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research outputs found

    The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of Microexpression Recognizing

    No full text
      微表情(Microexpression)是一种非常短暂的表情,通常认为其持续时间在1/25秒至1/5秒之间。本研究采用行为、脑电(ERPs)、近红外光学成像(fNIRS)等手段较为系统的探讨了微表情识别的时间特性及其加工机制。 本研究分为两大部分,共7个实验。时程短是微表情的重要特征,因此研究一探讨微表情识别的时间特性,探索时间属性影响微表情识别的规律以及微表情和宏表情(Macroexpression)识别随呈现时间变化的不同特点。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探索呈现时间对正面微表情识别的影响,实验2探索呈现时间对侧面微表情识别的影响。 研究二探讨了微表情识别的加工机制,对微表情和宏表情识别上有不同特点的可能原因,即微表情为知觉水平(低级视觉特征)的加工而宏表情为概念水平(高级语义信息)的加工,进行了探索;同时考察了微表情识别过程中大脑激活的时间进程及区域。共有5个实验,实验3、实验4分别用语义干扰与语义启动范式探索了是否语义信息对微表情识别有影响,从而考察微表情识别是否有概念水平的加工;实验5、实验6采用语义启动任务并记录脑电指标,探查微表情识别时大脑加工的时间进程、微表情引起的脑波能量变化特征及微表情加工的脑内源;在实验5、6溯源结果发现额叶参与微表情识别的基础上,实验7采用fNIRS技术进一步探索大脑额叶区在微表情识别中的作用和特点。 本研究主要发现了对微表情(呈现时间在一个注视点的时间内,200ms以下)的识别正确率和识别能力随呈现时间增长而增加,对宏表情的识别正确率和识别能力则不随呈现时长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微表情也得到了概念水平的加工;额叶在表情的识别中起着重要作用,负责微表情加工的脑区在左侧额叶,而负责宏表情加工的脑区在右侧额叶。 本研究进一步澄清了微表情和宏表情在概念上的区别,也为微表情识别训练提供了依据

    The Effects of Enotional Words on the Recognition of Facial Expressions under Fleeting Presentation

    No full text
    语言常常伴随表情出现,情绪知觉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语言建构的,语言对情绪表情的识别具有重要作用。但情绪词对短暂呈现的面部表情(即人工微表情)的识别是否也有影响并不清楚。采用短暂呈现的情绪词和面部表情,使用类Stroop干扰任务与情感启动任务,考察背景情绪词对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结果发现,情绪词效价与面部表情效价的匹配关系的主效应显著,这表明背景情绪词影响短暂呈现的面部表情的识别。研究结果深化了对微表情识别机制的理解

    微表情研究及其应用

    No full text
    微表情是一种持续时间仅为1/25秒至1/5秒的非常快速的表情,表达了人试图压抑与隐藏的真正情感。本文系统梳理已公开发表的微表情实证研究报告,对注重于测量微表情识别能力的早期研究、目前基于微表情训练工具(METT)的微表情识别应用研究以及刚刚萌芽的微表情表达研究进行总结分析,明确指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未来研究应探讨METT在不同文化中的有效性,研究微表情表达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并注重发展自动化的微表情识别工具。本文提出,基于微表情的自动谎言识别系统将是微表情研究未来的应用方向之一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expression in the detection of deception

    No full text
    众多研究表明微表情和欺骗密切相关,考察如何利用微表情进行欺骗检测是微表情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对欺骗与欺骗检测的基本概念、微表情作为欺骗检测线索的理论依据及相关应用等的较全面阐述,论证了微表情作为欺骗检测的情绪线索具有可行性和一定的有效性,且相比其他生理、认知的欺骗检测线索具有更多的优势,在国家安全、临床医学等领域的欺骗检测中已有较多的应用。针对微表情在欺骗检测中的应用存在的争议,指出未来应进一步研究欺骗是否一定伴随着微表情、微表情训练能否促进欺骗检测能力、如何提高微表情实验室研究的外部效度、个体差异对微表情利用的影响等核心问题,并指出了可能的解决途径。</p

    Research Progress of Memory Intervention with 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Substance Use Disorder

    No full text
    记忆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是累积经验、促进个体生存的重要功能。然而,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物质滥用障碍具有某种非适应性记忆过强的特征,不利于个体生存。因此,以病理性改变的记忆为靶点,通过削弱或更新非适应性记忆,可以达到缓解症状甚至治愈的目的。记忆并非是对经验的刻板记录,而是对经验不断更新整合的过程,因此记忆有被干预的可能。记忆的再次激活可能会诱发记忆消退和再巩固,这为记忆相关精神疾病的干预提供了思路和启发。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 NIBS)作为一种时间、空间分辨率较高的无创神经调控技术,近年来开始被结合运用到记忆干预研究中。不同刺激参数的NIBS(如频率、极性,以及受刺激区域的初始神经激活状态)应用于特定大脑皮质区域,可以调节神经可塑性,增强或降低靶点脑区的兴奋性,从而削弱或增强行为表现,实现了记忆消退增强或在再巩固时间窗内干预记忆。本文首先介绍了记忆相关的脑功能基础研究与局部脑区干预方案的理论联系,继而回顾了近年来NIBS与记忆干预相结合应用于创伤或物质滥用相关障碍的临床干预研究,为精神疾病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启发。</p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TRENDS IN MICROEXPRESSION RESEARCH

    No full text
    微表情是人类试图压抑或隐藏真实情感时泄露的非常短暂的、不能自主控制的面部表情。作为识别谎言的有效线索,微表情可应用于安全、司法、临床等领域。本文概述微表情识别的研究情况,包括微表情识别的心理学研究、自动微表情识别研究和微表情数据库的构建要求,以及微表情表达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微表情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Research Advances in mHealth Services in Drug Addiction RecoveryTreatmen

    No full text
    全世界范围内,物质使用障碍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但传统的面对面治疗存在诸多障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于手机移动端对物质使用障碍患者进行信息评估和干预治疗的方法被开发出来,此类使用移动设备来实施与健康有关的医疗服务被定义为移动健康服务.本文总结了近十年基于移动健康服务对毒品成瘾康复干预的可行性、可接受性和有效性的研究,分别探究甲基苯丙胺成瘾以及大麻成瘾在移动健康服务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游戏化元素在移动健康服务中的关键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毒品成瘾康复治疗提供新思路.</p
    cor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