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research outputs found

    社会与工程心理学研究室研究生党支部举办“学党章”知识竞赛

    No full text
    6月6日,心理所社会与工程心理学研究室研究生党支部以“两学一做”中的“学党章,坚定理想信念”为主题,组织党支部成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重温党的光辉历史。 研究生党总支副书记杨光炬首先做了动员,指出“两学一做”本质上就是“知行合一”,建议学生党员时刻铭记党员身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并注重学生党员的规范性及对规范的执行监督、奖惩措施。党支部书记赵楠表示将和党支部所有成员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本次学党章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部分是共同学习党章。活动中,对党支部成员进行了小组划分,分为4-5人一组,共三个小组,并指定了各小组组长。各小组在会上精读党章部分章节,以深入理解党的纲领,牢记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员义务和权利,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党支部所有成员在活动前已经对党章进行了仔细的学习,在该环节大家互相交流,讨论热烈。第二个环节是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党章知识竞答活动。活动组织者准备了丰富的知识竞答内容,竞答部分包括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三种题项,内容充实,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检验支部成员对党章的学习和理解程度。各小组党员同志在知识竞答环节不仅表现出参赛的积极性,更表现出丰厚的党章知识功底。比赛结束后,根据小组得分评选出竞赛名次,并根据名次予以了相应的奖励,奖品为与心理学相关的书籍。 本次活动围绕“学党章,坚定理想信念”这一主题,将学党章活动寓教于乐,在丰富多元的形式中共同学习,不仅检验了支部成员对党章的学习程度,更坚定了对党的信念和忠诚

    Examining Neur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Threat-buffering Function of Nostalgia

    No full text
    &nbsp; &nbsp;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威肋、无处不在。威肋、往往会导致负性情绪和不良的防御性反应,对人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一系列负性的影响。因此,如何帮助人们应对威胁显得尤为重要。怀旧(nostalgia)是一种自我意识性的社会情绪,具有一系列积极的功能。行为研究表明怀旧可以有效地缓解威肋、,降低威肋、导致的防御性反应。本项目从认知神经视角探讨怀旧如何帮助人们应对威肋、,揭示怀旧威肋、应对功能的认知神经机制。具体地,本项目针对死亡威肋、开展了三个研究。研究一为怀旧与死亡威肋、应对的行为实验。结果发现,怀旧增强了个体对威肋、的反应速度,促进了个体的认知情绪调节,并且降低了死亡威肋、后的防御性反应。这为怀旧应对威胁提供了行为证据,同时为后续的认知神经研究提供了基础。研究二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考察怀旧如何影响死亡威肋,诱发的神经电生理反应。结果发现,怀旧一方面会影响个体对威胁信息的早期感知加工,体现在怀旧调节威胁诱发的N1成分;另一方面,怀旧会促进个体的晚期自我调控,体现在怀旧降低威胁诱发的晚正电位成分(LPP)。研究三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考察怀旧如何影响个体面对死亡威胁时的脑区激活情况,重点关注个体在怀旧后,涉及威胁信息感知和自我调控的脑区活动是否会发生变化。结果发现,怀旧会提高个体对威胁信息的感知,体现在怀旧增强威胁诱发的杏仁核(amygdala)活动;此外,怀旧会增强个体的自我调控,体现在怀旧增强威胁诱发的前扣带皮层(ACC)、背外侧前额叶(DLPFC)区域的活动。本文采用不同的怀旧操纵方法和认知神经范式,全面地揭示怀旧威肋、应对功能的神经机制:通过调节对威肋、的感知和自我调控从而帮助个体应对威肋、。本研究可以促进人们对怀旧的功能尤其是威肋、应对功能的认识,为人们在生活中利用怀旧来更好地应对死亡威肋、和一般意义上的威肋、提供理论指导。</p

    内隐联系测验的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No full text
    内隐联系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自1998年提出至今已经得到了大量研究.早期涉及IAT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和机制探索;自2007年以来,有关IAT的应用研究迅速增加,涉及心理与行为健康、发展与教育、职业、政治、法律犯罪、消费与决策和亲密关系七个主要领域.大量研究表明,IAT在上述领域均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具有一些外显问卷测量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国内,虽然涉及IAT的研究数量不少,但应用研究非常有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发的云端心理实验室(www.cpsylab.com)开发了大量IAT,并提供各种免费的内隐社会认知测量,期望能促进IAT在中国的应用

    Applications of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No full text
    内隐联系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简称IAT)自1998年提出至今已经得到了大量研究.早期涉及IAT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和机制探索;自2007年以来,有关IAT的应用研究迅速增加,涉及心理与行为健康、发展与教育、职业、政治、法律犯罪、消费与决策和亲密关系七个主要领域.大量研究表明,IAT在上述领域均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具有一些外显问卷测量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国内,虽然涉及IAT的研究数量不少,但应用研究非常有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发的云端心理实验室(www.cpsylab.com)开发了大量IAT,并提供各种免费的内隐社会认知测量,期望能促进IAT在中国的应用

