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research outputs found

    Salience network dysfunction in clinical high risk for psychosis

    No full text
    精神病临床高危是精神病完全发作前的一种异常状态,其神经影像学变化有可能是构成精神病性症状完全爆发的一系列级联事件的神经基础。其中突显网络异常与精神病临床高危的临床症状、功能恶化等密切相关。通过对近年来突显网络研究进行综述,明确突显的定义、突显网络的结构和功能,总结目前精神病临床高危个体突显网络异常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寻找精神病临床高危的病理机制提供参考。</p

    Review Changes of microstructure of white matter and clinical high risk for psychosis

    No full text
    摘要 目的 对精神病临床高危人群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识别及早期干预。脑白质纤维束是脑区间复杂信息传递功能的重要结构基础,既有文献表明,精神病临床高危个体存在白质微结构异常,且与其临床症状及功能相关。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是当前唯一非侵入性地研究脑白质微结构的技术。本文对利用弥散张量成像对精神病临床高危白质微结构异常的现有证据进行综述,旨在综合分析疾病早期潜在的神经生物标志及疾病发展中的病理演变特征。</p

    Comparison of brain functional st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in depressive and euthymic mood states

    No full text
    目的 分析处于双相情感障碍(BD)缓解期的患者(EP)和BD抑郁期的患者(DP)脑功能稳定性的特点。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6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的56例BD患者为研究组,并根据患者所处的情绪状态分为EP组(n=30)和DP组(n=26)。招募与研究组患者匹配的71名健康对照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比较EP组、DP组、健康对照组之间的抑郁程度。采集所有受试者的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数据,采用DPABI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功能稳定性指标的计算并比较3组功能稳定性差异,变换不同窗宽、步长和窗的类型进行重复验证。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右侧小脑后叶的功能稳定性与HAMD-17总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EP组、DP组、健康对照组受试者HAMD-17总分比较[2.00(0,4.00)分比14.00(10.75,19.50)分比0(0,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EP组患者右侧小脑后叶的功能稳定性低于DP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EP组和DP组右侧小脑后叶的功能稳定性与HAMD-17总分无相关性(P&gt;0.05)。结论 EP、DP患者表现出不同的脑功能活动模式,仅EP患者表现出右侧小脑后叶的功能稳定性降低。</p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