Durham University的MartinR. Bryce教授共同指导下完成的。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iChEM Fellow刘俊扬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郑珏婷、李瑞豪和硕士研究生黄晓艳、唐永翔、皮九婵、本科生王飞等参与了研究工作。田中群教授、毛秉伟教授和师佳副教授为论文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Abstract】The tunneling leakage current will be a major quantum obstacle during miniaturization 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down to the scale of several nanometers. At this scale, to promote charge transport and overcome the tunneling leakage current between the source and drain terminals, molecular electronic junctions offer opportunities by inserting molecules between these two electrodes. Employing a series of oligo(aryleneethynylene) (OAE) molecules, here we investigate the transition from tunneling leakage current to molecular tunneling in the single-molecule devices using mechanically controllable break junction (MCBJ) technique, and the transition distances of the OAE molecular junctions were determined and even down to 0.66 nm for OAE2 molecular junction,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intrinsic charge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a single-molecule device can be outstripped from the tunneling leakage current. Consequently, molecular electronic devices show the potential to push the ultimate limit of miniaturization to the scale of several angstroms.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2017YFA0204902). This work was also generously supported by the Young Thousand Talent Project of China, the EC FP7 ITN “MOLESCO” project number 606728,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s. 21703188, 21673195, 21503179), and the China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2017M622060). 该工作获得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A0204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1673195、21703188、21503179)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7M622060)等项目的资助,也得到了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的支持

    1978~2008年中国湿地类型变化

    Get PDF
    分别基于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 MSS/TM/ETM+)和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B)影像数据,以人工目视解译为主,完成了中国1978~2008年4期(基准年分别为1978,1990,2000和2008年)湿地遥感制图,并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外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湿地现状及近30年来湿地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ⅰ)截止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约为324097km2,其中以内陆沼泽(35%)和湖泊湿地(26%)为主.(ⅱ)1978~2008年,中国湿地面积减少了约33%,而人工湿地增加了约122%.过去30年里湿地减少的速度大幅降低,由最初5523km2/a(1978~1990年)降为831km2/a(2000~2008年).(ⅲ)减少的自然湿地(包括滨海湿地和内陆湿地),其类型变化由湿地向非湿地转化的比例逐渐降低.初期(1978~1990年)几乎全部(98%)转换为非湿地;在1990~2000年间减少的自然湿地约有86%转化为非湿地,而在2000~2008年,这一比例下降为77%.(ⅳ)气候变化和农业活动是中国湿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湿地变化在中国分为三大不同特征区域,即西部三省/自治区(西藏、新疆和青海)、北部两省/自治区(黑龙江和内蒙古)和其他省市区.其中西部区域尤其是青藏高原,湿地变化的驱动因子以气候增温为主;新疆湿地由于气候增温和农业活动共同作用造成变化不大.北部省/自治区的湿地变化则主要由农业活动引起;而其他省市区的湿地变化几乎完全受控于人类的农业经济活动

    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70年:发展历程、学术成就概览

    Get PDF
    本文概略评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物理海洋学各分支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若干学术成就。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起步于海浪、潮汐、近海环流与水团,以及以风暴潮为主的海洋气象灾害的研究。随着国力的增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涌现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提出了被国际广泛采用的"普遍风浪谱"和"涌浪谱",发展了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提出了"准调和分析方法"和"潮汐潮流永久预报"等潮汐潮流的分析和预报方法;发现并命名了"棉兰老潜流",揭示了东海黑潮的多核结构及其多尺度变异机理等,系统描述了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提出了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南海分支(或称南海贯穿流);不断完善了中国近海陆架环流系统,在南海环流、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黄海冷水团环流、黄海暖流、渤海环流,以及陆架波方面均取得了深刻的认识;从大气桥和海洋桥两个方面对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洋际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发展了浅海水团的研究方法,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水团的分布和消长特征与机制,在大洋和极地水团分布及运动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阐明了南海中尺度涡的宏观特征和生成机制,揭示了中尺度涡的三维结构,定量评估了其全球物质与能量输运能力;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海洋锋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提出了地形、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等锋面动力学机制;构建了"南海内波潜标观测网",实现了对内波生成–演变–消亡全过程机理的系统认识;发展了湍流的剪切不稳定理论,提出了海流"边缘不稳定"的概念,开发了海洋湍流模式,提出了湍流混合参数化的新方法等;在海洋内部混合机制和能量来源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并阐述了混合对海洋深层环流、营养物质输运等过程的影响;研发了全球浪–潮–流耦合模式,推出一系列海洋与气候模式;发展了可同化主要海洋观测数据的海洋数据同化系统和用于ENSO预报的耦合同化系统;建立了达到国际水准的非地转(水槽/水池)和地转(旋转平台)物理模型实验平台;发展了ENSO预报的误差分析方法,建立了海洋和气候系统年代际变化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中深层海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步建成了中国近海海洋观测网;持续开展南北极调查研究;建立了台风、风暴潮、巨浪和海啸的业务化预报系统,为中国气象减灾提供保障;突破了国外的海洋技术封锁,研发了万米水深的深水水听器和海洋光学特性系列测量仪器;建立了溢油、危险化学品漂移扩散等预测模型,为伴随海洋资源开发所带来的风险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警预报提供科学支撑。文中引用的大量学术成果文献(每位第一作者优选不超过3篇)显示,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培养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这是最宝贵的成果。这支队伍必将成为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攀登新高峰的主力军

    黄梅尖岩体冷却史及其成矿意义探讨

    No full text

    新元古代岩浆活动与全球变化

    No full text

    大陆深俯冲的矿物学证据

    No full text

    矿物反应与氧同位素平衡——方解石-橄榄石体系的实验研究

    No full text

    新元古代超大陆构型中华南的位置

    No full text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