    The concept of future self-continuity and its effects

    No full text
    一个人将现在自我和未来自我联系在一起的紧密程度反映了他/她在时间维度上自我连续性的强度,即未来自我连续性。个体如何看待其现在自我与未来自我之间的连续和一致程度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跨期决策、储蓄和消费、学业成就领域、社会行为和健康领域等方面。未来研究可深入探讨未来自我连续性的神经基础及其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拓展未来自我连续性相关的应用研究。</p

    Self-esteem and brain: A social neuroscience approach

    No full text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总体的情感性评价。自尊有助于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帮助个体应对威胁,具有重要的适应价值。近年来随着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关于自尊的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日益增多,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自尊与大脑的结构(如海马体积、前扣带回等区域的灰质体积)和功能(静息态下的默认网络活动以及脑区之间的功能联结性)存在一定的关联;2)自尊调节大脑对威胁的反应,与高自尊个体相比,低自尊个体面对威胁时产生更强的防御性反应,自尊通过影响个体面对威胁时的大脑活动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威胁;3)自我评价过程涉及大脑前额叶、眶额叶、扣带回等多个脑区,自尊调节个体在自我评价过程中的大脑活动。总之,自尊作为个体重要的人格特质,与大脑的结构、功能以及活动状态等都具有一定的关系;这些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自尊的神经机制,加深了对自尊及其功能的理解。</p

    半个多世纪来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变化--心理学视野下的研究

    No full text
    半个多世纪以来,史无前例的快速社会变迁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有研究探讨了中国人在十多个方面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包括文化价值、人格特征、自我建构、人际信任、幸福感、情绪、动机、关系、心理健康以及其他社会态度和行为等。总体上,这些研究勾画出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心理变化的总体倾向:(1)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个体主义价值和心理行为日益盛行;(2)传统社会所强调的集体主义价值虽日渐衰落,但其部分仍在当代社会主流价值中占有一席之地;(3)多元文化共存将是当下和未来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一些具体的变化还包括:中国人的一般信任在下降、幸福感先下降但近年来有上升的迹象、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上升但是不同社会群体升降不一致、总体的负性情绪在增加、性观念更为开放和包容等。未来的研究应在广度(内容、领域)和深度(原因、机制和过程)上对现有研究进行拓展,努力建构能同时解释心理和行为变化一般规律及中国人的变化独特性的理论

    The psychological change of the Chinese people over the past half century: A literature review

    No full text
    半个多世纪以来,史无前例的快速社会变迁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有研究探讨了中国人在十多个方面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包括文化价值、人格特征、自我建构、人际信任、幸福感、情绪、动机、关系、心理健康以及其他社会态度和行为等。总体上,这些研究勾画出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心理变化的总体倾向:(1)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个体主义价值和心理行为日益盛行;(2)传统社会所强调的集体主义价值虽日渐衰落,但其部分仍在当代社会主流价值中占有一席之地;(3)多元文化共存将是当下和未来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一些具体的变化还包括:中国人的一般信任在下降、幸福感先下降但近年来有上升的迹象、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上升但是不同社会群体升降不一致、总体的负性情绪在增加、性观念更为开放和包容等。未来的研究应在广度(内容、领域)和深度(原因、机制和过程)上对现有研究进行拓展,努力建构能同时解释心理和行为变化一般规律及中国人的变化独特性的理论。</p

    Examining societal chan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Research design and analytic techniques

    No full text
    近年来,社会变迁导致的文化、心理与行为变化及其相互建构已经成为心理学的研究热点。社会变迁研究通常涉及和变迁相关的时间效应、年代效应以及和变迁无关的年龄效应。在考察变迁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时,常用的研究设计有跨时间比较、跨代际比较、跨地区比较(历史重构)等方法;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传统的相关和回归分析和现代的时间序列分析(比如交叉滞后相关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由于每一种设计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的问题和可操作性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可能,最好同时采用多种方法,以寻求基于不同方法的聚合证据。</p

    The role played by anxiety in reward learning

    No full text
    焦虑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种情绪,对人类的决策行为能够产生显著影响。探讨决策研究的重要领域&mdash;&mdash;奖赏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焦虑情绪在决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过往研究者较少关注焦虑对奖赏学习的潜在影响,而且已有研究在实验技术和任务范式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考虑到奖赏学习概念的复杂性,为了全面地考察个体焦虑水平与奖赏学习的关系,本文作者建议设置不同类型的奖赏学习情境,例如概率学习、联结学习、逆向学习和社会学习等。在上述各类不同任务中,个体焦虑水平对奖赏学习能力的影响模式可能并不一致,有待研究者们进行深入探讨。</p
    corecore