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research outputs found

    鱼腥藻anabaenasppcc7120的混合营养生长

    No full text
    在高光强为160μE/(m2·s)、低光强为16μE/(m2·s)、葡萄糖浓度0~30g/L范围内,、进行了鱼腥藻Anabaenasp.PCC7120的摇瓶光自养和混合营养培养.在高光强下最大藻细胞密度(0.92~3.1g/L)明显高于低光强(0.11~0.58g/L),而且高光强使混合营养培养的对数期缩短.在不同光强下,葡萄糖浓度在0~18g/L范围内提高显著促进了细胞的生长,在18~30g/L范围内变化对细胞生长不再有更大的影响.高光强促进了藻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在高光强下随着葡萄糖浓度的提高,细胞得率逐渐变小

    鱼腥藻Anabaena sp.PCC7120的混合营养生长

    No full text
    在高光强为160μE/(m2·s)、低光强为16μE/(m2·s)、葡萄糖浓度0~30g/L范围内,、进行了鱼腥藻Anabaenasp.PCC7120的摇瓶光自养和混合营养培养.在高光强下最大藻细胞密度(0.92~3.1g/L)明显高于低光强(0.11~0.58g/L),而且高光强使混合营养培养的对数期缩短.在不同光强下,葡萄糖浓度在0~18g/L范围内提高显著促进了细胞的生长,在18~30g/L范围内变化对细胞生长不再有更大的影响.高光强促进了藻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在高光强下随着葡萄糖浓度的提高,细胞得率逐渐变小

    鱼腥藻Anabaena sp.PCC7120的混合营养生长

    No full text
    在高光强为160μE/(m2·s)、低光强为16μE/(m2·s)、葡萄糖浓度0~30g/L范围内,、进行了鱼腥藻Anabaenasp.PCC7120的摇瓶光自养和混合营养培养.在高光强下最大藻细胞密度(0.92~3.1g/L)明显高于低光强(0.11~0.58g/L),而且高光强使混合营养培养的对数期缩短.在不同光强下,葡萄糖浓度在0~18g/L范围内提高显著促进了细胞的生长,在18~30g/L范围内变化对细胞生长不再有更大的影响.高光强促进了藻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在高光强下随着葡萄糖浓度的提高,细胞得率逐渐变小

    宁南山区农林牧合理结构与经济开发

    No full text
    本项目以强化科技、智力投入,提高人的素质,转变传统观念为重点,逐步形成以科技示范村、示范户和农民技术员为主的科技扶贫网,为科技扶贫工作奠定了很好的思想和组织基础。在实施和推广“农田改制”、“作物合理布局”等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并提出“增牛、稳羊、发展猪禽”的畜禽结构调整方向,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有机肥增加30%,平均亩施用达到1000公斤,促进了农牧结合。在积级引进“微肥、抗旱剂、保水剂”等实用技术优良品种的同时,经组装配套,建立以“粮一豆一经-饲”轮作为中心的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做到耕作、轮作和施肥等主要技术措施制度化、规范化和模式化,简便易行,使示范区粮、油单产稳步上升。总面积为5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2万亩的示范区,人均占有粮、油料和人均收入三年平均分别比1987年增长83.1~149.7%、49.7~84%和49~176.5%,农民群众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示范区已基本建立起农牧结合、用养结合、稳定增产的农田生态体系,开始步入“草—畜—肥—粮”良性循环。轮作中的平衡,根据作物的需肥生理特性、土壤的供肥能力以及天然降水生产潜力所要求的需肥量,提出氮、磷相配合,有机、无机相配合的平衡施肥模式,提高了系统内的调控内和稳定性,周期性的平均单产达到127.6公斤,比不施化肥的连化肥的连茬麦亩产58公斤增产1倍以上,比施化肥的连茬麦增产25.1%土壤养分趋于供求平衡

    宁南山区农林牧合理结构与经济开发

    No full text
    本项目以强化科技、智力投入,提高人的素质,转变传统观念为重点,逐步形成以科技示范村、示范户和农民技术员为主的科技扶贫网,为科技扶贫工作奠定了很好的思想和组织基础。在实施和推广“农田改制”、“作物合理布局”等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并提出“增牛、稳羊、发展猪禽”的畜禽结构调整方向,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有机肥增加30%,平均亩施用达到1000公斤,促进了农牧结合。在积级引进“微肥、抗旱剂、保水剂”等实用技术优良品种的同时,经组装配套,建立以“粮一豆一经-饲”轮作为中心的综合配套技术体系,做到耕作、轮作和施肥等主要技术措施制度化、规范化和模式化,简便易行,使示范区粮、油单产稳步上升。总面积为5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2万亩的示范区,人均占有粮、油料和人均收入三年平均分别比1987年增长83.1~149.7%、49.7~84%和49~176.5%,农民群众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示范区已基本建立起农牧结合、用养结合、稳定增产的农田生态体系,开始步入“草—畜—肥—粮”良性循环。轮作中的平衡,根据作物的需肥生理特性、土壤的供肥能力以及天然降水生产潜力所要求的需肥量,提出氮、磷相配合,有机、无机相配合的平衡施肥模式,提高了系统内的调控内和稳定性,周期性的平均单产达到127.6公斤,比不施化肥的连化肥的连茬麦亩产58公斤增产1倍以上,比施化肥的连茬麦增产25.1%土壤养分趋于供求平衡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