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research outputs found

    一种近红外偏振干涉光谱仪

    No full tex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红外偏振干涉光谱仪。包括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的光源组、准直离轴抛物面镜、第一冷光镜、起偏棱镜、补偿晶体、扫描光楔组件、检偏棱镜、第二冷光镜、会聚离轴抛物面镜和探测器;光源组包括通过单模光纤直接耦合输出的卤钨灯和用于发射标定光源的He-Ne激光器;探测器包括硅探测器和InGaAs探测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近红外偏振光干涉光谱仪。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MnO<sub>2<-sub>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 full tex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掺杂石墨烯-Mn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将锰源化合物溶液和氧化石墨烯溶液混合后加入过硫酸铵加热反应,得到氮掺杂石墨烯-MnO2复合材料;该方法不仅能够一步实现氧化石墨烯的还原,氮原子掺杂和MnO2的负载,且得到的复合材料中的MnO2为线状,进而增大了其在复合材料中的比表面积,使得得到的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大大增强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网格建设的进展

    No full text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网格是在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的数据网格群,其目的是整合物理上分布的科学数据资源,形成逻辑统一的数据资源视图,提供透明的数据访问,并基于这些科学数据和网格上的先进的计算与存储设施,提供科学数据分析、处理和可视化,实现便捷的科学数据应用服务,形成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应用环境的发展构架。作为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网格建设的第一阶段,首先进行了网格总中心和四个学科领域的科学数据网格试点:化学数据网格、空间科学数据网格、微生物与病毒学数据网格和人地系统科学数据网格的建设。本文介绍了本阶段建设的主要进展与成果,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夜间135.6 nm气辉反演的电离层<italic>f</italic><sub>0</sub><italic>F</italic><sub>2</sub>与测高仪观测比较研究

    No full text
    在夜间电离层,气辉135.6 nm谱线主要由F层的O+和电子的辐射复合过程以及O+和O–的中性复合过程激发,该谱线强度和电离层峰值电子密度NmF2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利用夜气辉135.6 nm辐射强度与F2层峰值电子密度NmF2的平方成正比的物理模型,建立了在不同经纬度、地方时、季节和太阳活动下均适用的反演算法。通过DMSP卫星上搭载的紫外光谱成像仪(SSUSI)实际观测的135.6 nm气辉辐射强度来反演相应时空的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f0F2,并将其与地基测高仪探测结果做了综合对比。结果表明,在太阳活动高年(2013年),相对误差小于等于20%的数据占比93.0%,平均相对误差约为7.08%;在太阳活动低年(2017年),相对误差小于等于20%的数据占比80.8%,平均相对误差约为12.64%。最后,对该算法在太阳活动高低年的反演精度差异进行了分析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